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玉蜻蜓》的流传价值

2021-11-04朱丽芳

魅力中国 2021年39期
关键词:状元蜻蜓

朱丽芳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锡剧团,江苏 常州 213117)

《玉蜻蜓》是伴随笔者度过三十余载的一部经典古装大型戏剧。这出戏,以玉蜻蜓为核心道具,讲述了一个登不得厅堂的爱情故事——风流才子申贵升与妻张秀英感情不合负气出走,巧遇出家之女智贞并私恋偷情而病死庵堂。智贞怀孕生下一个遗腹子,后被徐家收养。遗腹子成人后与生母相认,最终恢复姓氏回归申家。

笔者自幼痴迷锡剧,《玉蜻蜓》是始自启蒙最为喜欢的一部作品,对于戏中的智贞这个人物,有着一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情感,时常因为被这出戏的悲欢离合所动而泪流满面、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只是感叹之余,又总带着几分迷茫:申贵生与智贞两人那么相爱,为什么不让他们长长久久做一对美好的伴侣呢?为什么人世间会有这样凄美的爱情与亲情?更不得其解的是,偏偏在这对痴男怨女如胶似漆、神魂颠倒的时候,东窗事发,强势的雌老虎申大娘带领家奴来搜查庵堂,而在智贞神色慌忙、六神无主之际,毫无担当的申贵升却躲藏起来,把所有的面对留给了柔弱的智贞。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和认知的成熟,笔者在反复欣赏《玉蜻蜓》之余,逐渐有了一些独特的见解。现粗略整理于此,只是一孔之见,期待与诸位共同切磋探讨。

一、《玉蜻蜓》故事的真实性

《玉蜻蜓》早期是流传在江苏苏州地区的弹词作品,据一些文献记载,这部作品的作者已是无从查考了,不知是一个人的作品还是后人不断增补的,作品的形成时期大约是在中国清代。此作品原本叫做《芙蓉洞》,后又叫《节义传》。也有说这部作品在清朝第六位皇帝乾隆时期就由浙江嘉兴地区的艺人在流传演唱,又有说是由另一部作品《白雪遗音》中截取了一些内容,后又经过弹唱艺人陈遇乾,礼请他人帮忙增减润色后流传与世。这出戏在江浙沪地区非常流行,也有很多人知晓,却少有人去追根溯源了解它、分析它、剖析它所诠释的本意,大多数人只是喜欢它那优美凄凉的故事情节和婉转动听唱腔,以及演绎者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演技。

那么,《玉蜻蜓》这出戏是真实事件呢,还是由真实事件的改编呢,抑或是一部民间文学作品而已呢?笔者进行了以下的求索。

一些资料记载,说玉蜻蜓中王智贞的遗腹子叫徐元宰、徐时行,更有大胆的一些说法,说徐元宰就是明代首辅大臣申时行。历史是不是这样的呢?笔者通过检索,从网上获得这样一条信息:“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徐时行在殿试中一举夺魁,嘉靖皇帝钦点状元,见《中国历代文状元》第229——331页记载,钦点状元为徐时行”。

于是就去掌阅寻找这本书来查阅,可是掌阅之中这本书还未上架,却找到一本《中国历代状元轶事》,翻阅其间发现并无徐时行这个人,只有“徐元文(1634~1691),字公肃,号立斋,苏州府昆山人。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状元及第”。由此看来这位肯定不是玉蜻蜓中的徐元宰了。接着,另外一条文献记载说:“据东阳文化馆老同志陈崇仁告诉记者,现在越剧《玉蜻蜓》以及有关弹词,其根源都是从东阳班(婺剧)同名婺剧折子戏衍生出去的。他甚至认为,与徐时行同场登科的东阳人有王村王干章、古渊头李学道,婺剧折子戏《玉蜻蜓》就可能出自这两人之手。《现代汉语大词典》编委之一郭佐唐,生前曾对此事展开调查。他认为,只要查阅明朝进士提名录,就会发现嘉靖四十一年状元即为徐时行,而不是申时行,可见徐氏养父母一事并非无稽之谈。”笔者对于这两条文献存疑,因为他们的说服力并不是很强,只是一些并无真凭实据的猜测。

二、《玉蜻蜓》故事情节的合理性

从明代大臣申时行入手研究其故事情节,经过多方查阅发现,申时行确实是嘉靖四十一年的殿试状元,最后官至中级殿大学士。透过他的人物生平了解到他确实是今天的苏州人氏,出身于嘉靖十四年。据申时行的《家传》记载,因为家里贫穷,徐时行的爷爷从小就被过继与姓徐的舅舅家里,原本姓申,后叫徐乾,徐时行的父亲叫徐士章,在徐时行24 岁时去世,其母亲在徐时行12 岁时就亡故了,所以申时行小时候姓徐。一直到徐时行中了状元,直到30 岁时经皇帝批准后才复姓归宗。

申时行他本人在当时的政治上并没有卓越的贡献,但他被明朝前任内阁首辅张居正所器重。由于他扑朔迷离的身世却勾起了世人的重视与讹传,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在乾隆出现的《玉蜻蜓》在苏州一带流传演唱。故事情节与申时行的身世有些近似,再加上当时申家地位显赫、是名门望族,对于这些事件极为敏感,认为《玉蜻蜓》是在“影射”申家先祖、影响声誉,这件事情也使得申家后人极为不悦,在嘉庆14年由缙绅申启向官府递状请求禁止演唱,官府很快颁布法令,声称《玉蜻蜓》“殊属不敬,毋论法华秽迹,污蔑清名,即弹词淫句,亦关风化”。不许演唱,书籍版本进行销毁,“如有违抗,一经查察,一并重处不贷!”直到“民国以后,《玉蜻蜓》又两次被禁:1920 年,申氏宗族的申振纲任苏州警察厅长,上任伊始即利用职权,以“有损申氏先贤名望”为借口,强令苏州各书场禁演此书。直到1931 年9 月,苏州警方又出布告,命令“一体遵照查禁”“假托附会,任意污蔑”的弹词《玉蜻蜓》。这次查禁行动,还导致有“弹唱状元”美誉的名伶吴升泉,因无辜枉抓、在警局遭冤辱而丧命”。

有些学者认为玉蜻蜓并非是子虚乌有,空穴来风。但是也有学者研究出来说,这是申家的仇敌,申时行的接替者王锡爵的门人编出的唱词来诋毁申家。后申家门客也编了一部《红梨记》来反击。还有一种民间传闻,说《玉蜻蜓》是王家人主使人编写诋毁申家,申家人也不甘落后,也编写了长篇弹词《双金锭》来嘲讽王家“赖婚”的事。于是民间就有流传者“苏州不说《玉蜻蜓》,太仓不说《双金锭》”的讲究。事实告诉我们申王两家并不是仇家,反而是好友,有共同的爱好——喜欢昆曲,家中都有极为优秀的戏班子,王家请来的是昆曲创始人魏良辅的嫡传弟子赵瞻云,以及魏良辅的女婿、歌唱家张野塘来作指导嘉宾。而申家更为出色,他家的戏班是“江南梨园之首”。世人对于这类八卦新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玉蜻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更盛,在江浙沪流行已有三百多年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申时行是名门望族出生,但由于古人迷信,孩子出生有为其批八字的习惯,发现孩子是克父、败财败家的命理,当时的做法就是要送到寺庙或者过继给他人才可化解,于是申家人会议决定,不可以因为一个孩子给整个家族带来厄运,所以送到尼姑庵中寄养,不明真相的人以为是尼姑生的孩子,民间就有了《玉蜻蜓》的雏型。后来徐知府得知此事后,见孩童天资聪慧,就收养为义子,经过后天的用心培养最后高中状元,知府又告诉申时行的身世,让他认祖归宗,申时行遇到这样高风亮节的养父,可以说是他多生累劫修来的福分。

根据以上的文献记载,笔者进行了整合与梳理,得出一个结论:申时行作为明朝首辅圈中的男二号人物,他的身世确实有些让人不得不产生遐想,据上海师大历史教授吴仁安的一些观点来看确实是由于申时行,有权有势,又是苏州的名门望住、遭人嫉恨,以此影射附会的恶劣行为来丑化申家,达到动摇根基地位发泄不满情绪。至于《玉蜻蜓》这出戏的内容,其实与申时行并无关系,只是为了丑化他的荒诞不经之说。对于文学艺术作品应该理智的去看待,因为这类作品有虚构、想象的成分存在,面对这类作品和其它的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要因为流传的很火或者很久了,就盲目的信以为真。我们更因该善于分析抉择、尊重历史事实相信历史,也呼吁各位作家写作之时也需要考究历史、符合情理,但我也不会反对这类虚构的艺术作品。在接下来的一些章节我也会说说《玉蜻蜓》中的一些有意思的片段进行解析。

《玉蜻蜓》它本身是以小说为题材改编的艺术戏曲节目,既然是艺术戏曲节目必然就会运用夸张、虚构、渲染等方法进行处理的,

三、《玉蜻蜓》的人物特征和人性解析

人物演绎的夸张,是《玉蜻蜓》这部戏的一大特征。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女一号王智贞了。既然是扮演尼僧却为何要花冠高竖、秀发凸起、冠带飘扬、“腰系黄绦,身穿直裰”手持浮尘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作为一名戏曲优伶还是需要去研究考正更好的演绎每个角色、不可一味的讨好观众而演绎的过于荒唐,对与传统的唱腔做法需要认真的去学习继承,在此基础上进行嫁接与创新,例如《玉蜻蜓》中比较经典的片段,云房产子、分家产等片段已经不容易看到了,只有老一辈的艺术家们演绎过或者了解,而今确实为了缩短时间积极迎合观众等原因,对于继承传统经典的态度过于松懈。

《玉蜻蜓》这部戏剧艺术作品,每个人的观后感都是不尽相同的、有人看完后觉得是一部喜剧也有人看完后觉得是一部悲剧,有人被它的唱词所吸引也有人被它的唱腔所动,也有人被它的故事情节所迷惑、被感动的潸然泪下,有人看完后觉得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从此引发了对于人生的思考。

有人说,申贵升是英雄、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英雄救美的侠义气魄,是正人君子敢于挑战当时的道德礼法、为社会大众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王智贞值得同情惋惜、一个小家碧玉被亲情与礼法所约束,被爱情与执念所摧残和折磨。申大娘也是个苦命人、因父母的包办婚姻毁掉了自己一身的幸福,也由于自己性格过于固执强硬,对于甜美爱情及美好生活的期望值过高,把自己的人生酿成了一杯苦酒。

而在笔者眼中,整部《玉蜻蜓》中的任务形象褒贬不一,有人出手是应为他具备帮助的能力所以去做,由于具备能力者少,所以大家才赞扬这种行为鼓励大家积极的去做。怀着施恩图报的心态就不值得赞美了,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名利所掌控、而被帮助的人应给要有感恩回报的心。像申贵升这种施恩与人后见色起邪念、抛弃结发妻子与她人跑去搭讪偷情,隐瞒身世欺诳他人、引诱挑逗道德模范、搜庵之时,毫无担当、胆小怕事、毫无伦理底线之人,更不值得赞扬与同情。

申大娘固然是大家闺秀、官宦人家也能识文断字,知书达理的人却不能体谅丈夫,成天功名利禄熏心,所以说申大娘的命运也是她一手造成的,从小事不断形成恶循环又能怪谁呢!

总而言之,从这几个角度去看《玉蜻蜓》,发现它确实是一部导人深思的反面教材,对世人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也可做于茶余饭后解除苦闷的良药。它的流传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教化世人和化解苦闷这两方面,还有它词藻的优美、唱腔的圆滑、演绎者喜中带悲、悲中带喜的神情,以及肢体动作的优美等。在整部戏曲中其实继承者许多前人的智慧与文化,希望未来的优伶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创作演绎出更好的效果,传递它原有的本意而又能符合情理,让它的流传价值不断提升。也希望大家在欣赏戏曲的时候,能够透过看戏让自己懂得更多的历史典故、艺术作品,让自己变得更有艺术思考、更有艺术智慧。

猜你喜欢

状元蜻蜓
状元实业家张謇与其兄张詧
如果你在明朝考状元
状元饼
塞翁失马
蜻蜓
蜻蜓
蜻蜓点水
蜻蜓
白发状元
销售女状元获奖奔驰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