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下区块链技术与审计工作的融合

2021-11-03王莉莉李小莉

会计之友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块链审计

王莉莉 李小莉

【摘 要】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区块链作为代表性通用技术之一,正在逐渐应用于不同领域。在“坚持科技强审,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指引下,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易篡改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审计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区块链技术与审计工作的融合势在必行。针对利用互联网开展的传统审计工作中突显的问题,文章尝试构建了囊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两个模块的区块链审计平台的逻辑框架,实现内外联动,利用区块链技术远程保障审计数据安全,扩充审计覆盖面,增加审计结果客观性。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将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促进审计模式改革创新。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块链; 审计; 大数据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21-0152-06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数据开始作为基本生产要素而出现,标志着人类步入了数字经济新时代。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从2015年我国开始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以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的新引擎。根据2021年4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的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在2020年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可见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未来随着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技术创新和实体经济將进一步融合,数字化的实际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将进一步提升。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60万亿元。

数字经济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将会越来越依赖于数据信息及其加工处理。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的前沿信息技术,有望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新的支撑点。2017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星贝云链”首次公开亮相。2018年,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开出了全国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区块链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不同领域。在201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区块链技术在全国各个领域中的应用。2020年区块链首次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将加快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在我国新冠疫情的特殊环境下,前往被审计单位进行现场审计的工作方式已经受到限制,审计工作人员不得不调整工作方式,尽量减少工作人员的跨区域流动。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在线审计模式初露端倪。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发布的2020年影响中国会计人员的十大信息技术评选结果中,“在线审计”和“区块链技术”一同进入前十位。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审计的数字化进程。内部审计的作用及功能由守护企业价值转变为提升企业价值,工作模式也正在向实时审计和远程审计转变[1],审计重心由评价过去转变为管理未来,审计模式由传统“监督型”逐步向“增值型”转变[2]。在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催化下,社会审计的方式方法也必须进行变革,数字经济时代下需要通过制定新制度、运行新模式、运用新技术等路径变革社会审计模式[3]。而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区块链技术在审计智能化进程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将对审计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区块链技术是“审计智能+”的免疫系统,可以保障审计数据的安全[4],可以降低政府和社会的监管成本,促进审计业务向管理咨询等方向发展[5],将会改变审计重点,由审计数字转变为审计产生和记录数字的技术系统,推动审计行业朝着技术审计的方向发展[6]。区块链技术会导致反舞弊审计的职能、重心、对象前移,为解决目前大数据审计所面临的诸多技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7],对于提高联网审计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方面也将产生深刻影响[8]。区块链技术也将促进审计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未来的审计模式将依赖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持续、自主及智能化审计[9]。

自区块链技术问世之后,使得打破传统审计模式有了新的可能。国内许多学者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了全新的审计模式,如包含审计主体区块链和审计客体区块链的双链架构的混合审计模式[10]。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审计内容,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许多全新的区块链审计框架,如金融机构审计框架[11]、持续审计模型框架[12]、政府审计逻辑框架[13]、扶贫审计智慧平台框架[14]等。可见,区块链技术与审计工作的融合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那区块链技术如何更好地推动审计智能化、信息化发展,使二者进一步融合,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二、数字经济下审计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减轻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大幅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但数字经济下的审计工作也还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技术局限和漏洞增加了安全风险

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联网审计系统依旧存在着技术局限性。如审计机构在采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审计数据信息时,审计线索不如传统手工审计模式下清晰。在传统手工审计模式下,由审计人员按照时间顺序采用人工记录的方式全面记载审计数据,每一环节都需要相关负责人签字盖章,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根据时间、责任人等信息追溯到相应的原始凭证进行核验。但在目前的联网审计系统中,虽然能够线上存储审计资料,但无法验证交易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无法有效识别所采集的基础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导致由这些数据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偏离实际情况,以致得出错误的审计意见。而且,审计数据涉及公司机密,且电子数据具有可复制性的特点,随着数据的接触人员增多,数据泄漏和丢失的风险也逐渐增大。数据传输过程也容易遭到黑客或者信息间谍的攻击,被审计单位的重要内部财务信息被不法分子非法盗取。数据存储时,系统因中心化设置,一旦服务器故障或计算机中毒,将造成所有数据损坏或丢失,会导致全部审计工作陷入停滞,耽误审计工作进度。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区块链审计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工程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