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治市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状况分析

2021-11-03郝玉敏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21年4期
关键词:叶菜类果类鳞茎

郝玉敏

(长治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山西长治 046000)

1 前言

农产品大多生长期短、病虫害严重,需多次施用农药,在种植过程中杀虫剂及杀菌剂的用量较大。单一农药的使用药效有限,也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因此种植中多施用混合农药。若种植户施药后未过安全间隔期采收,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此外,上茬施用的降解半衰期较长的农药也是造成当季农产品超标的原因之一[1]。为掌握长治市农产品种植中农药使用情况及残留超标情况,本文对长治市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监测及结果分析,以期为管理部门及标准研制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监控水平。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来源

按照《NY/T 789—2004农药残留分析样本的采样方法》[2]在大型农贸市场、超市等流通环节和种植基地随机抽取549份农产品。包括叶菜类、茄果类、瓜类、鳞茎类、芸薹属类、根茎类、豆菜类、薯芋类、水果、食用菌等不同品种。

2.2 检测农药种类及检测依据

对抽取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检测参数为65种。按照《GB/T 20769—2008水果蔬菜中450种农药及其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3]及《GB 23200.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4]进行参数检测。

2.3 结果判定依据

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5]作为农药残留结果判定依据。

3 结果

3.1 农药残留检测总体状况

抽取的549个样品农药残留检出率为40.44%,超标率为6.01%。基地及超市、市场抽取的样品检出率分别为34.02%、43.94%;超标率分别为3.09%、7.61%。基地样品农药残留检出率小于超市、市场样品,且合格率高于超市、市场。与杨蕙[6]等人研究761份蔬菜样品得出的检出率41.92%,超标率5.65%,结果大体一致。

3.2 不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出情况

由表1可知,农产品农残检出率大小排序:豆菜类>茄果类>叶菜类>水果>瓜类>鳞茎类>食用菌类>芸薹属>薯芋类>根茎类。豆菜类检出率最高,其余农产品的检出率排序与金叶舟[7]等人研究结果一致。样品农药残留超标率大小排序:叶菜、鳞茎类>茄果类>豆菜类>芸薹属>瓜类、水果。叶菜类及鳞茎类合格率低于90.0%。根茎类、薯芋类、食用菌合格率为100.0%。

表1 不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出情况

3.3不同抽样地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由表2可知,基地样品的合格率高于超市、市场样品;瓜类、茄果类、食用菌在基地与市场、超市抽检合格率相近。其中叶菜、鳞茎类基地抽取的样品合格率高于超市、市场样品。

表2 不同抽样地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3.4 农药检出情况分析

检出杀虫及杀菌剂农药共534次。检出农药次数:叶菜类>茄果类>瓜类>鳞茎类>水果>豆菜类>食用菌。总体来看,杀虫剂检出种类及检出次数均高于杀菌剂。检出杀虫剂次数占比为:叶菜类60.62%,瓜类52.83%,茄果类63.06%,水果类68.57%,食用菌72.22%。叶菜类中检出农药40种,茄果类检出35种,瓜类中检出26种,水果检出13种,食用菌检出8种,检出农药较多的分别是氯氟氰菊酯18次,腐霉利20次,灭蝇胺7次,氯氟氰菊酯13次,溴氰菊酯6次。

3.5 检出禁限用农药情况

549个样品中禁限用农药检出8种共36次,主要集中在叶菜类、茄果类、鳞茎类。氧乐果检出率25.00%,超标率22.22%;氟虫腈检出率13.89%,超标率13.89%;甲拌磷检出超标率11.11%;毒死蜱检出率27.78%,超标率8.33%;水胺硫磷检出超标率2.78%。3种未超标禁限用农药:乙酰甲胺磷检出率8.33%、乐果8.33%、克百威2.78%。禁限用农药中毒死蜱检出率最高,其余依次为氧乐果、氟虫腈、甲拌磷。叶菜类检出禁限用农药13次,超标9次,主要为油麦菜超标;茄果类检出11次,超标5次,主要为青椒超标。鳞茎类检出4次,超标4次,主要为韭菜、蒜苗超标。

4 讨论

4.1 农药残留检测总体状况

抽取的549份农产品农药残留检出率为40.44%,合格率为93.99%,总体分析长治市农产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尤其是长治农产品种植基地的农产品合格率较高,这得益于管理部门的有效监管。

4.2 不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出情况

超标较严重的为叶菜、鳞茎和茄果类。叶菜类农残超标率较高的是油麦菜、芹菜等。芹菜合格率为81.25%,油麦菜为75.00%。这与王洁莲[8]等研究叶菜类中超标率较高的蔬菜结果相一致。叶菜类检出率及超标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叶菜生长周期短,农药施用间隔时间短,种植中病虫害较普遍,因此农药施用量大且使用频率高。叶菜类的前茬作物使用高毒农药,也容易造成其农药超标[9]。此外叶菜类细胞表皮蜡质层薄,且表皮上的气孔也较多,内吸性农药更易被植物吸收传导从而导致农药残留。鳞茎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较高是由于韭菜、蒜苗等易超标,抽检韭菜合格率只有60.00%,且氧乐果、毒死蜱、甲拌磷等高毒农药超标,主要是因为韭蛆是地下害虫,需要高毒农药灌根才能将其有效杀灭。茄果类蔬菜中超标率较高的是辣椒。

4.3不同抽样地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情况

超市、市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与长治市本地种植农产品相比合格率较低,尤其是叶菜类及鳞茎类蔬菜样品超标现象严重,这些农产品来自外省地区。当地监管部门对本地农产品种植基地的监管较严格,但对外地进入本地流通的农产品追溯较难。

4.4 农药检出情况分析

抽检农产品总体检出农药534次,叶菜类及茄果类检出农药次数最多,分别达到了193次和157次。茄果类、叶菜类蔬菜病虫害较多,使用农药种类和次数也较多[10]。叶菜类中氯氟氰菊酯检出次数最多,其次为虫螨腈和苯醚甲环唑。茄果类蔬菜农药残留检出最多的是腐霉利,其次为氯氟氰菊酯。腐霉利检出率高可能与其防治茄果类蔬菜中灰霉病有关。腐霉利具有一定的内吸性,在土壤中降解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前茬施药会导致当季农产品即使按照正常频次及用量施药,在安全间隔期后也可能农残超标[1]。瓜类中检出农药最多的是灭蝇胺,主要用于防治黄瓜上的斑潜蝇,灭蝇胺在作物体内代谢降解较慢,因此抽检农产品更容易出现农药残留。水果检出农药最多的是氯氟氰菊酯,食用菌中检出农药最多的是溴氰菊酯。农产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率较高,主要因为其低毒、高效、无蓄积作用等优点。

4.5 检出禁限用农药情况

虽然我国已经规定禁止在蔬菜瓜果食用菌等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种类,但是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使用禁限用农药。检测中发现有毒死蜱、氧乐果、氟虫腈、甲拌磷等禁限用农药检出。毒死蜱虽然防治害虫效果好,但大面积使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11]。因此,国家已经禁止将毒死蜱用于蔬菜种植,但由于水果中毒死蜱残留量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危害较小,因此未禁止其用于水果种植[12]。被禁止使用的乐果、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降解可产生氧乐果、甲胺磷、克百威[13]。

此外,发现部分农产品种植中使用未登记农药的情况。禁限用农药及未登记农药的使用可能由于种植不同农产品施用农药的交叉污染,或是种植户规范使用农药的意识薄弱。有部分生产商只顾追求经济利益,在农药制剂中混配一些高毒农药,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禁限用农药流通及使用的监管力度。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应对农产品种植户加强宣传引导,尽量使用低毒高效农药代替高毒农药,且控制农药浓度及使用频次[14]。

5 结论

综上所述,长治市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超标情况处于较低水平,但需进一步加强对叶菜、茄果、鳞茎类蔬菜的农药残留风险监测及监管溯源。在调查中发现存在禁限用农药检出甚至超标的情况,监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对农药使用进行严格监管,正确引导种植户规范用药,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目前检测出的部分农药未规定最大残留限量,即使检出也没有判定依据,导致执法困难,因此标准制定机构需要加快制定更多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在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应及时对有潜在危害的农药开展风险评估,在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农药残留监测的有效评价[15]。

猜你喜欢

叶菜类果类鳞茎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叶菜类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及研究*
百合
桂林市茄果类蔬菜反季节栽培技术
果类蔬菜水溶性肥料配方选择与应用分析
吃蔬菜有个“321模式” 三两叶菜类,二两其他类,一两菌藻类
叶菜类蔬菜多品种多茬口高效栽培技术
茄果类蔬菜防早衰的方法
叶菜类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种百合科植物离体鳞茎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