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2021-11-02荀以勇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科研校区校本

荀以勇

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建湖实小教育集团秉承“涵养化育,自然天成”的办学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积极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努力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如何构建教科研工作新机制,以此推进课堂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集团办学水平,打造集团办学品牌。

一、实践

(一)强化组织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针对集团均衡发展的需要,革故鼎新,以“点、线、块结合”的形式,实行集团管理和校区管理双管齐下,构建集团、校区、年级部教科研三级管理体系。

1.构建教学教研网络

集团成立教学研究部,由一名集团副校长兼任部长,负责统筹、管理和协调集团的教科研工作,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原则,综合各校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集团教科研工作蓝图,指导各校区的教学教研工作。同时,各校区以教科室为龙头,以学科教研中心、课题组、名师工作室和“青年教师研习会”等为主力,构建“多位一体”的教育科研管理网络,根据教科研工作计划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2.完善年级部教学教研制度

为了促进学校教研工作的长效发展,我们建立并完善科研制度,对学校的集体备课、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沙龙活动等一系列科研活动进行规范,制定并优化相关考核制度。各校区的学科教研中心、课题组、备课组等依据学校和教师发展愿景,贴近本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研究计划和目标。

3.强化教科研工作目标管理

各校区根据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反思薄弱点,寻找切入点,瞄准发展点,设计好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优先发展的项目,制定教科研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学校教科研总体目标为发展平台,每月制定月工作计划,每周都有周工作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二)聚焦课堂教学,追求高效、务实

课堂是实施素質教育的主阵地。我校紧紧围绕课程改革,立足校本,关注课堂,聚焦有效,狠抓“两个有效”的落实。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积极探寻“五严”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

1.提高集体备课的效度

实行备课组长负责制,强化校长、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在集体备课中的管理、引领作用。在“三轮备课”的基础上实施“三步走”,即“评议一人一课;中心发言及集体研讨交流;围绕备课主题阅读推荐的优秀文章”。抓实教学重点环节,用心规范课前备课,精心设计课内训练,细化落实课外反馈。

2.加大课堂教学督导的力度

一是集团成立督导室,聘请特级教师和一些教育专家不定期对各个校区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督导和指导。集团督导室随机对相关校区进行拉网式的听课、评课,对教学效果好的课堂进行推广,对课堂教学水平相对滞后的教师进行跟踪和指导,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二是各校区要求中层以上干部每周至少两次走进教师的课堂,开展课堂诊断和医治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3.开展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开学前,学校聘请省、市专家对集团的教师进行各个学科教科研方面的知识讲座。开学后,围绕“实施涵化教育,推进有效教学”开展语文的“阅读指导课”、数学的“计算课”、英语的“口语交际课”、科学的“关注身边的科学”、体育的“足球进课堂”、美术的“绘画进校园”等教研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解决了教师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有力促进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构建均衡发展共同体

为缩小校区差距,推进均衡发展,最终实现齐驱并进的发展目标,集团将相关校区“强弱结合”,采取“优势互补”的策略,制定校区结伴帮扶互助方案。校区间共同商讨教科研工作方案及行动策略,校区间教师每周用半天时间相互听课和评课,每两周围绕一个主题按学科集中举行一次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市、县骨干教师到薄弱校区进行送教活动,并定期进行集团内学科教研培训。

(三)加强教师培养与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学校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1.制定教师发展规划

开学初,集团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引导教师对照文件分析个人现状,结合学校发展的愿景,从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拟定个人年度成长目标责任书,为他们指明前行方向,提供奋斗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

2.注重三支队伍培训

一是市、县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开设观摩课、示范课或专题讲座,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二是青年教师队伍。给他们“压担子”“架梯子”“搭台子”,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能力,激励他们自发地快速成长为骨干教师。三是新进教师队伍。针对集团内师资重新调优调强的状况,各校区制定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成长计划,进行“师徒结对”互帮互学活动,促进他们共同成长。

3.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开展新进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研组“研讨课”、“相约星期四·名师讲堂”等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打造书香校园,要求教师认真研读学校网站上“每周一读”的推荐文章,并跟帖发表读后随感;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至少写一篇读书心得;通过举办青年读书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活动,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4.注重交流与展示

一是“走出去”,汲取教育智慧。组织有能力、有潜质的教师到省内外兄弟学校开展听课、座谈、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学教研能力,并本着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原则,建立外出学习汇报制和学习成果共享制,实现学习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共享。二是“请进来”,与大师面对面。每学期邀请教科研专家、学者来校做讲座,让教师与专家进行思维的碰撞,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三是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每年集团举行“三人行”教学论坛、“思者足音”教研活动、“成才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激励教师潜心研究,躬行实践,锐意进取,在磨砺中实现自我成长。

5.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一是专家引领。集团定期、不定期地邀请省、市教科研专家来校,从如何选题、怎样研究、如何写结题报告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为学校正确、有效地研究课题指明方向。二是优化课题管理与实施方案。坚持以“科研管理规范化,课题研究实用化”为主导思想,以省级规划课题“集团化办学推动学校共同体均衡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机制研究”为龙头,以文化创意、特色建设、课堂改革等为载体,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继续进行研究、调控,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三是突出活动引路。每学期以实验小组为主体,组织有主题、有内容、有价值的“青年教师研习会”“行知论坛”“教科研沙龙”等活动,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四是拓宽研究队伍。课题研究由骨干化向全员化转变,进一步吸纳研究新成员,增强研究的广度与力度。

二、思考

在“涵化教育”校本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尊重各校区的历史和文化,鼓励各校区求同存异、百花齐放,最终在总校与分校的互动中实现文化的共融、品牌的共创及合作的共赢。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组建校本研究共同体

校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实小教育集团未来的教育科研,拟以“涵养化育”校本研究为抓手,覆盖各个校区,形成校本研究的共同体。一是抓住校区教育教学中突出的共性问题,发挥集体智慧,寻求解决方法,以促进教育教学的稳步提升。二是抓实各校区教育科研的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科研的实用性,促进各校区教科研工作的个性化成长与成熟。

(二)推进“草根化”课题研究

把教育科研的重心降下来,注重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研究,让教育科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让教育科研切合教师的个人实际,更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集团化办学推动学校共同体均衡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教科研校区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An Analysis on a Piece of BBC News through the Reference of Cohesion
TheStudyofGenre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