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灵动”环境,促自主探究

2021-11-03左红云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灵动自主探究空间

左红云

摘  要:《指南》中强调:在把握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时,一定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与支持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同时还指出,要依据《指南》创设各类活动区,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作用于环境,通过游戏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自《指南》颁布以来,我园也开始尝试通过创设各种区域,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但在推广游戏活动的初期,孩子们却觉得游戏有些枯燥……基于这些,我园以点带面,针对数学区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系列研讨。本文,笔者以对大班幼儿数学区游戏的思考与实践为例,谈如何创设“灵动”的游戏环境,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

关键词:数学区游戏;“灵动”空间 ;自主探究

儿童早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强调儿童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数学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数学区游戏是幼儿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学习氛围开放、自主、宽松,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特点、速度学习数学,因而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了改变数学区孩子们不喜欢玩的现状,2019年,我们以省、市级课题《幼儿园有效物质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研究》为驱动,成立了专项研究小组,对大班幼儿数学区游戏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问诊”数学区,剖析真问题

(一)观察数学区活动现状

经过一段时间对大班幼儿数学区活动的观察,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种现象:幼儿大多以个人单独游戏为主;作业化材料居多,枯燥摆弄后完成任务了,材料就没用了,更换材料频繁;好多材料无人问津;幼儿游戏操作后无记录表征和表达。这些游戏现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二)思考数学区存在的问题

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课题组老师查找相关的资料,专门设计了大班数学区角材料评价表,再次走进5个大班的数学区,利用表格记录、整理、分析,解读现象背后的根源,从中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环境功能单一

很多班级数学区的环境单一,蕴含数、量、形、模式等数学元素的诱导性环境不足,只是在墙壁显眼位置张贴了“数学区”字样,墙壁使用率低,无法有效诱发幼儿探索感知数学活动的兴趣。

2.内容选择随意

如:“萝卜贴贴”,十根萝卜身上分别贴有1到10的点子,分开的萝卜叶子上分别贴有1到10的数字,幼儿操作时很快就点数配对好,并排好顺序,还边玩边说这个我早就会了;又如购买的一份楼层房号的空间方位材料,近100张的指令卡,让想玩的幼儿无从下手。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数学区活动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幼儿的需求不符。萝卜贴贴是中班升大班时保留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换;还有一些是网上购买的材料,拿来就用,内容的选择则盲目、随意。

3.材料高结构,玩法单一

如:“蜻蜓飞”,请幼儿按照蜻蜓身上的数字去找相应的翅膀(翅膀上贴有两个数字)。这份材料目标对应练习10以内的分解,幼儿随意玩一两下就送回区角柜,不再玩了。材料高结构,目标玩法单一枯燥,没有变化,自主游戏变成了被动的学习和枯燥的练习,难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欲望。

4.活动无记录,评价低效

在活动中,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很少表征记录,教师对孩子的游戏行为也缺乏记录,活动的总结环节大都是常规式的交流 “在数学区玩了什么材料?好不好玩?”总结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推动游戏的发展。

二、实施“新”策略,实现真价值

结合“问诊”的情况和幼儿数学学习核心经验和发展轨迹,经历了问题与对策的多次轮回,我们逐渐形成了基本思路——创建整合互动、灵活开放、和谐自主的“灵动”数学环境,支持孩子在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中与周围环境互动,了解数学世界的奥妙,感受“数学之美”。实践中,我们从理念、环境、材料、评价四个方面,实施了“四新”策略。

(一)革新教师观念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要想给孩子一个“灵动”的数学环境,必须从转变观念开始。我们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指南》《早期儿童数学学习核心经验》等专业书籍,丰富理论知识;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入园培训;还组织教师到省内外先进幼儿园跟班学习;再以赛促研,开展大班数学优秀教玩具评比;最后开展“大讨论”,要求每位教师录一段大班幼儿数学自主游戏的视频,整理成文字,并用表格记录下来。围绕“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支持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幼儿的自主学习体现在哪里?”“游戏中教师如何观察记录分析?”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专家的引领,思维的碰撞,大家对自主游戏有了更深的领悟。

(二)创新数学环境

环境和材料的有效创设与投放是幼儿数学区自主活动的必要前提。我们对数学活动环境进行了创新改革。

1.营造“和谐”的班级数学区

在班级区域环境创设上,我们开展了“我和课桌椅的约定”系列教研活动,重新规划布局班级区角,把原先封闭、相对独立的数学区转化为开放的、多通道的区域。同时,全方位的向墙面、地面、空中、户外拓展,诱发孩子们参与活动,促进孩子自主探究。例如:我们在走廊地面上贴了数字格子,空间、墙面设计、物品摆放等渗透集合、模式、图形等数学元素;还把测量拓展到户外,在班级的自然角增添了各种测量工具和记录表,给予了幼儿更大的测量时间和空间,孩子们在和谐宽松的数学区建立了“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了“用数学”的能力,体验了“用数学”的乐趣。

2.打造“开放”的室内外数学乐园

结合我园实际,场地宽敞,户外有小山坡、小树林,于是我们合理利用空间,打造了时间、空间都开放的室内“数学之家”和户外“数学乐园”两大幼儿公共活动區域,为孩子们自主探究提供条件。

例如:室内数学之家的创建,我们以大班幼儿数学发展核心经验为纲,将一个独立的活动室划分为集合与模式、数、量、时空、数学绘本五个大区域,每个区域都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如数学之家门口测量身高的长颈鹿、磁性墙面上的各种七巧板拼图、模式区的小花布等,让孩子一进活动室就处于数学游戏的氛围之中,提高了活动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拓展幼儿的学习的空间[4]。户外数学乐园则是室內数学之家的拓展和延伸,室内外游戏互补,幼儿游戏时有更大的空间或跟体育、音乐、语言等其他领域的游戏相结合,也能支持班级数学活动集体、小组、个别等形式的有效开展。我们在小树林的草地上,摆放了几张石头桌凳,边上放了两个置物架和大小不一的收纳盒,供幼儿分类收纳摆放各类材料。以户外“测量”为例,我们准备了2个测量工具箱,分别装有牛奶罐、纸巾筒、瓶子、小棒、绳子等自然测量物和各种尺子、秤、带有刻度的量杯等标准测量物以及测量记录表,幼儿可以就地取材,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测量比较自然物,如:比较大树的粗细、大树之间的间距、瓶子的容积、草地上各种公仔的高度……相对于室内的测量游戏,户外测量的空间更大、选择性更多、操作性更强。户外数学乐园给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主、玩中学数学、利用幼儿园自然资源学数学的乐园。

(三)更新游戏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诱发游戏行为。我们对原先数学区的材料进行了更新,力求转变枯燥的作业方式,提供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的材料,吸引幼儿走进材料、活玩材料、拓展材料。

1.材料的适宜性

只有通过提供与幼儿经验相符的材料,幼儿才能走进材料,积极操作,玩出应有的水平。在内容选择上,我们依据数学核心经验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经验、需求为前提,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师幼共同商讨,避免随意选取内容的现象。我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罗列适宜幼儿发展的四类数学概念和对应的集合与分类、模式、计数、数符号与数运算、量的比较、测量、图形、空间方位八项内容,以及相应的核心经验、幼儿发展轨迹,再结合《指南》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选择每一板块的具体内容。

以“模式”为例,幼儿早期的模式认知是一个逐步发展的渐进过程,按照发展轨迹:模式的识别、复制、扩展与填充、创造模式、模式的比较与转换,小中大班的要求逐渐提高。依据大班幼儿的模式经验水平,我们在原来的材料颜色模式卡样板和各色珠子的基础上,增加了颜色骰子、字母骰子,各种瓶盖、颜色大小不一的珠子、毛球等,创设了串项链、铺路、装饰墙壁边框等情境内容,不仅在内容上有难易之分,玩法也从模式卡样板的复制、墙壁边框模式的扩展与填充到掷骰子自选模式、自创模式到同一模式的多种表征,可一人操作,可多人合作。适宜、多层次材料的支架作用,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自主操作、多元互动。

2.材料的开放性

高结构、玩法单一和结果过于封闭的材料,幼儿有了操作经验后就不愿意玩了。越是低结构化的材料,越能引发幼儿个性化、自发的探究。因此,数学区的材料除了一些竞赛性的高结构材料外,还选择了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安全的废旧材料以及周边的自然资源作为低结构和非结构化的材料,如:树叶、纽扣、各种瓶盖、瓶子、鞋盒、颜色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和珠子、线绳、雪糕棍、水管、回形针等等……师幼共同收集,投放到数学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反复摆弄和操作材料,充分与其互动,不断建构新的经验与认知。

例如:户外“石头区”,提供了颜色、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幼儿可利用石头的属性特征创设情境编应用题进行数运算、用石头有规律的排序铺路、比较石头的重量、拼摆蝴蝶、花朵……可以一人玩、可以多人玩,活玩材料,获得了关于模式排列、分类、数运算、比较与测量、对称等多方面的经验和丰富的体验,材料之间也有了更多的连接与组合。

3.材料的丰富性

丰富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游戏。依据数学核心经验,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数、量、形、时空、模式的材料,如:磁性七巧板、磁力片、有倍数关系的长短不一的水管和接头、乐高积木桌、扑克牌、多米诺骨牌、百变爱心、各种骰子、一次性纸杯、时长不一的沙漏、自制的布料棋盘、数学绘本、大小储物盒等。大班的孩子喜欢挑战,我们还会提供一些需要合作玩的游戏材料,让他们自主选择同伴、自主确立游戏规则,自主开展闯关游戏。例如:户外百数格大棋盘,辅助材料数字骰子、小毛绒玩具、类似俄罗斯方块的不同形状的遮挡物(每格尺寸跟棋盘的格子一样),可多人对弈,从无规则到幼儿自主设计规则,投骰子按骰子数走格子,看谁先到达终点、在棋盘上任意摆放遮挡物,猜数字赢礼物、占地盘等,游戏中幼儿不断拓展材料,演变玩法,经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活动材料进行新的诠释,促进了幼儿个性化、自发的学习和探索。开放、可变的材料不仅让幼儿拥有探索的兴趣,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刷新评价方法

积极、有效的游戏总结评价,能帮助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炼拓展新经验,经师幼、幼幼互动不断产生新的游戏,推动游戏的发展。针对以前幼儿游戏后总结评价低效的情况,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刷新了以往的做法。

在数学活动区增设了简化的记录单和可拍照的旧手机,表格固定填项是班级、姓名、天气、进区日期和时间,下面大幅版面为“我的发现”,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征记录游戏情况,也可以用拍照的方式记录。在活动结束后的分享、评价环节,鼓励幼儿带着自己的记录表或照片跟同伴讲讲自己游戏的发现,促进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幼儿游戏时,要求教师要站稳10分钟,用拍照、视频或写便条的方式记录,捕捉幼儿具有典型发展意义的行为。结束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视频或照片带领孩子分享活动情况,分析材料是否需要调整。自主、开放的评价氛围、孩子和老师的多元记录,刷新了评价方法,为教师的后续支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幼儿的游戏经验不断螺旋上升。

三、结束语

如今的数学区“门庭若市”,孩子们在“灵动”的数学区“走近”数学、喜欢数学、应用数学。数学区成为了幼儿快乐游戏、自主探究的快乐空间,促进了学习和发展。接下来,我们将把“灵动环境”的创设理念,延伸到其他活动区,努力做到让游戏点亮孩子的快乐童年!

【本文系中山市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课题“大班幼儿数学活动生活化与游戏化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2018065)】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4、109

[2] 张海杰.支持幼儿数学区自主探究的策略. [J]幼儿教育.2020(06):3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20

[4]黄瑾,田方.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第1版.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中山市南头镇中心幼儿园,广东   中山    528400)

猜你喜欢

灵动自主探究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在阅读中点燃激情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诗意的语文 灵动的课堂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