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审计维护生物安全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1-11-03华金秋彭海林周文昌

会计之友 2021年21期
关键词:生物安全国家审计国家治理

华金秋 彭海林 周文昌

【摘 要】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将生物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构建国家生物安全的“防火墙”成为当前关注的焦点。在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平稳有序的运作过程中,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本质和职责要求,国家审计应凭借其超然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在生物安全领域充分发挥监督和建设性作用。将生物安全与国家审计相结合,能够有效评价和监督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生物安全事件中的职责履行情况。现有研究大多数都是关于国家审计如何保障经济健康运行以及应急管理审计研究,少有将生物安全与国家审计联系起来的文献。因此,文章从国家审计维护生物安全理论依据出发,针对我国生物安全现状,探讨生物安全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实施路径。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生物安全; 国家审计; 新冠疫情; 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1)21-0122-05

一、引言

生物安全作为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影响不断广泛化和极端化,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生物科技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瓶颈,但与此同时也给全球生物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近年的埃博拉病毒、非洲猪瘟、中东呼吸综合征和当前的新冠肺炎都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安全威胁,并波及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国际时局稳定的新兴变量。生物安全事关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多个国家治理变量,中国学者近年来开始关注生物安全治理,中国政府也开始加快生物安全立法。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1]。

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面对突发的重大生物安全事件,义不容辞地担负着生物安全审计的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高度重视,将审计定位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审计工作不断赋予新使命,提出新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2018年5月,中央审计委员会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这标志着我国审计实现了质的飞跃,促进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踏上新征程。这次改革整合了审计部门的相关职能,减少了职责交叉现象,组织上确定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增强审计独立性和实现审计全覆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充分重视审计工作,不断完善党领导下的审计监督制度,对于生物安全审计具有重要的推进和保障作用。

二、文献回顾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下的国家制度体系,主要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而国家审计又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石。如何使国家审计更好服务于经济、政治等方面便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课题。陈骏[2]认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监督力量,是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保障,提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实现路径。刘慧萍等[3]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审计相结合,构建生态文明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刘凤环[4]通过实证研究,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的动态面板调整模型,发现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有利于促进国企资本結构的动态调整,提高国企资本的运营效率,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安锦等[5]认为,审计部门对政府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与评价,能够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有助于公民行使对国家事务的知情权,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改善国家的政治治理。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也有学者探究突发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审计。朱智鸿[6]认为,应该将应急审计监督有机地嵌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水平。孟志华[7]通过总结突发重大事件的经验,提出对突发重大事件审计的建议。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大多数都是关于国家审计如何保障经济健康运行以及应急管理审计研究,少有将生物安全与国家审计联系起来的文献。而随着国家对生物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如何将生物安全与国家审计有机结合起来也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本文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分析了我国生物安全的现状,并探究了生物安全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实施路径。

三、国家审计维护生物安全的理论依据

(一)生物安全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生物安全是指生态系统的正常状态,是指农业、动植物以及人类免受外来物种侵害的状态[8]。随着国际全球化的推进以及意识形态的演变,生物安全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生物安全可以概括为采取积极措施避免生物恐怖主义和传染疾病的爆发。生物安全包含两个层次:生物与安全问题、生物技术与安全问题。前一种分类包括大规模人口流动、自然生态变化、物种交换等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比如14世纪欧洲爆发的“黑死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等;后一种分类包括生命科技、生化武器、病毒生物实验室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化学武器。生物安全问题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突发的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可能会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各国也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生物安全问题,中国也加快生物安全立法,构建生物安全治理体系,从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二)国家审计的动因和作用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流行三大理论,“两权分离论”“委托责任论”“国家治理论”。审计署2008年首次提出审计的本质是保障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2011年又提出审计是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不只是起到被动防范的事后作用,也起到主动预防和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因素的事前作用。国家审计充分发挥好经济体检作用,推动“治已病,防未病”,这是新时代国家审计的新定位和新要求,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9]。国家治理涵盖众多方面,维护国家安全应当放在首要地位。国家安全也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涵盖经济安全、领土安全、生物安全等,国家审计在加强生物安全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0]。生物安全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等息息相关,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生物安全国家审计国家治理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德尔菲法构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生物安全快速评价指标的研究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对国企高管腐败行为的约束分析
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措施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兽医教学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