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智能化方向课程群构建研究

2021-11-03陈淑扬郑朝亮陈美华

会计之友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课程群应用型本科

陈淑扬 郑朝亮 陈美华

【摘 要】 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智能化是会计专业方向体系中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围绕该方向所形成的课程群无论是其构建基础,还是其内容体系均未达成一致的认识,对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基础和使用技能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系统地了解社会需求变化及信息技术发展对会计专业的深刻影响,并以广州华商学院会计智能化方向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为例,对会计智能化方向课程群构建的理论依据、设计原则及内容层级等进行广泛而系统的探讨,进而设计了一套将会计智能化技术与传统专业课程密切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会计专业方向; 会计智能化; 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 F230;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21-0134-05

一、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传统的记账型会计迅速向智能化会计转型升级。2021年,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推动会计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实现会计职能拓展升级,并从环境、技术和制度等方面对会计智能化问题进行了规划。在教学方面,会计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会计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如数字化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数字化装备及人工智能技术等,使会计方法和手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出现,使会计工作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产业通常指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和新兴技术而形成的新型经济活动;新业态是指从现有产业中衍生叠加出来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等;新商业模式则是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更为高效的商业运作模式。

(二)会计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

电子发票的推出,高端纳税软件的广泛应用,企业可通过与政府的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使传统的从事基础会计工作的人才需求量急剧降低;资金管理、业绩评价等岗位可通过智能机器人利用历史数据搭建的计算模型,精准地预测未来资金需求量和资金缺口。

(三)会计工作重点由提供财务信息向提供决策支持信息转变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装备的不断升级,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会计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联系更加紧密,智能化决策岗位不仅要懂会计、懂业务流程,更要懂数据来源框架、数据分析软件使用、系统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技术手段方面需要更多依靠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使用;对外输出信息更强调形成多层级、动态、实时、可视化决策支持报表。

(四)会计人才能力要求从单纯提供信息向跨界复合型转变

传统培养模式偏重于培养提供规范的基础财务信息的专业会计人才,课程体系设置偏向于培养掌握专业会计知识,并具备相应的理财知识和审计知识的会计人才。会计智能化方向更强调的是培养具有大数据思维、人工智能思维及计算机编程思维能力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人员不仅能够提供基础财务信息,更能利用计算机和其他数据处理工具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文献综述

会计智能化方向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而产生的新的会计专业方向,但到目前为止,该方向在各高校办学实践中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对会计智能化方向课程群的内容及构成亦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王嘉才等[1]认为,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对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相关课程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构建的课程体系。杨钦芬[2]认为,在建设学科课程群时,一是要明确课程群建设的“风向标”,具体涉及确定学校发展愿景,解析核心素养理念;二是要从课程群的组织原则、组织逻辑、组织方式等方面确立课程群构建的“整合链”。崔晓龙等[3]提出,建立课程群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基础到综合、从理论到实践,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关于智能化课程群的构建思路,孙雪晴等[4]认为,会计信息化与会计智能化不完全相同,会计信息化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完成财务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应用,而会计智能化的关键则是针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判断和推理。周守亮等[5]提出,智能化时代会计专业的变革应全面重构人才培养目标与知识架构,变革教学体系、师资队伍、校企融合等育人机制。王爱国[6]认为,智能会计专业建设是会计智能化教育改革的基础性和制度性工作,应该在科学把握智能会计的科学内涵和学科定位基础上,全面回答智能會计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质量保障体系。杰奎琳·波特[7]认为,在智能化会计和全面数据化的大环境下,会计岗位不能单单满足会计业务能力和从业资格证书的基本要求,还应当具备IT等相关技能和掌握人工智能技术。会计教育必须跳出会计信息的计量与处理等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技术性知识的传授模式。李海霞[8]提出,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

关于会计智能化课程群的内容与结构,王爱国[6]提出,智能会计专业建设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包括:(1)确定智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2)拟定智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标准。(3)重构智能会计专业课程体系。(4)设计或优化智能会计专业教学内容。(5)创新智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式。(6)重塑智能会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温素彬(2020)提出,智能会计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计算机基础课程,具体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2)专业基础课程,具体包括智能会计概论、大数据分析基础、高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等;(3)专业方向课程,具体包括智能财务共享、商业智能分析、基于大数据的财务决策、大数据审计等。总的来讲,我国高校会计智能化课程建设到目前为止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并已在多个高校试点实施,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猜你喜欢

课程群应用型本科
网络工程专业围绕教学关键点的网络软件课程群构建
基础医学显微形态学实验课程群的构建及意义张雪莉
基于课程群的软件工程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分析及医学方法学课程群构建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软件工程专业编程语言课程群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