APP下载

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21-11-04周剑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污染

周剑

(九江市武宁生态环境局,江西 九江 332300)

大气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我国经济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粗放式发展,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大规模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损害,随之而来的是愈发令人担忧的各类呼吸系统问题,对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威胁。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与复杂性活动,在推进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挑战,如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大气污染防治“无章可依,违章难究”;公众环保意识薄弱且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配合程度偏低;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针对性不足、精细化水平较低等。因此,如何正视挑战、立足实际、聚焦问题、有的放矢已经成为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大气污染危害性及防治必要性

大气环境是人类生存所依托的物质载体,人体健康、生命安全与大气环境质量息息相关。大气中PM10(可吸入颗粒物)及PM2.5(可入肺颗粒物)含量超标,烟尘浓度、二氧化硫日平均浓度过高会危害人体健康。通常情况下,成年个体每日呼吸约2 万余次,吸入空气达15 至20m3,吸入受到污染的空气将会刺激人体眼、鼻等黏膜组织,诱发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1]。与此同时,大气污染,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导致植物叶片表面出现伤斑或直接脱落、枯萎。除此之外,大气污染对气候环境的危害性十分显著,空气中大体积颗粒物质占比过高会遮蔽阳光,水汽凝结核作用下降雨量急增,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物氧化形成酸雨,大量废热排放造成“热岛效应”等。

大气污染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且影响范围广、破坏性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治国理政高度对环境与经济发展辩证关系进行界定。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即将步入“第二个一百年”新征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可以解决人们最担心、最关心的问题,维持社会的长治久安与和谐稳定。不仅如此,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通过缓解污染现状、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资源能源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推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

(一)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滞后

大气污染源于人为排放、自然环境(火山爆发、地震灾害、植物花粉等)。在传统以农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业生产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较低,但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类活动形式发生明显变化,工程建设、汽车尾气、矿山开采、垃圾焚烧等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由此可见,当前大气污染源构成十分复杂,现行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对传统大气污染源类型、指标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全国开展大气颗粒物组分检测的城市仅为93 个,对臭氧的专项防治政策、法律法规等尚待完善,再加上大气污染问题逐年加重、部分地区PM2.5 严重超标[2],导致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具有较大的滞后性、局限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大气污染防治要求,无法为防治工作的开展及各项防治措施的实行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二)大气污染防治针对性低

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体制转型,大气污染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较为单一的煤烟型污染逐渐转变为更加复杂的复合型污染,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可入肺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臭氧等。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与可入肺颗粒物源于尾气排放、工程扬尘、垃圾焚烧、风沙、火山爆发产生的化学气体等,这些粒子会以漂浮状态进入大气中并难以清除;氮氧化物源于工业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焚烧等,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臭氧;二氧化硫存在于对流层与平流层大气,人类活动破坏自然界硫循环系统致使二氧化硫污染日益严重;臭氧的强氧化性会破坏绿色植被,加重哮喘类过敏症,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综合来看,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物成分复杂,且表现出不同的危害特征,而当前采取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尚未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污染程度进行差异化防治,会降低大气污染防治效果。

(三)大气污染防治难以做到因时制宜

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表明,温度较高的季节与时间段大气污染物含量总体较低;降水量较多的季节,雨水会稀释大气污染物,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风力较大季节空气流动性较好,大气之间的空气对流作用明显,新鲜空气可稀释大气污染物,缓解大气污染问题。由此可见,一年中不同季节、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大气污染程度不一,表明大气污染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如果采用集中式、统一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便难以因时制宜地开展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尤其是不同地区存在采暖期、逆温期、降雨期、沙尘期等,若不能把握大气污染季节性变化规律、难以结合季节波动性采取有效措施便会导致大气污染防治进程缓慢[3]。

(四)大气污染防治方式单一

虽然当代社会大气污染防治意识显著提升,但依然不能突破传统“先污染,后治理”观念、模式的桎梏,部分地区政府忽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以牺牲大气环境为代价追求高经济收益,再加上企业的逐利性,难以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粗放型发展模式未从根本上获得改变。产业布局不合理、能源综合利用率偏低,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愈加严重。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大气污染防治理念与方式也应当与时俱进,但当先依然存在大气环境监管力度不足、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不到位、公众大气污染防治意识淡薄、企业大气污染防治体系不完善、部分领域大气污染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难以创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对策

基于对大气污染危害性及防治必要性、大气污染防治挑战的深度分析,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效果、逐步解决危害人体健康、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气污染问题。

(一)健全体制,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

大气污染是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环境问题,在大气污染防治上需致力于打破各个领域、各个单位及部门之间的界限,积极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进而有效解决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滞后问题。首先,以跨区域合作为基本形式,与各区域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达成共识,集合智慧、集中力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合作进程;其次,明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各级建设部门、市容、交通、综合执法等管理部门的大气污染防治职责,细化各职能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细则,如建设部门对施工工地扬尘治理进行监督;环保部门对工业废气等进行综合防治等。最后,将全社会污染物总排放量、机动车污染防治等纳入到法律法规体系中,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保证大气污染防治“有章可依,违章必究,执法必严”。

(二)引入机制,加大大气污染防治财政支持力度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及综合性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除了要以完善的机制为支撑,还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为此,需引入环境准入、环境补偿。一是针对我国PM2.5 与臭氧持续恶化的大气污染现状,应深入研究PM2.5 与臭氧形成机理、源头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规定各项人类开发活动的环境准入标准,以此约束环境开发及经济建设行为;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及市场调节能力,完善环境补偿制度,不断调整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间的利益关系,以此产生大气污染防治的正向激励作用。除此之外,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财政投入,设立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专项财政经费,科学管控经费用途及规模。同时,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推进企业坚持科技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生产流程调整,以此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资金保障。

(三)强化措施,有效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针对性

大气污染物成分复杂多样加大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难度,为此需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针对性,根据不同污染物形成机理、危害特征等采取差异化的防治措施。针对燃煤污染防治以热电联产代替燃煤锅炉,对原有能源使用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可以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总排放量;针对扬尘污染防治以各部门协同行动为主,对各个施工点进行实时监控,严厉制止违法超标行为,组织执法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突击检查。同时,各部门密切联系、共同协商,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与权限范围,制定控制建筑扬尘、道路扬尘的专项防治行动方案,以此保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落地、落实;针对机动车污染排放,采取汽车限购、限行等措施鼓励人们绿色出行,并监督油品标准、排放标准执行情况,以此实行更为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策略。

(四)创新管理,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教授指出要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管理,对大气污染进行综合全面分析并积极运用新型监管技术。为突破当前大气污染防治难以实现因时制宜的挑战,建议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衔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大气污染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工作,通过建立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保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形成动态监测+实施监管+规范执法+持续改进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以监测为起始掌握区域内大气环境敏感带、大气污染物分布情况及辐射范围、大气污染程度等,以此为依据对大气污染发展形势、时空分布进行准确研判;以实时监管为主要形势,在上述研判基础上制定大气污染预警机制及管理预案,对照相应标准约束各领域生产与排放行为;以规范执法为核心增强与群众、企业的沟通,致力于提高群众、企业防控大气污染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以此积蓄力量、提高效率;以持续改进为着力点,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实际效果对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技术等进行持续优化,保证大气污染防治与时俱进且适应当前大气污染新形势、新特征。

四、结束语

大气污染会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酸雨及全球变暖,对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当前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一项全国乃至全球环境问题,在落实防治措施、推进防治进程中会面对防治政策滞后、针对性偏低、难以做到因时制宜、防治方式单一的现实困境。为此,应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的与时俱进与改革创新,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提供保障;通过引入环境准入及环境补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效果;以针对性为核心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与实际情况的契合程度;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细化水平,以此有效应对挑战、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实效性。

猜你喜欢

大气污染物污染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大气光学现象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