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2021-11-02陈蓓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陈蓓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为重视,特别是初中这一关键时期,学生的身心在快速发展,三观尚未形成,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迎接各式各样的挑战,背负越来越多的压力,因此,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学业压力,以减少心理疾病的出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生的學业压力比较大,不仅在校期间要完成学习任务,课余时间也被各种辅导班所占满,学校、家长和教师都过于注重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却不够重视,甚至有些教师会更加偏袒成绩好的学生,这也造成学生认为获得他人关爱的方式就是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等。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新时代下,出现问题的家庭越来越多,问题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很少关心自己的孩子,学生在缺乏父母关爱的环境下,会存在冷漠、孤僻、自私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因为父母之间的问题而产生了厌世的情绪,对生活比较悲观,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严重的还会产生自杀倾向。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心智的成长跟不上身体的成熟速度,性早熟就是目前初中生普遍会遇到的一个问题,这也成为了学生心理健康上的一大阻碍。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对此问题避而不谈,但不谈不代表这一问题不存在,即便有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对相关问题的讲解比较浅显,学生缺乏对这方面的正确认知,很容易在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出现各种问题。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一)构建起完善的教学模式

学校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到充分重视,将心理健康教育置于教学工作系统中一并制定,并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平时在校期间,经常和学生一起聊天,拉近彼此的距离,更好地走入学生心中,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和学生打成一片,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用朋友一样的相处方式得到学生的信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学生在初中阶段更容易面对的问题,如应该如何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怎样和父母有效沟通,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等。教师要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扫清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此外,学校也可以丰富教学活动,如可以开设心理咨询室,为有心理需求的学生提供服务;还可以结合主题班会、实践活动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邀请相关的专家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掌握基础知识,学会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针对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还可以组织同一学段的学生观看相关的心理辅导视频。围绕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开展辩论赛、演讲会等,各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本学科知识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用自己乐观向上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端正心态,认真对待学习,积极面对生活,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发挥出家庭的引导作用

学生从小成长在家庭环境中,家庭因素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状态,试想,如果一个学生成长在家庭氛围压抑的环境中,又如何要求学生具备积极、健康的心态呢?所以除了学校,家庭环境也至关重要。家长自身的处事态度和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必要时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掌握学生家长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更要加强关注,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教育,让家长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首先,家长自身要有自觉的意识,了解自己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自觉反省自己、约束自己,想要教育孩子,自己就必须以身作则,否则何谈教育一说。比如,在初中阶段,孩子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养成抽烟、喝酒等坏习惯,想要帮助孩子认知到这些行为是错误的并且改正,家长自己首先就要避免在孩子面前有这种行为,并且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能够了解到错误行为对自身的影响。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时,家长不可使用打骂等方式,否则不仅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其次,教师要引导家长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挖掘学生的潜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抗压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适当放手,让孩子做其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孩子的责任感,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培养其独立思考、勇于承担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三)丰富教学形式

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且为学生制定心理健康档案,记录下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态度、处事态度、沟通水平等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动态变化补充档案中的内容。在教学前,根据学生的档案内容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一些有心理问题或者有这类倾向的学生予以重点关注。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记录在案的个人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拟定更为合适的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心理健康上的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心理健康教师要为学生设立具有隐秘性的聊天咨询室,或者可以创建网上沟通平台,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知学生,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求助。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可以用单线联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比如,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或者对于学生遇到的难以启齿的问题,教师可以用匿名信箱的方式鼓励学生给教师留言,当教师收到求助信息之后,要为学生保守秘密,并且及时给予学生回复,让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析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困惑并进行集中讲解。比如,在临近考试期间,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考试压力进行教学,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在课堂中配合播放轻松的音乐、电影等,给学生做精神上的按摩,为学生提供一方释放压力的空间。

(四)利用微课开展问题探究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学中,教师一般会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利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苦难教学,但是这种互动的有效性不高,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则可以改善这一问题,利用微课来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愿意加入的学习小组,在合作的过程中探寻问题的解决方式。比如,如今社会发展加快,学生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为了提升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能够抵御不良的诱惑,教师可以制作相关内容的微课,让学生围绕应该如何面对诱惑进行讨论。在微课中,展示不同的讨论问题,如:你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不良的诱惑?如何判断它是不是不良诱惑?应该如何抵御不良诱惑?等等。让学生一边观看微课,一边分组讨论,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由组长将队内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并且在班级中进行汇报。教师获取学生的讨论结果之后,要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考虑到班级中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使用微视频教学时,在教学互动中要重点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初中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敏感、脆弱。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心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简单的小问题可能会发展成心理疾病,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所以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扫清成长道路上的阻碍,为学生创造出轻松无压力的氛围和环境,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家长错了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