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策略
2021-11-03王思翔高振宏
王思翔 高振宏
摘要:商业银行目前普遍进行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推广普及,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可以使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实现创新发展。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总结,并结合相关问题,制定了提升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水平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普及为商业银行金融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助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发展。因此,在当前商业银行金融工作面临复杂风险因素考验的情况下,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
一、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虽然在互联网技术最初普及阶段,市场主体的关注重点集中于传统金融工作方式,但是,在互联网金融和新时期的移动通讯技术实现融合的情况下,新型货期存款和信贷业务实现了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灵活度高的优势也更大程度上凸显出来。目前,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正在快速占据新的市场份额,传统商业银行不能再按照以往的方式获得稳定的盈利,因此,商业银行正在快速寻求稳定的经营模式,以保证在新时期的金融市场中继续维持其传统优势。很多商业银行正在进行理财产品的创新推广,互联网金融业务也因此在国内的金融市场中受到普遍欢迎。在互联网金融占据越来越多市场份额的情况下,线上金融模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金融模式,因此,对国内的金融体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也因此凸显出其重要价值。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防风险技术的应用水平较差
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在引进互联网技术的过程中,仅仅对技术的正面意义具备一定的了解,缺乏对技术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因素的关注,导致互联网金融产业在构建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对企业经营模式的调整创新,也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很有可能出现过多的风险漏洞,无法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帮助。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存在不足
目前,一些商业银行在处理互联网金融相关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信息系统多方面应用价值的关注,未能实现对市场信息捕捉情况的有效考察,导致金融市场所具有的多方面信息无法凸显出自身价值,也使得处在变化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难以得到全面收集,无法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帮助。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缺乏对互联网辅助性作用的关注,信息资源的收集缺乏足够的精准度,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在充分掌握金融市场信息的情况下,实现风险因素的全面有效应对,最终导致互联网信息所具备的引导性价值难以得到凸显,不利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应对。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不够成熟
部分商业银行虽然具备管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意愿,但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的作用认知存在不足,缺乏对金融改革相关需求的分析研究,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也使得金融市场所具备的导向功能无法得到凸显。
(四)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互联网金融防控策略的构建,但对于制度的设计和调整存在不足,未能结合金融监管相关法规的设计经验,制定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的具体制度,最终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在各类法律条款的灵活应用之下,充分满足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严格识别需要,也使得风险因素的具体处置措施存在较高的法律局限性。
(五)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缺乏合理性
现有的一些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防范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对于简化风险防控措施的相关要求调查考核存在不足,缺乏对信用风险生成原理和主要危害的研究,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在完善信用體系方面取得进展,也使得个人信用定位无法得到改进,难以在完善信用服务体系的情况下,实现对信用状况的精准掌握,造成商业银行难以在明确顾客服务需求的情况下,实现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的创新调整。一些商业银行在制定信用管理相关工作策略的过程中,对于银行的业务效率情况缺乏必要的考察分析,未能实现对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的必要简化,导致信用风险的防控方案无法具备足够的全面性,难以在风险防控相关标准得到合理设定的情况下,全面提高风险漏洞的防控水平。
(六)移动支付操作风险未能得到有效规避
实现移动支付操作风险的规避有助于新技术引进情况下,金融风险的有效管理。但是,部分商业银行在制定互联网金融工作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对于移动支付操作过程中的风险认知存在不足,缺乏对商业银行公信力影响因素的考察,导致互联网金融产业虽然实现了规模的拓展,却难以在操作风险控制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最终导致移动支付技术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难以在规避金融诈骗方面取得理想的成效。
(七)互联网金融数据管理质量较差
部分商业银行在进行互联网金融数据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需求的总结,未能实现对商业银行发展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的总结,导致金融市场的竞争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应对,难以在拓展金融市场份额方面取得进展,也使得互联网金融相关风险无法得到全面应对。
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互联网金融防风险技术的应用水平
商业银行在进行互联网技术引进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快转变传统金融工作理念,对互联网技术的正面影响和反面影响具备完整的认识,以便能够在调整金融工作的传统运行模式过程中,实现商业银行金融工作现有漏洞的管控,使各种类型的漏洞可以得到有效克服,确保商业银行可以结合顾客信用特征制定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控策略。商业银行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工作参与者的实名认证,尤其要对顾客身份信息进行完整统计,确保金融工作相关的各类型风险得到更加有效的应对。要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顾客的定位,尤其要对信用度缺失情况下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规避,使互联网金融防风险技术可以得到更高质量的应用。
(二)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质量
在进行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建设的过程中,要对新型互联网技术所具备的应用价值进行完整的分析,尤其要对市场信息的捕捉情况进行详细考察,使金融市场的各方面信息可以得到合理应用,并保证众多处在变化过程中的数据可以实现应用价值的充分开发。信息系统的构建还需要对互联网技术的辅助性应用价值具备足够关注,尤其要对信息资源进行广泛收集,使信息的分析可以具备更强的精准性,以便可以在金融市场所具有的各类信息资源得到充分掌握的情况下,更好的满足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需要。
(三)提高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的成熟度
商业银行一定要对金融监管机制的建设必要性进行总结,尤其要对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运行原理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使金融市场的导向可以得到有效转换,并保证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价值得到充分显现。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保障需求的分析,尤其要对当前金融市场环境的负面因素加以总结,使金融监管机制可以在净化金融市场环境方面发挥作用。要对商业以后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改革战略进行详细分析,在进行监管体系具体建设的过程中,务必对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密切联系具备足够关注,以便可以在互联网金融产业得到优化构建的同时,實现金融动态环境的高水平维护,确保金融领域的违法现象得到有效整治,使金融监管工作在金融改革方面的突出价值可以借此得到显现。
(四)加快完善互联网风险防控制度
商业银行一定要对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复杂性具备足够关注,并对制度建设的突出价值进行总结,使互联网金融防控制度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可以获得高水平的法律支撑,并保证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得到充分明确,以便可以在立法思维的分析借鉴之下,实现互联网风险防控制度的合理构建。要加强对风险防范手段的调查分析,并对影响风险因素防控力度的各方面因素加以总结,以便可以在制度的帮助之下,提高互联网金融风险因素识别和应对的规范性。要对金融支付协议的构成情况具备足够了解,尤其要对协议内容进行详细考察,使协议当中的各类异议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协商处置,保证互联网风险的应对可以在合理的仲裁之下,充分维护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
(五)提高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的合理性
在制定信用风险防控的具体策略过程中,要加强对市场环境特征的调查分析,尤其要对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的现实具备足够了解,以便可以在信用定位的落实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并保证商业银行的顾客服务方案可以得到有效创新,使商业银行可以在精准掌握客户信用信息的情况下,实现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的合理构建。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当前业务量情况的分析,尤其要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行效率进行详细考察,使风险防控管理的各项举措可以得到相应的简化,并保证各种类型的信用漏洞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置。要加强对借款人群体特征的调查分析,尤其要对欠款现象进行详细考察,使借款人信息可以得到有效整合,并在信用信息的科学分析之下,实现信用风险防控措施的合理设计。
(六)提升移动支付操作风险的规避水平
在探索移动支付操作风险的控制途径过程中,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公信力情况的考察,尤其要对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推广过程中,移动支付的普及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使支付模式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的创新,以便可以在移动支付操作风险管控方面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以此实现对移动支付操作风险的合理应对。要加强对移动支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法问题的研究,尤其要对金融诈骗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使移动支付管理的线上平台可以得到更高水平的构建,并保证可以对虚假福利发放等问题实现有效整治。一定要对移动支付的便利性特点具备足够重视,避免的防控信用风险的过程中,影响移动支付的正常普及。
(七)提高互联网金融数据管理质量
在构建互联网金融全面风险管理策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互联网金融数据所具备的多方面价值进行总结,尤其要对商业银行所面临着各类发展压力加以总结,以便可以在明确金融市场竞争规律的情况下,合理设计互联网金融数据的应用方式,使其可以在管控金融风险方面发挥作用。要加强对商业银行现有金融模式特征的考察,尤其要对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合理分析,以此提升风险应对水平。
四、结论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商业银行金融工作的创新,唯有实现风险因素的有效应对,才可以保证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新时期实现创新发展。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加以研究,并制定具体问题的应对策略,对确保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何文虎,杨云龙.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基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14(08):48-54.
[2]刘梅.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难点及解决思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09):119-123.
[3]侯建强,王喜梅.支付创新、信息行为与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J].财经科学,2016(10):36-45.
[4]桂杨,张梦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2018(01):47-60.
[5]徐征.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及对策探微[J].财会月刊,2017(2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