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

2021-11-03笪竹清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摘要:“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是一种融合课堂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巧妙设计问题或者利用问题组合来引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大胆实践、延展探究,最终让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喜欢上了思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双线评价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校提出了打造“高效、兴趣、思维活跃”的新型课堂的目标。我们在总结以往教学工作经验的同时,结合当下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行为特点,不断思考,确立采用“问题导学—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一、“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条规律,那就是有关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与提出,其宗旨都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成为学习的主人。“问题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由此应运而生。该模式重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其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未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问题导学”的过程

“问题导学”的核心是“学”,关键是“导”,载体是“问题”,目标是“提高与发展”。在课堂上,教师作为一个“大同学”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实现共同发展;而学生则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在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下,课前带着问题“看”,课上针对问题“问”,围绕问题“辩”,抓住问题“练”,总结问题“测”,课后寻找问题“究”。教师从课程开始前就参与了课堂教学,寻找相关知识,积极思考,互相讨论,知识共享,共同营造了一个主动进取、活泼向上、学习兴趣浓厚的氛围。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天性被保护、潜能被挖掘、智力被开发、兴趣被激发,既能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个性化发展。

“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按照“问题引发—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延伸—问题检测”五个基本环节贯彻实施。

1.问题引发

本环节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下,还需要学些什么、哪些是必须要掌握理解的,这里涵盖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与需求。教师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利于唤起求知欲的学习问题(或学习目标与提纲),达到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的目的。

2.问题生成

本环节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学生通过自我研读解决教师提供的问题,并根据学案或自学提纲提出自我不能解决的或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能引发深入思考的以及有趣的问题,它们组成了课堂教学的“新问题的生成”环节。教师将生成问题归纳合并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与点拨,使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或同组合作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3.问题解决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实施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互助来完成与实现的。当一节课需要弄清楚的一系列问题由学生或者教师提出之后,学生成了揭示答案的解铃人。同时,教师作为组织者、引领者,可进行必要与适当的引导、解释与点拨。真正的舞台要留给学生,由他们进行深入讨论,互相补充,大胆试验与体验,从而获得规律、答案与方法。教师可到学生当中去聆听、询问,发现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与困惑,为接下来的指导与评价做好准备。此环节中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接下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答、交流、展示。这样一来,学生不再是现成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4.问题延伸

教者在学生已经解决问题的情况之下进一步侧重对教材内涵与外延的挖掘,注重开发教材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引领学生在已形成的知识积累基础上继续升华与提高;同时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及综合知识、跨学科知识之间运用。例如,在物理学科学习简单机械和电学之后,鼓励学生自己进行一些小发明与小创造,如自制简单小铲车、自动吸粉笔灰的迷你吸尘器等。其他学科也要提倡学生通过自我思考、组内交流、分析总结,将所得来的知识能够迅速转化成解決新问题的能力与技巧,让他们在积累的同时拥有收获感与成功的喜悦。

5.问题检测

这个环节是解决“学会了多少”的问题,是对整个教学活动一个整体验收与反馈。主要意义在于对一节课的实效性进行客观评价与评估。一节课要保证有趣、有效,检测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问题检测的方式要灵活多样,根据学科与教学设计,可以有口试、笔试、抽测、小条测等方式。将本节课应掌握、记忆或理解的重要知识当场进行强化与反馈,便于学生形成严谨的学风,养成“当日事当日毕,不背包袱不欠帐”的好习惯。

我们在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直接带来的就是学生学习方式与行为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开展问题导学模式实践同时,深化模式应用范围,将其延伸到学生学习行为与方法的彻底转变,具体的实施就是在“问题导学”模式框架下建构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新形式,从而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各有收获。

(二)“合作探究”的实施

1.确定组长,明确分工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有效人数应控制在6人之内),推选一人为组长(或者组内轮值)。以组为单位完成教师所提出的教学问题,开展讨论与动手实践等学习活动。组长组织检查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并予以适当评价。同学按要求完成相应学习任务之后在组内进行交流。我们提倡人人要动脑动手、交流要有重点。

2.分解教学任务,组内互助探究

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把“教案”变成“学案”,把“教学目标”变成“学习目标”;将学习任务分解为若干个问题组合或问题串,各个学习小组通过预习,合作、对话、交流、探究、实践等各种方法最终得以解决。有困难的同学在小组内得到帮助与辅导,能力稍强些的同学在组里发挥主力作用,增强了互助意识,让每一位组员都能最大限度地收获与提高。

3.提出共性问题,实现全员参与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不要游离于小组之外,而是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发现与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及时点拨与指导,同时鼓励学生提出组内没有解决的共性问题,通过其他组尝试解决,教师适当启发与引领,使困难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组间互助与互评提高了学生参与热情,使绝大多数学生得到引发深层次的思维训练。

4.完善评价机制,开展组间竞争

坚持“双线评价”策略,即教师批阅各组组长或抽查组内部分组员;组长在修改之后负责批改小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情况。这样的二级管理实施起来迅捷高效。同时教师利用小组间竞赛等手段引入竞争,提升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最终将教学问题彻底解决。

在整个教学过程实施中,教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一方面关注学生并认同其个性差异,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关注课堂的生成状态,把学生看作重要的课堂资源,让学生在体验、对话、互动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围绕着“问题导学”如何转化为教师的第一生产力以及如何让学生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进行了系统周密的思考与研究,最终在参考相关科研方法后,确立采取教与学双项培训措施,确保教与学的有效开展。具体从以下四个层面实施。

(一)决策层面——提出具体模式、方法观点,为整体工作奠基

首先,我们以“笪竹清物理名师工作室”名义提出整体实施的假想方案,通过论证可行性、组织、收集相关材料来进行广泛、认真研究使其利于实施。

其次,将收集、汇总的材料在相关人员中进行广泛的研究商讨,结合本校实际教学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和难以解决的常规问题,进行综合论断,并估测、评价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和后果,最后依情况进行选取实验班级做试点,从而获取可操作的第一手材料。

(二)教师层面——开展研讨与培训,为课堂教学改革搭桥引路

首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两个小组。一组由教学主任与相关学科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课堂模式分析指导小组;另一组由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组成教学实践小组,通过进行青年教师展示课等形式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在教学理念与授课模式方面对任课教师进行逐渐转化,以确保整个实验如期实施与顺利完成。

其次,在前期基础之上在校内推出教学模式示范汇报课,其中确立实验班级先走一步(三个年级各有两个班级为实验班),同时各学科组强化集体备课,边学习边探索,争取在短时间内确立本学科具体授课模式并在课堂上试行。

最后,形成材料、完善模式、推广经验。学校对上课模式研讨趋于成形之后,实验班级人员固定并接近相同,所有参与的教学成员均掌握教学要点,分学段边研讨边深入开展实施。

(三)学生层面——指导与要求双管齐下,让学生合作学习畅通无阻

我们主要采取的是指令式模式。即以规则、条例、考评等形式,对将要参加实践的班级学生提出必要要求。同时班主任或个别学科教师对所分各个小组的组长进行学习管理与考核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以避免运用时出现其他客观因素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四)对比层面——实验过程注重用实验数据说话,确保真实有效

通过一学年中同内容测试的跟踪比对,可得到开展课改效果真实有效,可操作性强具有普遍性,有推广价值与必要。表1为同年级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开展过程中十次考试成绩对比表。

三、“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推进的建议

一项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推广是否顺利,其影响因素有很多,我们认为有三点是比较关键的。一是所参与的教师对该项工作认识的深度与高度;二是能否将所有参与的教师的观念调整到一个轨道上来;三是开展实施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为此,我们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实施了以下三个策略。

(一)开展深度交流

鼓励实验教师与试验同学之间通过各种平等与民主的交流与探讨,让实验者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敢于将自己心中的困惑、担忧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与案例说出来,通过不同交流形式如教师座谈会、班会等变成群体共同拥有的经验与体会,做到信息上互通有无、方法上取长补短、案例上互相借鉴,实现共同研讨,互相促进,妥善解决。

(二)形成团队目标

以各人的实验经历与收获为基础,在整体工作要求的引领下,不断挖掘深层面的认知与方法策略,积累经验,坚持模式运用,逐渐拓宽应用的渠道与路径,争取做到目标相同、方法各异、实效有用。

(三)处理好目标与方法的关系

开展一项课堂改革实践活动,不仅开局困难,而且过程中也要克服诸多阻力。由于实验教师对实验目标与方法掌握运用不够娴熟,会导致在初期效果不明显或不好等情况。有个别教师甚至对模式与方法本身产生了疑惑。这需要我们予以及时指导与关怀,给教师施展与完善的时间,不以一两次成败论英雄。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我们先后吸收18位相关学科(以物理、化学、生物为主)的实验教师,启动了8个实验班级,试验学生398人次。在成果方面,教师撰写相关论文14篇,教师在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了特等奖、一等奖等11项;学生获得上级部门奖励及各项荣誉证书9项;同时有一项与之相关的研究课题结题,并在區域内试验推广。此外,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观念发生较大变化,许多教师通过教学实验,对教育过程中师生地位、角色、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生学习的热情被点燃,其表达、归纳、动手、计算等能力达到有效提高。

立德树人与提升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任务。在学校研究科研与勇于实践的良好氛围下,我们只有抓紧契机,不断完善实施措施,才能真正让课堂因充满“各种问题”而呈现精彩,让学习因“合作探究”而收获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民生,金宝成.现代教师——走进教育科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问题导学课堂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