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讨

2021-11-03付清蓉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改

付清蓉

摘  要:当下我国推行的是素质教育,针对于学生的教育要求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要求对学生的教育不只是学科性的知识教育,还应当包括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其中的一门课程。本文就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究该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思单纯,对复杂深奥的道理是难以理解的,同时这一阶段也是他们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落实与贯彻,还有助于从中完善、健全其法制观念。所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贴近生活、降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难度,即生活化教学。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仍处于核心位置

以前的教学大多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只是在讲台下面被动地听取教师讲授的内容,大多不向老师作出应有的反馈。这也常常使得老师忽略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接受能力等差异,对学生们采取相同的教学形式,从而致使每位学生相同的教学模式下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甚至会有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我们期望的小学语文课堂的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势均力敌,双方能够共同配合、协调完成整堂课。而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原来的实质还未改变,学生仍处于支配地位,教师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在课堂上,一些教师仅仅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不在意学生对这个节奏能否接受,甚至有的教师上课仅是做做样子,将给来听课的教师听。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

与高中和大学的道德与法治学习相比较,小学阶段学习的内容非常浅显,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也不是很高,并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也明确表示出要求小学生明白最基础的道德标准并遵守。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学校和相关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该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代课的教师也大多是即将退休的老师或者其它学科的教师兼任。这使得代课老师大多缺少该课程相关的专业性,对于教材的知识内容也无法做到真正地理解透彻。对此,这些代课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也不能借助各种生动形象的事例来加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缺乏热情的教学氛围

道德与法治这种课程,本身就偏向于理论内容教学,教材内容大多是密密麻麻的陈述文字,若是要求学生单看教材进行学习,那学生几近是看不进去的。同时,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不到活跃教学氛围,只有平淡单调的教学讲解,这样也会导致原本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也渐渐失去兴趣,无法在课堂与教师进行积极地互动,进而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有的教师在授课时只顾自己的教学进度,不在意师生互动和学生反馈;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无法给出合理、明确的答案,只能含糊应付……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讲究在“情”与“境”二字之上,若是单纯地将这二字综合成一个整体来看就仅仅指代一个空间范围层面上的场景概念;但是若把这二字分开,那它们指代的就是情感与场景的有机整体。这里所说的情境便是指后者的含义。一个恰合时宜的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所列举的事例,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材中有很多的事例大多是学生没有见过或亲身经历过的,对此,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所讲述的情形,我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创设相关情境来帮助学生还原其所述的画面,从而有助于刺激学生对此作出真实的反应。

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我们生活的地方”这块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借助创设相关的情境来增强学生对家乡山山水水的情感。在课前,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音频资源,搜寻几个当地城市的纪录片,激发学生对家乡历史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更真切地感受这一方水土所特有的人情冷暖。学生们观看完之后,教师可以慢慢地向学生们讲解教材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深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对教材知识内容有一个很好地把握,还能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其学到的知识不止是浅显的内容。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外实践活动是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的最有效且直接的方式,并且课外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教材中所讲解的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情感上的认同,也可以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类相关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来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教“我们在公共场所”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举行课外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公众场合不乱扔垃圾、不插队、不大声喧哗等。教师可以组织与垃圾分类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学会正确的垃圾分类,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垃圾分类的价值与意义;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做公众场合的志愿服务者,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遵守公众场合礼仪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即使当下我们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仍然存在着部分需要改善的问题,但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就要努力做到创新,积极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法制思维的提高,并为学生可以积极关注、参与到法治建设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振兰.生活化教学 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精彩[J].小学生(下旬刊),2021(09):57.

[2]郭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研究[J].江西教育,2021(18):36.

[3]黃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探索[J].新课程,2021(22):92.

(作者单位:枝江市丹阳小学,湖北  枝江   44320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