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霜降润燥滋阴收敛阳气

2021-11-0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孙庆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白果霜降时节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孙庆

岁晚

白居易(唐)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冷空气加强,窗户上可见“结霜”现象,天气逐渐变冷。那么在霜降节气我们的日常起居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起居养生

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最低气温可达到零摄氏度左右。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保健专家特别提醒,秋天人体皮肤易干燥、脱屑,贴身衣服应定期换洗。手足保养上,要保持双脚干爽。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宽松些,袜子要透气护肤。

霜降时节,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洗脚的习惯,热水泡脚除了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外,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并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

此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赖床贪睡。对此,保健专家解释,早晨卧室中积蓄着机体一夜排出的废气,空气污浊,影响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加上空气中大量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尘粒,会使人更易发生感冒、咳嗽、咽炎、便秘等。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心肌及全身肌肉收缩力,破坏心脏活动和休息的规律。长期下来,人体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因此,霜降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二、饮食养生

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

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若想收敛阳气可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子、醋等酸味食品。若无风寒天气或体内没有凉寒,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大葱、生姜、辣椒、芥末等。

【白果萝卜粥】

原料:白果6粒,白萝卜100克,糯米100克,白糖50克。

做法:萝卜洗净切丝,放入热水焯熟备用。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

功效:固肾补肺,止咳平喘。

【双耳汤】

原料: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

做法:将白木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水适量,置蒸笼中,蒸一小时,待木耳熟透时即成。

功效:滋阴润肺,补肾健脑。

三、情志养生

晚秋时节,凄风惨雨、草枯叶落,人感受了季节的变化容易起忧思。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秋季养生防秋郁首先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心情不好,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其次还要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

四、运动养生

【霜降九月中坐功】

坐功:霜降节气时,每天凌晨1点至5点,两腿伸直并拢平坐,两手抓握脚前掌,两眼平视前方。吸气,膝盖用力,使两腿脚跟快速蹬出,至呼气时停止,再吸气再蹬,如此快速蹬35次,然后用叩齿、吐纳、咽津液保健法。

治病:风湿痹入腰脚,大腿不可曲,脊柱关节痛,肌肉痿,下肢肿,便脓血,小腹胀痛,欲小便不得,脏毒,筋寒,脚气,久痔,脱肛。

五、中医干预方法

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在秋冬交替的霜降节气时尤其应该注重调养肝、脾、肾三条阴经的功能,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穴位调理方法:可每天按揉太溪、太冲、太白三穴,每穴1~2分钟即可。

猜你喜欢

白果霜降时节
霜降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寄追思
农事 霜降
深秋寒霜降
找不同
找一找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霜降
白果
初夏时节要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