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021-11-03宋淑华
宋淑华
〔摘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深深相信这个道理。3到6岁是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个时期进行培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孩子健康成长,未来生活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包括良好的作息習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锻炼身体习惯等方面内容。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应讲求方法,从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程序概念、时间观念、归类意识、规则意识入手,注意榜样作用、循序渐进,用爱心、细心、耐心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
关键词:浅谈 生活与卫生习惯 家庭教育
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如何养成尤其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对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有重要意义,同时,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也会减轻大人的一些负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习惯养成、终身受益,所以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家长应该从孩子懂事起,就要开始培养。
(一)责任意识
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不是凭空就能学会的,要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父母首先要学会赋予责任。从一两岁开始,慢慢让孩子意识到弄乱的玩具要收拾整齐,自己的尿不湿要自己丢进垃圾桶里。父母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但一定需要孩子的参与,因为这是在教孩子责任的意义。孩子长大些,在不涉及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父母都应当适当放手,为幼儿准备适合幼儿的物品,让他们去实践。如:饭前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碗筷,为大人分发碗筷,让幼儿参与到吃饭的准备过程中,培养他的独立进餐意识;为幼儿准备小的水壶,幼儿可以自己倒水喝;准备适合幼儿的马桶,幼儿自己大小便;为幼儿准备一些整理和方便幼儿分类摆放的盒子,幼儿自己取放玩具等等。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懂得自己的事情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通过内在动机转变为自觉行为,从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产生自信心,在内心形成“我能行”的自我意识,从而增强责任感。让孩子从小明白他可以自己做决定,但需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如:吃饭是他自己的事情,不吃也没关系,但在下顿饭之前不可以再吃;玩具是自己扔的,就需要自己去捡回来。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说:“你把玩具乱丢,玩具也会疼的,你把她弄疼了,玩具想回家了,我们送她回家吧。”如果我们总是帮助孩子不给孩子机会,不支持他,那么孩子也许到了六七岁还什么都不会。
(二)建立程序
孩子的吃饭和睡觉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不要用教训的方式让孩子吃饭、睡觉,这只会让孩子对吃饭、睡觉更加反感,家长可通过建立程序的方式向孩子传授相关的生活技能,每项技能可以制定相关程序。如我们要准备睡觉了,首先去刷牙洗脸,然后换衣服,接下来讲故事,最后关灯睡觉。比如饭前程序,首先洗手,然后分碗筷,最后吃饭;吃饭后程序,首先漱口,第二擦嘴,第三把桌子擦干净,第四把椅摆好。还可以把洗手穿衣穿裤刷牙的步骤做成图片,让孩子参照、模仿。孩子了解了各种活动的步骤,能让孩子掌握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做,家长就可以专心陪伴孩子,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任务,孩子也就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心理上更加满足,提高她们的配合度。
(三)时间概念。
小孩子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如晚上不愿睡觉,早上不愿起床,看电视总是看个不停,但从小学开始,孩子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做规定的事,因此在孩子学龄前,家长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建立时间概念,而这一切都要从规律作息开始,家长可以制定一个日程安排表,跟孩子讲解当天的活动安排,让孩子对自己的一天活动有整体的了解,晚上睡觉时给孩子讲述一天的活动内容,让孩子对发生的事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要学会对时间的安排和掌控,就要让孩子知道在什么时间内要做哪些事,每次活动转换提前五分钟提醒。如现在六点让孩子看看钟,我们开始看动画片,等到长针指到4就是6:20,我们就不能看动画片了,等到6:15分,家长就要提醒幼儿,还有五分钟,我们就不能看电视了,每过两分钟再提醒一次,这样的提醒能够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孩子能够顺利的转换频道进入下一个环节。
(四)以身作则
幼儿的模仿力极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家长除了平时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的方法、意义外,更重要的是家长给孩子要做好榜样,家长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养成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环境,检点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经常会有许多父母追着让孩子洗手,自己吃饭前却没有洗手,让孩子不要看电视,自己手机却不离手,吃饭时挑三拣四,不注意刷牙卫生,周末睡到十点,还不愿意起来,喜欢吃零食,喝饮料,不愿锻炼,孩子怎么可能会养成好的习惯?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大家都做的事情,孩子自然也愿意参与。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父母首先要有这些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孩子在父母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影响下,自然也会形成好的习惯。
实践证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不能等到孩子准备好之后才开始培养习惯,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融入这些习惯的建立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婷婷.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 好家长, 2016(42).
[2]李文娟. 浅谈家庭教育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 农家参谋, 2020, No.651(07):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