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中学校园媒体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探索

2021-11-03王丽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融媒体立德树人

摘 要 融媒体时代的技术进步带来了媒介业的巨大变化,也促进了校园媒介的变革。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学校应提高校园媒体宣传质量,丰富宣传信息内容;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媒体矩阵辐射联动;提升人员素质,做好媒体融合人才储备。

关键词 融媒体;校园宣传;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08-0077-02

融媒体革命颠覆了过去的舆论生态和媒体格局,也给中学的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2021年3月到5月,笔者在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及由其牵头成立的“卓越联盟”中的10余所学校开展了《关于学校宣传平台的建设情况及效果》的问卷调查,调研对象涵盖初中及高中学段的学生。调研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当前校园媒体遇到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10份,问卷有效率为95%。从问卷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

(1)大部分学生会在学习之余通过学校微博、微信公众号、官网、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台等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来获取资讯。(2)在问到学校宣传平台最欠缺的地方是什么时,有65%的学生认为是学校宣传影响力不够。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宣传对学生的影响较小,未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这说明通过宣传平台对学生开展德育的实效性并不强。

结合调研结果,笔者认为学校要真正发挥出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应借助当前发展迅猛的融媒体技术,融合新旧媒体的优势,提升校园宣传的质量与效率。

一、提高宣传质量,丰富宣传信息内容

首先,校园媒体应提升新闻性,建立内容保障体系。好的新闻才有人愿意看。学校应把校园官媒打造成学校新闻发布的权威窗口,提供教育信息第一手资讯。[1]学校应组织校园通讯员学习各级政府教育工作报告和学校年度工作报告,对省市全年教育工作要点烂熟于心。就微信公众号、官网、校刊和抖音等平台的内容发布来说,学校应建立周选题例会、月度宏观调控和质量审查三重体系,用体系的力量来保障新闻的质量。此外,校园报道可以深耕教育领域新闻素材,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做到有观点、有深度。

其次,为了确保校园新闻的丰富性,校园媒体应拓宽素材采集领域,把新闻采集向社会层面的“大教育”方向延伸,如关注各个领域的优秀校友,或即将升入中学的学生。高中教育既要对接大学教育,也要关心初中乃至小学教育。同理,高中校园宣传也应该不局限于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既要关注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状态,也要关注学生进入大学乃至走向社会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校园媒体曾做过优秀校友的系列跟踪报道。通过这些报道,学校向社会传递了正确的教育导向,也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最后,校园媒体应增强宣传的导向性,注重价值的引领。

例如,学科竞赛曾一度被社会质疑,诸多媒体对竞赛口诛笔伐,社会各界也对学科竞赛不理解、不支持。因此,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园媒体结合学校的学科竞赛发展史,及时引导社会大众客观理性看待学科竞赛。学校在专题报道中指出:一方面,学科竞赛对我国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不只是简单的竞赛活动,而是一种大规模的、不同形式与不同层次的、系列的、以竞赛为中心的科普教育活动,对构建我国新世纪的拔尖创新人才梯队,发展高科技,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学科竞赛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只适合少部分具有學科禀赋,并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学科竞赛为具有学科特长的创新拔尖人才提供了发展的通道,这正是教育公平的体现。这篇报道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二、创新管理机制,实现媒体矩阵辐射联动

进入融媒体时代,校园媒体要最大限度地服务育人工作,变革释放传播力,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创新。

首先,学校可以建立媒体资源“中央厨房”。

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在渠道、内容、管理和平台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媒体融合并不是将同样的内容置于不同的平台。《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模式,采用了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构建了资源、平台、渠道的共建共享模式,形成了“一次策划、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全媒体运营模式。这一模式动用多种传播平台,发挥了多种传播形式的优势,有效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2]

其次,学校要建立适应融媒体运行的机制。

学校应从调整运行机制入手,建立起一套适应融媒体的管理体系和内容传播体系,核心即要解决技术革新、机制创新与人才融合这三大问题[3]。鉴于互联网、手机等媒介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影响,学校应特别重视新技术手段在媒体融合中的重要作用,大胆运用新机制、新模式和新技术,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推进新旧媒体深度融合,扩大主流价值的影响力版图[4]。

最后,学校要在各部门、各年级建立融媒体信息采集站。

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华中师大一附中东原启城分校为例,学校在各行政处室、各年级和各级部都分别设置了多名兼职通讯员。这些兼职通讯员就相当于学校分布在各处的信息采集员。学校负责新闻宣传的专职老师,不需要到各处室各年级采集校园信息,只需要编辑各位兼职通讯员发来的信息,就能生成校园新闻。

三、提升人员素质,做好媒体融合人才储备

记者是媒体的主体和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新闻质量的高低和媒体形象的好坏。素质过硬的记者团队是落实校园媒体育人功能的重要条件。

首先,记者应提高政治素养,找准报道的精神内核。

校园媒体记者要深入理解国家教育发展方向和精神内核,深入理解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教育的思想理论,保持强烈的政治敏感,树立阵地意识,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实现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深度整合,构建丰富而高效的宣传报道大格局。

其次,记者应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挖掘。

校园宣传,尤其是对典型师生、校友的报道,不仅要充分挖掘报道对象的鲜明特质,还要敏锐地感知社会思潮和舆论的倾向。就中学的新闻记者而言,充分发挥校园宣传立德树人的功能,就要突破常规的宣传模式,在校园内挖掘具有报道价值的人和事;同时,还要结合学校工作、师生生活和舆情走向,确定报道方向和重点,让典型师生的形象更为立体。

最后,记者要坚持以情动人,坚守真实性原则。

任何一则新闻作品,真实性都是其感染力的源泉。校园报道尤其是对典型师生、校友和家长的报道应当在真实反映整体和细节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文学和情感元素,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的同时,更要增强“笔力”[5]。

例如,2017年初,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官微刊出一篇名为《他用毕生之力让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成长为华中教育领域的精英》的文章,沉痛悼念刚刚离世的学校原校长郎郡诗先生。文章引发了广大读者和教育界的强烈共鸣。校园媒体记者分头采访了郎校长当年的同事、学生,逐渐还原了先生为教育事业奋斗不已的一生,

折射出郎校长那一辈教育人不畏艰难、视生如命、毫无保留的高贵品格和教育情怀。

(王丽,华中师大一附中东原启城分校,武汉 430223)

参考文献:

[1] 姜德锋.媒介化社会中网络传播道德建设路径研究[J].教育传媒研究,2020(3):87-88.

[2][5] 尚新英,王雷亭,白子琦.融媒体时代高校通过典型人物报道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创新初探[J].教育传媒研究,2020(6):80-81.

[3] 张志君.如何打赢“互联网的下半场”——习近平媒体深度融合系列讲话精

神的多视阅解法[J].教育传媒研究,2019(2):119.

[4] 王凤翔.对“四全媒体”论的思考[J].记者观察,2019(9):1.

实习编辑:刘 源

猜你喜欢

融媒体立德树人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