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戏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03谢卓敏
谢卓敏
摘要:将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语言习得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积极的作用。对此,从戏剧教育的作用及教学实践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育戏剧;作用;流程;教学活动
小学英语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学科,旨在扎实打好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努力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所谈的教育戏剧主要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和目标语言为依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演绎多彩的课堂,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
一、教育戏剧
“教育戏剧”是将特有的戏剧技巧、扮演模式运用于学科课程教学的一种方式,它要求在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下,通过戏剧的表演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即兴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表演、课本剧排演、模仿等方法是属于较高水平的认知和情感的教学策略,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以丰富语言教学。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重视和学生的青睐。
二、教育戏剧的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母语和语用环境,在英语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讲授得多,学生实践得少;教师预设得多,课堂生成得少;课堂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忽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不感兴趣,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教育戏剧的融入,为英语教学增添了活力,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平台。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常常取决于直观教学或新鲜的事物。因此,在教学中设计生动、有趣的戏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小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激活学生的语用功能
教育戏剧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将英语教学与教育戏剧相结合,能创设出轻松又真实的语言情境,将枯燥的知识变成简单、有趣而又贴近学生实际的对话,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语用功能,让学生置身于戏剧情境中,借助角色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戏剧表演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和生活阅历为基础,为学生搭建平台,通过对故事的拓展和改编,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通过话题的讨论和思维碰撞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不断的交流中,学生能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在反复的演练中,学生的语感得以强化,表现欲也被激活;在师评、生评和自评的反馈中,学生不断提升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展演中,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在提高自信心的同时,提升了综合能力。
(四)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技能的习得,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教育戏剧一般都是以故事为载体,而上海牛津版教材中除了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还蕴含了许多人文教育的元素,具有文化性﹑教育性等非智力因素,这跟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谋而合。学生通过对教育戏剧的编排和展演,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还能深入理解故事的深刻意义,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拓展视野,从而提升综合素养。
三、教育戏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育戏剧展演的基本流程
1.共同甄选合适的主题
开学初,我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从教材中选出难易适中、话题功能性较强的表演目录。根据所选的主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预先设想出适合自身实际经验、活泼有趣、积极向上的小短剧,如开派对、TV Show、逛超市等。深圳教材中有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简短对话,有利于创设真实的情境。除此之外,我還甄选情节有趣、拓展性较强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随心所欲地交流和构思。比如:森林学校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能否变换主人翁,改编剧本;乌鸦喝水的小故事,让孩子们想象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等。
2.教师的指导与引导
教育戏剧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陌生,学生在编排中难免出现困惑和不自信的表现。因此,教师应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组,保证小组内的均衡搭配,让优生带后进生,时时关注和帮助后进生,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优秀的作品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在编排中,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及情感表达,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去揣摩角色,以达到最佳效果。当然,如果仅仅限于教材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优质资源,观看经典电影,选择喜欢的片段进行模仿和表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学生的模仿与朗读
原声模仿对学生朗读有正迁移的作用。除老师的领读之外,还需要给学生播放原声录音,让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过程中感知语言的魅力。此外,小组反复朗读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语音及语法错误,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4.主动、开放的编剧
在编写教育戏剧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介入太多,容易造成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不利于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分小组安排任务,务必做到人人有话讲、全员参与。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既给优生发展能力的机会,又给后进生展现风采的平台,达到共管、共赢的效果。
5.高效、有序的展演
一说到表演,大家可能会想到“乱”字。没错,如果没有巧妙的引导,表演可能会出现混乱、嘈杂的现象。要确保表演有序进行,教师应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来说,教师在放权给学生的同时,要组织管理好课堂纪律。教师可以运用榜样示范法、小组激励法、赞美法等手段,激励学生规范课堂行为。在展演的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礼貌地观赏演出的习惯,确保展演过程高效、有序。
6.积极地反馈与评价
赞美使人心情愉悦,也有利于被赞美者更好地接受他人的建议。因此,在学生展演后,教师应设置生评、自评和师评等环节,先从好的方面进行反馈与评价,最后再指出不足之处,在关注学生心理的同时,激励孩子往更好的方面发展。
(二)教育戏剧模式下的教学活动
在实践中,教师不一定严格遵循以上六个步骤进行教学戏剧展演。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教材需求,适当进行调整,取其精要,去其烦琐,以达到优化课堂的效果。以下对基于情景对话、故事演绎、单元整合的英语教育戏剧教学实例进行分享。
1.基于情景对话的教育戏剧
根据课本场景对话,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能帮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的同时,从旧知向新知迁移,并进行融合,最后编排出新的情景短剧。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编短剧时,还可以添加一点幽默风趣的小插曲,为戏剧增添一丝乐趣。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下册Unit 5 Food I like中Lets act部分,根据对话“What do you like?I like…”改编的生活情景剧。
Dad:Kids,What do you like?
Girl:Im hungry.I like some chicken and hamburgers.Its nice.
Boy:Im hungry too. I like meat and fish. Its yummy.
Dad:I like meat too. What about you,Mum?
Mom:Look at your body. Maybe we need some vegetables and salads.
D&G&B:Ha ha…Good idea!
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还逼真地再现了生活中的情境,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之积极参与活动。
教育戏剧的设计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模拟真实的生活,为学生创设参与英语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2.基于故事演绎的教育戏剧
英语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生活经验引导孩子在原有的文本中丰富故事内容。在此之前,教师除了起到示范作用,还可以给孩子提供关键词,或思维导图,给孩子指明方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 Gu Dong is coming的故事之后,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充分讨论后进行展示。原本故事中只有告知大象Gu Dong is a monster.到最后,孩子们天马行空地想象出Gu Dong的各种形象。例如:He has six eyes and one leg. Its ears are long and big.Its legs are short and fat.当同学们在展示的时候,台下的同学也在脑海中呈现Gu Dong这个形象,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则在此基础上又对自己的剧本进行构思,激发了创造的灵感。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学生都是在学习中成长,教师也如此,最终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理想状态。
又如,在学习上海牛津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 At school中Enjoy a story部分时,学生将故事中的主人翁rabbit替换成不同的动物,改编成各不相同的剧本进行表演,体验戏剧教学带来的乐趣。以下是其中一个剧本。
There is an animal school in the forest. There are no classrooms in the school.
Mr Owl:Whats the matter?
Duck:Im sad. I cant fly and climb the tree. Im not a good pupil.
Mr Owl:Thats not true.
Animals:Come on,Duck!Lets swim.
Mr Owl:Go and try, Duck!
Animals:Wow! Look at the Duck! Hes fast.
Duck:I can swim fast. Im happy now.Thank you, my friends.
成功的表演会让人产生愉快感,组间的不同展演会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揣摩故事的内容,去创新。这会推动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以获得新的成功体验。
3.基于单元整合的教育戏剧
如果说以上两种短剧是微电影,那么单元整合的教育戏剧就是一部电影,它使学生在做到最基本的要求外,更加考验学生的演技。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对于单元整合的教育戏剧要求是更高的。
单元整合的教育戏剧要求我们以单元话题及语言知识为依托,对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前期,融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创设几个剧场,设计主要活动内容,创设独具风格的新形象、新角色,寓德育于剧本之中。(2)中期,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剧本内容,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不断地进行训練,同时还需要准备所需道具等。(3)后期,进行整体的编排和演练,在训练中,发现不足,完善剧本和人物形象的设置,达到表情和动作都能传神的状态,最后才能进行展演。
以上海牛津版六年级下册第四模块的内容为例,本模块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以名著、西方节日和寓言故事为主话题展开。我通过学情分析,为了使课本中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将本模块系统整合改编成华裔陈先生一家初到美国定居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日常氛围中感受西方文化,能够运用课本中的重点句型展开三幕剧情:陈先生一家的故事名著分享会、过万圣节和过感恩节。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西方文化和日常生活,学会成为一个快乐、懂得感恩的人。
单元整合的教育戏剧相对质量较高,是推广英语学习的好途径。除了平时的课堂展演,我们还会进行年级展演、英语周的全校性展演、社区联合举办的展演等。这些活动给了孩子更广阔的平台,使他们在锻炼胆识的同时,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四、结束语
戏剧再美,没有人欣赏,便会使人失去表演的热情。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现阶段,教育戏剧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有创造力、更具活力的课堂。教育之路很长,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在教育事业中,我们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杨九诠,李铁安,陈静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英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