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辅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1-03周跃梁文强钟山彭江邹远泉
周跃 梁文强 钟山 彭江 邹远泉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易产生局部供血不足,且发生脑卒中后预后较差,因此需积极使用有效治疗方式降低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并改善其神经功能[1]。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方案为此类患者保守治疗或术后序贯治疗的常规方案,其中多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为配伍,该方案疗效显著但对神经功能改善效果有限;而丁苯酞为新型药物,改善颅内循环,可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预后改善提供更多疗法与契机[2]。对此,本次研究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对其神经功能和脑血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00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计算机X线扫描(CT)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确诊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3];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无主动脉栓塞等其他严重血管疾病;可接受抗凝治疗。排除标准:存在既往颅脑手术史;合并颅内肿瘤等其他颅内病变;颅内动脉重度狭窄达99%;合并出血性疾病;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配合治疗。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5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狭窄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及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介入手术。全身麻醉后使用造影确定血管病变出,常规微导丝和微导管至病变出远端,扩张狭窄段,交换导丝置入微导管,植入支架。患者围术期内口服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100 mg×30片)0.1 g/次,1次/d;氯吡格雷(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75 mg×7片)75 mg/次,1次/d;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20 mg×7片)20 mg/次,1次/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100 ml:丁苯酞25 mg与氯化钠0.9 g)100 ml/次,2次/d。
两组患者均用药治疗2周,治疗期间均给予吸氧、颅内降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局部脑血灌注指标,包括病灶侧责任动脉相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CBV)。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CT扫描仪器检测患者rCBF和rCBV,并记录结果。(2)神经功能。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包含意识、凝视、视野、面部活动、上肢活动、下肢活动、肢体协调、感觉、语言、构音、忽视共11个方面,每方面最低分为0分,表示正常,最高分为2~4分,表示严重异常,总分为42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越差[4]。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不同时间组内比较采用配对采用t检验,同一时间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局部脑血灌注指标比较
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rCBF、rCBV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局部脑血灌注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局部脑血灌注指标比较 (±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rCBF[ml/(100 g·min)]rCBV(ml/100 g)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前 治疗2周后观察组(n=53) 17.03±1.42 22.54±1.69* 1.25±0.21 2.21±0.33*对照组(n=47) 16.98±1.41 21.68±1.55* 1.28±0.24 2.03±0.32*t值 0.176 2.640 0.667 2.761 P值 0.860 0.010 0.507 0.007
2.2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18.34±3.91)分,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为(19.21±3.99)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0,P=0.274);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10.97±3.52)分,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为(13.18±3.84)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02,P=0.003)。
3 讨论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为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手术治疗中围术期内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存在神经损伤,且颅内循环障碍,因此需要使用适当药物改善脑缺血并缓解患者神经损伤[5-6]。
阿司匹林为经典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达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抑制血栓烷产生,但其抑制作用有限;氯吡格雷为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其作用机制为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阻止纤维蛋白与血小板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二者均有导致患者出血风险,不适宜长期使用,且对脑内血液循环作用较小,增加患者颅内缺血区血液灌注作用不够理想[7]。丁苯酞为脂溶性人工合成消旋体,具有较好抗缺血作用,可增加血流量,改善颅内微循环。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rCBF、rCBV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灌注。究其原因,丁苯酞抑制花生四烯酸等物质达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并改善血管痉挛[8],同时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生成素释放,促进缺血区新血管生成,有利于侧支循环建立,从而改善患者颅内缺血区血流灌注情况[9]。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由于局部血液灌注下降,周围谷氨酸等物质堆积刺激天冬氨酸受体,增加氧自由基释放,降低线粒体功能,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并具有较高脑卒中风险[10]。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抗凝血作用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液循环阻碍,改善血液灌注情况,有利于减少神经细胞损伤,但作用有限。本次研究结果中,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缓解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神经损伤效果明确。原因在于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患者颅内缺血区血液灌注,减轻神经损伤,丁苯酞可增强血管内皮细胞中NO合成酶与前列环素活性,抑制谷氨酸过量分泌,保护受损神经元[11],且丁苯酞具有保护线粒体功能,可刺激大脑内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线粒体活性,增加细胞抗氧化作用,促进花生四烯酸降解,并释放血钙,降低氧自由基水平,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血脑屏障功能恢复,达到较好保护神经作用[12]。
综上所述,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可改善患者缺血区血流灌注情况,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用药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