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11-02方春
方春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试验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0.8.1-2021.3.31收治我院,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优于参照组,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试验组(3.33%)低于参照组(30.0%),P<0.05。结论 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應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症状,促进病情恢复,值得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炎;急性穿孔;阑尾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5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阑尾炎在临床普外科属于多发病,是由各类因素造成的阑尾炎性病变,按照病程可分为慢性阑尾炎与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具有进展快、起病急等特征,若未能够及时对予以患者有效的治疗,极易造成病程恶化,对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构成影响[1]。右下腹转移性疼痛、呕吐以及恶心均是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急性阑尾炎病发率往往高于慢性阑尾炎,主要多见于青年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临床一般对于阑尾炎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既往所使用的传统开腹术存在较高风险性,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尤为是对于老年患者影响最为突出[3]。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提升,腹腔镜技能因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类疾病中,同时因治疗效果较好,得到临床医师与患者一致好评,已被逐渐应用至外科手术中,其应用范围与发展前景将得到进一步扩展。鉴于此,本文旨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我院2020.8.1-2021.3.31收治的40例急性穿孔性阑尾患者,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年龄层次:0-10岁1例,10-14岁5例,18-60岁26例,60-70岁5例,70-80岁2例,80岁以上1例,平均(40.29±14.14)岁,参照组男女各12、8例,病程0-44h,平均(24.29±1.24)h;试验组男女各13、7例,病程0-44h,平均(24.30±1.29)h。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基本资料与病历资料完整;(2)患者均通过阑尾区超声、下腹部CT以及血常规等各项检查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4];(3)患者既往未接受相关治疗措施;(4)治疗期间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良好沟通者。
剔除标准:(1)患者存在精神障碍与认知障碍者;(2)患者存在恶性肿瘤;(3)凝血功能障碍者;(4)存在感染性疾病或重要器官衰竭者;(5)研究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予以所有患者气管内插全身麻醉。参照组实施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麦氏横切口作于患者右下腹处,其切口大小控制在4-5cm,沿肌纤维钝性分离腹外侧肌肉,保护切口,充分暴露阑尾并将其切除,采用荷包包埋方式对残端进行缝合,腹腔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结合患者情况判断是否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试验组则予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同样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保持头低脚高,将右侧抬高,在其脐下缘作长约2cm的弧形观察孔,闭合式气腹针建立气腹,气腹压力控制在10-13mmHg,将10mmTrocar置入,持续将气腹压力控制在10-13mmHg左右,利用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通过腹腔镜探查情况分别在患者腹中线与髂前上棘连线交叉点处放置5mmTrocar,右锁骨中线与平脐线交叉点(或偏上1cm至2cm)处放置10mmTrocar,将腹腔脓液抽吸干净后,将阑尾充分暴露,使用丝线结扎处理阑尾根部,使用电凝离断阑尾系膜,残端使用电灼灭活,使用不常规荷包缝合包埋残端,在右侧操作孔处将阑尾去除,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在需要放置引流管的情况下,则需将管道置于右中腹打孔处,随后对切口处进行逐层缝合关闭。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其中包括住院时间、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
(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包括腹腔残余脓肿、肠粘连、腹腔积液、肠梗阻、切口感染等。
(3)根据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5]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分值在0-10分之间,10分:剧痛;0分:无痛;评分结果与护理效果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
试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参照组(30.00%),P<0.05,见表2。
2.3NRS评分
护理前,试验组NRS评分与参照组对于无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穿孔性阑尾炎主要是由患者自身腹腔内存在粪石与肠道寄生虫或各类细菌感染造成阑尾管腔内发生狭窄,最终发生一系列的炎症表现。其穿孔部位一般发生于阑尾近端出的对系膜缘侧或阑尾根部。穿孔性阑尾炎具有进展快,起病急等特点,临床症状常表现为右下腹反跳痛、阑尾点压痛,呈阵发性,情况严重时可发生阻塞或感染,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阑尾损伤与扭转、痉挛,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故临床对此常予以手术治疗。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较传统开腹阑尾切术,前者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术后排气与进食时间,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出血量,促進患者病情恢复。传统开腹手术对于患者而言,其手术创伤性较大,需要在手术中钝性分离肌肉与皮下组织,可对部分小血管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害,进一步增加延长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出血量[6]。另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NRS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进一步提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于急性穿孔性阑尾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通过腹腔镜技,能够在手术过程中实时探查患者腹腔内部情况,预先做好评估工作,准确将坏死阑尾切除 降低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同时该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操作便捷等优势,能够避免损伤血管,为术后恢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急性穿孔性阑尾患者应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运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光强,蔡弥松,肖志博,等. 连续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血清TNF-α、CRP水平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9):4750-4753.
[2]张永,赵甦,崔卫东,等.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对比分析[J]. 外科理论与实践,2021,26(3):269-270.
[3]卓世鹏,李建明. 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比较[J]. 医学综述,2020,26(14):2874-2877,2885.
[4]陶新光,谢应海,张仁泉. 改良双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疼痛应激指标及ICAM-1、MMP-9的影响[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5(11):1355-1359.
[5]冯健,崔乃强. 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单孔腹腔镜和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9,38(11):1266-1269.
[6]张营,曹宇,李忠民.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1):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