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磨牙大面积缺损治疗中应用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
2021-11-03冷静
冷静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 南京 211200
磨牙在口腔中的位置及其解剖形态决定了其在口腔功能中的重要意义,磨牙缺损将严重影响口腔健康及功能[1]。临床修复中保留磨牙残根及残冠是一项重要工作,金属桩核冠修复是既往保留磨牙残冠的主要方法,但由于金属材质过高的弹性模量导致牙根部应力集中,极易发生根折现象,加之金属自身色泽导致修复后美观度较差[2-3]。近年来,生物相容性较好的纤维桩材料作为金属核桩的替代品,解决了金属桩所存在的弊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研究发现,纤维桩本身存在强度不足问题[4-5]。氧化锆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矿物原料,其熔点、沸点均较高,且硬度较大[6-7]。为特探讨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冠修复用于磨牙大面积缺损治疗的临床效果,该研究选取2017年5月—2020年1月期间于该院就诊的磨牙大面积缺损者84例行以下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于该院就诊的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共计84例,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磨牙大面积缺损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70岁;经完善根管治疗,且X线结果提示根管充填密合、恰填,根尖无炎症;牙周组织健康,且患牙无叩击痛;压根长度>10 mm;根管无弯曲畸形、无根折现象;良好的咬合关系;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经完善根管治疗后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存在夜磨牙或紧咬牙等情况;病例资料不完整者;合并精神疾病或家族史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同期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两组。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18~70岁,平均(44.76±5.62)岁;患牙分布:上颌缺损共计27颗,下颌缺损共计20颗。研究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19~68岁,平均(43.25±4.41)岁;患牙分布:上颌缺损共计28颗,下颌缺损共计18颗。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纤维桩修复:术前做好牙体坏死组织清除工作,做好牙体准备,使牙本质肩领>1.5 mm,明确根管长度,并以此为标准确定纤维桩的长度,主根管根尖封闭预留3~5 mm。采用75%消毒酒精对纤维桩积进行消毒,涂布粘接剂,并进行光照10 s,然后采用酒精棉清理根管上的残留碎屑,并将其吹干。然后采用涂布混合液将多余的粘结剂清除,20 s后吹干,并光照20 s。然后视情况选择合适的纤维桩试戴,以明确纤维桩长度,再根据根管角度独立置入,最后再用3 M双固化型树脂粘结剂固定,并恢复核形态。研究组采用纤维桩(方法同对照组)联合氧化锆全冠修复。待树脂核形成后再用氧化锆进行全冠修复,具体操作:准备好牙体,待麻醉起效后,在自然光和光板下选色、比色,颈缘下放置蘸有肾上腺素的细棉,采用硅橡胶取膜,并设计、切割、染色、烧结、上光、制作全瓷冠,视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最后采用腐蚀酸及树脂粘合技术粘接。
1.3 观察指标
①于治疗后3个月进行桩核冠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应性、颜色及解剖外形评估。完整性:不卡探针、无肉眼可见裂隙,边缘探诊光滑即为好;可见微小裂隙,同一方向上卡探针,无龋坏,可修补即为可接受;边缘缺陷,无法修补,修复体松动,修复体边缘连续龋坏,牙体组织折裂即为不可接受。边缘适应性:修复体表面完整,未见裂隙即为好;修复体可见裂纹但未完全断裂即为可接受;修复体完全折裂或者脱落即为不可接受。颜色:修复体明暗度与邻牙协调即为好;明暗度与邻牙轻微色差即为可接受;明暗度与邻牙很不协调,超出正常范围即为不可接受。解剖外形:修复体外形良好,且与牙体外形连续,与邻牙及软组织功能协调即为好;修复体外形轻微超出或低于牙体,外形稍微凹陷或突出,或咬合恢复不足,或唇、舌外形扁平即为可接受;修复体突出或凹陷明显,边缘悬突,或存在创伤牙合,或整体咬合恢复不足,或存在无法缓解的牙齿或组织疼痛等均视为不可接受。修复优良率评估,若术后随访牙体的颜色以及牙体的解剖外形和表面均正常,并且患牙边缘完整则视为优;若术后牙体颜色及解剖外形基本正常,并且患牙边缘基本完整则视为良;若术后牙体颜色及解剖外形异常,并且患牙边缘不完整则视为差。(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00%所得结果视为优良率[8]。②于治疗后6个月进行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估,主要评估患者咬合、食物嵌塞、功能受限以及生理疼痛情况,均按严重程度分,轻度则记1分,中度则记2分,重度则记3分,评分越高表示越严重,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越差[9]。③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随访期间松动脱落、根折、继发龋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随访3个月两组修复效果评估
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修复完整性、边缘适应性及颜色匹配和解剖外形效果好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研究组29例修复效果为优,12例为良,1例为差,修复优良率为97.62%(41/42);对照组18例修复效果为优,16例为良,8例为差,修复优良率为80.95%(34/42),两组修复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34)。
表1 两组修复指标修复效果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repair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口腔生理疼痛、功能限制、食物嵌塞及咬合等口腔生理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oral health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two groups[(±s),points]
表2 两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oral health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two groups[(±s),points]
组别 生理疼痛 功能限制 食物嵌塞 咬合对照组(n=42)研究组(n=42)t值P值1.56±0.68 0.95±0.52 4.618<0.001 1.82±0.67 0.86±0.17 9.001<0.001 2.05±0.59 1.21±0.42 7.517<0.001 2.21±0.33 1.02±0.31 17.033<0.001
2.3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Table 3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follow-up[n(%)]
3 讨论
磨牙大面积缺损是临床常见牙体软组织疾病,若不及时予以完善根管治疗至关重要,但经根管治疗后的磨牙较脆弱,极易出现牙折裂,且常规充填后也容易出现食物嵌塞、继发龋等情况[10-11]。故合理修复意义重大。
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患牙外形及其功能,而根管桩需要承载上部修复体,同时还应确保不会因颌力而发生变形、损伤,故要求根管桩需具备一定强度[12-13]。纤维桩是一种弹性模量和牙体本身较为接近的新型修复材料,其可促使外力沿根管广泛均匀传导,故不易发生折裂,虽然其抗折性不如金属,但修复后牙齿发生的根折多可逆修复[14-15];此外,纤维桩的温控变色技术让其在口腔温度下具有一定透光性,故保证了修复体的美学效果。加之氧化锆全瓷冠还具有较强生物相容性及较强的抗折性,因此与纤维桩联合使用,弥补了纤维桩强度不足这一缺陷。二者联合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继而提高修复效果[16-17]。该研究显示,研究组修复完整性、边缘适应性及颜色匹配和解剖外形效果好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修复优良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80.95%;研究组口腔生理疼痛、功能限制、食物嵌塞及咬合评分分别为(0.95±0.52)分、(0.86±0.17)分、(1.21±0.42)分、(1.02±0.31)分,对照组分别为(1.56±0.68)分、(1.82±0.67)分、(2.05±0.59)分、(2.21±0.33)分,口腔生理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6个月的随访期间,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8%,较对照组的19.05%低。张文君[18]通过对104例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研究发现,52例患者应用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冠修复治疗后修复优良率高达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前者治疗后口腔健康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后者;且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冠修复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6%,该研究结果与该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说明了磨牙大面积缺损患者采用纤维桩与氧化锆去冠修复联合治疗方案的显著疗效及其临床应用安全性。
综上所述,磨牙大面积缺损临床采用纤维桩与氧化锆去冠修复联合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可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且美观度较高,能够提高患者口腔健康生活质量,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