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的疗效

2021-11-03蒋鸿元

医学概论 2021年14期
关键词:耐药

蒋鸿元

摘要:目的:浅析舒尼替尼在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患者按照抽签法进行分组,分别为对比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共计50例。对比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中加入舒尼替尼,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经过治疗以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结论:舒尼替尼可以有效提高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的治疗结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舒尼替尼

胃肠道间质瘤是发生在胃肠道间叶组织中的恶性肿瘤。其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群体中。手术切除治疗是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方式之一,但其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可能会造成患者病情感染,加速患者死亡[1]。因此,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在患者手术不耐受时也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伊马替尼是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常用药物,但伊马替尼的长期使用会使患者出现耐药性,耐药性出现会使药效降低,加快患者癌性恶变的速度,缩短患者生存时间[2]。因此我院现在伊马替尼耐药的肠胃间质瘤患者进行换药治疗,采用舒尼替尼,来分析其换药后对胃肠间质瘤的影响,具体方法实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我院选取的50例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患者全部来自于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之间,以抽签法的分组方式分为对比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比组包含14例男性患者和11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45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53.22±3.72)岁,患病时间从2年到5年,平均病程(3.12±0.26)年;实验组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从44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53.68±3.18)岁,患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4年,平均(3.04±0.11)年。两组患者在以上的资料比较中差距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选择奥沙利弊、替吉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等人血管分子肿瘤药物进行治疗。

实验组在对比中的治疗中给予舒尼替尼治疗,舒尼替尼(索坦):(生产厂家:PfizerItaliaS.R.L.,批準文号:注册证号H20100777,药品规格:12.5mg*28粒),用法用量:口服。每日一次,每次50毫克。服药4周后停药2周。

1.3指标观察和分析

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将显效、有效、无效作为划分标准。显效: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症状和治疗前没有任何变化。治疗率=总例数/(显效+有效)×100%。

1.4统计学方式

根据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用百分率%表示时,以X2检验;用( ±s)表示时,以T检验,当P<0.05时,数据差异之间存在意义。

2结果

治疗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对比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之间存在对比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胃肠间质瘤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饱胀不适和上腹部疼痛等,发病过程较为缓慢。对于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对于化疗近期效果较好,但长期效果不佳,因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成为可以有效治疗胃肠间质瘤的药物,但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耐药情况。为降低伊马替尼耐药性的出现,我院在常规治疗中加入舒尼替尼进行治疗[3]。舒尼替尼是一种治疗癌症的口服药,具有新型多靶向性的特点。对不能耐受的胃肠道肿瘤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虽然存在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但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有效抑制间质瘤的增殖和分化,通过连续服用可有效提高伊马替尼耐药性出现后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治疗结果[4]。我院选取了50例胃肠间质瘤在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耐药性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研究数据显示,实施舒尼替治疗的对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的对比中效果更高,再一次说明了舒尼替尼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对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治疗时,舒尼替尼可有效提高其治疗结果,此治疗手段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剑,陈亮,唐武斌.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3):85-87.

[2]张宁,刘蓉,丁乾坤.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05):590-594.

[3]王越,吴建华,吴东方.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晚期胃肠间质瘤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21,30(01):33-38.

[4]岳欣,胡均.伊马替尼耐药胃肠间质瘤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1):1871-1876.

猜你喜欢

耐药
模拟宿主防御肽的聚合物可对抗耐药肿瘤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哪些情况下需要做艾滋病耐药检测
哪些情况下需要做艾滋病耐药检测
认识肺结核中的“钉子户”:耐药肺结核
抗生素耐药后还能再用吗
超级细菌从何而来?如何应对?
沙门氏菌耐药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