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后学习也有效
2021-11-03杨晓燕
杨晓燕
摘要:若要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英语学习往往需要延续到课后。如何保证课后学习的有效性,需要英语老师深入思考。小学生英语课后学习中往往出现自我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资源不明、课后学习互动不够等问题,这需要教师寻找合理的应对策略,从而有效提高英语课后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后学习;问题;策略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英语学习课堂中的教学更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只有在师生和谐互动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教学质量才会逐步提升。若要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英语学习往往需要延续到课后。如何保证课后学习有效、做好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的衔接工作?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课后进行有效互动,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掌握高效学习英语的方法。
一、课后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学习兴趣不浓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容易走向记忆单词、记忆句型、记忆课文的机械模式,而忽略了在具体情景中的互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考试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在这样的动机下,英语就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更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学生学习资源不明
当前,除了教科书,市场上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英语学习资料。面对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及家长反而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随意挑选的课后学习材料缺乏系统性,很难作为教科书的有益补充与拓展,只会给学生增加不必要的学习负担,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因此,科学把握学习资源,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
(三)课后学习互动不够
语言的学习是需要运用到生活中去的,学生在校可以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课后则需要在家完成互动交流。有的家长急于求成,采用包办代替的方式。有的家长不闻不问,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家长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互动。学生课后学习在互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是不争的事实,这势必影响课后学习的效果。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有效的课后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英语?这需要教师好好思考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二、课后学习策略的思考
英语课后学习是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延伸,也需要教师有效的指导与关心。教师需要用心了解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状况,询问学生们课堂中的难点,给予学生针对性更强的指导,从而让学生的课后学习有内容、有方法。
(一)能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激发学生课后学习英语的兴趣,是保证课后学习效果的前提。对此,我做了多方面的尝试。例如,充分发挥微课在课后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在课后学习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可以把课堂学习中的知识点,特别是学习中的难点,以微课的形式及时推送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学习有依据,也便于互动学习。当然,教师所设计的微课要尽可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择接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微课的内容设计要突出针对性、多样化,如语音的教学、词性的归类、语法的讲解或者是课文的拓展等。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补充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重整合
丰富的学习资源是课后学习的基础。教师给学生提供怎样的学习资源,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学生课后学习资源时,既不能是课堂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能随意选取一些无关的拓展内容,而是要科学整合学习资源。课后学习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将学习资源整合为可以让学生“对话”的资源,需要老师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例如,在中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在学期初就以公告的形式布置作业,让家长和孩子达成一个协议——每周都有一个“光明正大地玩手机”的机会。笔者就曾借助“趣配音”App,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借助网上素材或教师提供的“菜单”,完成一段经典影视片段的趣味配音,并上传到班级群分享,每周评选一位“配音小达人”。这比看一部英文原版动画片高效。打着“休闲时光”的旗号,无形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三)巧互动
课后学习更多的是学生个体活动,学生的自觉性影响着学习效果,但教师适度参与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互动是学生课后学习的重要路径。教师组织起师生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材的互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后学习。在学生之间的互动中,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例如,在四年级下册Unit3 My day,主要的学习内容是“Mike 的一天”。课后,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内容“I…at…”对班级里的同学发起调查,在完成后就能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有一个提升。在互动中,学生的词汇量丰富了,而且他们能更灵活地运用句型。再如,六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已经较多了,可以输出的句型也多了,学生可以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制作一张个性化的推荐书单,包括书名、主要内容、推荐的理由等。这样,学生在课后学习中也收获了成功与自信。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线上学习、智慧学习系统等,都能创造更多的课后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让互动变得更及时、更有效。
(四)善评价
评价是学习的保障。为了让学生的课后学习收到切切实实的效果,就必须以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作为保证。教师不能只重视学习而忽视科学评价,既要对学生课后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课后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课后学习过程中能够动力十足,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建立起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可建立一个班级英语学习交流群,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发到群里分享打分,优胜者在班级进行表扬;在班级中进行选拔赛,为后续的校级甚至校外比赛做准备;在班级开辟一个“英语角”展示优秀的作业,等等。
(五)促共育
家校共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英语课后学习更需要家校共育。从学生基本的学习现状和学习习惯来看,许多家长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影响,陪伴和帮助孩子学习的机会较少。另外,有一些家长费心费力地进行严格的监督效果,却适得其反,让学生们感到无边无际的压力和对学习的反感。为了更好地加强家校共育的纽带作用,在促进师生互动的同时,教师也要与家长进行配合共育。例如,在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教学后,教师有意识地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一张思维导图,内容是介绍家庭成员喜欢的中国传统节日和原因。现在很多孩子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已经不那么清楚了,在家人长辈的介绍中,让他们加深印象,这也是一种让学生了解家人、和家人沟通的很好的作业“合作”形式。又如,在Helping our parents一课,学生主要学习了一些做家务的动词短语,回到家里的作业是:拍一张照片,把周日早上家人们的瞬间拍下来,进行描述,如 My mother is washing clothes. My father is reading newspapers. 这当然也需要家长们的配合和一起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把所学的内容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去。其乐融融一家亲的瞬间,相信也是很多家庭所向往的瞬间。另外,家長也可以在班级群中及时地去描述学生们在家里学习的一些现状和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及时请教,让孩子们感受到家长对于他们学习重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关心。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课后学习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但依旧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后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宙艳.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后互动中的师生互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2]史小晴.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后互动中的师生互动策略[J].好日子,2019(08).
[3]张蕾.新课标下小学英语课后互动中的师生互动策略[J].小学生(教学实践),2020(01).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