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流浪地球》英译本的多重互动性研究

2021-11-03姜雪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10期
关键词:流浪地球认知语言学

【摘要】近年来,一批优秀的科幻小说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为促进中国科幻小说的对外传播,本文尝试以认知语言学为视角,用质化的文本分析法对《流浪地球》英譯本的多重互动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科幻小说外译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流浪地球》;多重互动性

【作者简介】姜雪(1991-),女,汉族,山西寿阳人,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2019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国别商务文化。

一、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源于20世纪末,它提出了“体认观”,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基于认知语言学建立起来的“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且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倡导和谐翻译。可以说,翻译既具有现实层面的体验性(相当于翻译中的模仿性),又具有认知层面的主观性(相当于翻译中的创造性)。这些可有效地解释翻译中的“创造性模仿”原则。

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包括六大要素: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两个世界”。因篇幅受限,本文主要从多重互动性来分析《流浪地球》的英译本。翻译具有多重互动性,这要求译者首先要与文本互动,忠于原文,切不可随心所欲进行翻译,一定要基于现实和文本。译者和读者互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读者的接收程度和审美要求不一样,在翻译中,译者也应该加以考虑,以求达到和谐翻译。

二、认知语言学视域下《流浪地球》英译本多重互动性体现

多重互动性源于皮亚杰的互动论(Interactionism),王寅教授将其扩展为“多重互动”。该理论认为语义和理解不仅取决于人们与客观世界的互动,而且还取决于多重因素,既有社会的、文化的、习俗的因素,也有个体的、群体的因素;既有感知经验的、客观的因素,也有理性的、主观的因素;既有主客互动的因素,也有主主互动的因素。就翻译活动而言,翻译的多重互动性则包括译者、文本与读者间的多重互动。

1.译者与文本的互动。翻译的多重互动性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重视与文本的互动,透过文本体味作者本意,并忠实、客观地将其通过译文传递给读者。

例如,在《流浪地球》上篇“刹车时代”中出现的“东半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十几年吧)将处于永远的黄昏中,因为太阳在地平线下并没落深,还在半边天上映出它的光芒”译为“The Eastern Hemisphere was shrouded in perpetual twilight for a long time then, perhaps for a dozen years or so–with the Sun hiding just beyond the horizon–its rays reflected by half of the sky”。译文中用到了“shrouded”来形容东半球被黄昏笼罩的感觉,用词比较文雅正式,契合小说营造的宏伟的氛围。“黄昏”也没有用“dusk”,而更加准确地选择了“twilight”这个词,因为前者表示接近夜晚的黄昏时刻,后者侧重于日落后的微微亮的黄昏时刻,显然后者更符合原文的语境。译者充分与文本进行互动,尽可能地传递原文的内涵。

再如,在中篇出现的“由于太阳这时也处于西半球,那儿的高温更是可怕,草木生烟”,译者在与文本进行互动后,译为“Because the Western Hemisphere also faced the Sun, the temperatures there were truly horrific; horrific enough to burn all its vegetation to ash”。译者将“草木生烟”译成“burn all its vegetation to ash”,选择了归化的方法来传递原文内涵,不仅尊重了源语,也减少了读者的阅读障碍。

在《流浪地球》中篇“逃逸时代”中出现的“醉意阑珊的我,眼泪涌了出来。”译为“In my tipsy haze, tears began to gush down my cheeks”。原文中的“醉意阑珊”被译得特别好,译者在与文本进行互动后,既保留了源语中“阑珊”的概念,又用“tipsy”一词让目的语读者明白这里是在说明一种微醺的状态。

2.译者与读者的互动。译者加强与读者的互动,要求译者在对原文的语言风格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度问题。

例如,在《流浪地球》上篇“刹车时代”中出现的“和我一起下坠的还有灵儿,她那蛛丝般柔弱的小身躯紧贴着我颤抖着”译为“Ling fell with me, her wispy frame clinging to my shaking body”。原文中的“蛛丝般”用来表达小女孩身体的纤细软弱,这里译者为了减少读者的阅读障碍,也为了语言表达更符合英文的习惯,并未直译,而是选用了“wispy”这个词,来诠释小女孩纤细、脆弱的状态,可谓十分恰当。

再如,“现在,在全世界飞船派情绪又呈上升趋势,所以他们又狂起来了”译为“In those days, the Spaceship Faction was losing in public popularity, and they had grown even more unruly as a result。”原文描述飞船派情绪激动,狂妄自大。译者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译文中解释了飞船派如此这般的原因是他们“losing in public popularity”,并用“unruly”这个词来诠释整句话中他们不符规矩、难以驯服的特点。用词精简,还进行了适当的增译。

3.译者与现实背景的互动。在认知翻译学视角下,语言和文本都是基于现实体验而得来的。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理解的基础上,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不能脱离这些现实背景的制约。

例如,在《流浪地球》中篇“逃逸时代”中的“那黑色迅速扩大,其中有星星在闪烁,地球正在冲出木星的引力魔掌”译为“This black quickly grew in size and, within it, stars began to twinkle; Earth was rushing out of Jupiter's gravitational clutches”。原文中的“魔掌”沒有直接译为“evil hands”或是“devil's clutches”,可能是译者考虑到中西方文化中关于“魔”的概念并不一致。因此译文中只用了“clutches”,意为“an often cruel or unrelenting control, power, or possession”。

三、多重互动性对科幻小说翻译的启示

从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译者多重互动性出发对《流浪地球》英译本进行分析,笔者得出了对科幻小说翻译的一点启示。首先,译者在与文本互动时,源于对原文的透彻理解,从而尽量忠实地传递原文的内涵,达到自身与文本之间的平衡;其次,在与读者互动时,应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问题,有时可对译文进行适当合理的增译或减译;最后,在与现实背景互动时,译者要基于对不同的双语文化、价值观、思维等的认识,从而调整自己的译文。

四、结语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视域,从译者与文本、读者和现实背景的互动三方面分析了《流浪地球》英译本的多重互动性。研究表明,翻译具有多重互动性,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达到与文本、读者、现实背景等多重因素的互动,在此基础上才能呈现出好的译文给广大读者。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只选取了很小一部分语料进行分析,有分析不全面的地方,还望相关研究者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寅.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J].中国翻译,2017(6): 5-10,17,129.

[2]王寅.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中国翻译,2005(5):15-20.

[3]姚雨情.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看中国特色词的翻译[J].文学教育(下),2019(7):42-44.

[4]王寅.认知语言学的意义新观:体验性概念化——十三论语言体验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4):1-6.

[5]李庆明,习萌.《三体》英译本之多重互动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13-118.

[6]李庆明,刘冰琳.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域下秦腔翻译的多重互动性研究——《杨门女将》为例[J].外语教学,2016(2):101-104.

[7]刘欣慈.流浪地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

[8]Ken Liu. The Wandering Earth[M]. UK: Head of Zeus Ltd, 2016.

[9]宋改荣,周玉.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长春大学学报,2019(5):48-51.

猜你喜欢

流浪地球认知语言学
《流浪地球》票房升至中国影史第二
现实照进《流浪地球》了吗
刘慈欣作品《流浪地球》首登银幕
刘慈欣《流浪地球》让外媒期待
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首发概念短片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