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心理韧性和不良情绪的影响
2021-11-02吴金蓉
吴金蓉,李 进
西安市第三医院眼科,陕西西安 710018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一种常见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主要特征为视网膜水肿、渗出等,多发于老年人[1]。有研究显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导致患者出现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2],但患者治疗时常出现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而罗伊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行为制订护理计划,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3-4]。本研究对罗伊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心理韧性、不良情绪的改善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纳入标准:(1)符合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诊断标准[5];(2)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者;(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3)中途退出研究者。对照组男17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53.27±5.39)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2例,初中12例,高中及以上14例。观察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51~75岁,平均(54.21±5.28)岁;受教育程度:小学11例,初中12例,高中及以上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如下:(1)于患者入院就诊时进行疾病宣讲,告知其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情绪。(2)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3)于患者出院前,交代出院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罗伊适应护理模式[6],具体内容如下。(1)评估。①一级评估: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②二级评估:明确患者主要刺激因素、次要刺激因素及固有刺激因素。本研究中患者主要刺激因素为患者相关病因,次要刺激因素为患者对自身改变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接受程度,固有刺激因素为患者家庭经济水平、自身身体状况等。(2)诊断。①生理方面: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伤口感染或裂开风险、睡眠状态紊乱风险、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风险。②自我概念:评估患者不良情绪,是否出现焦虑(对疾病认识不足或对自身状态变化适应能力较弱)、悲观(视力减退后无法从事正常生活及工作,影响生活质量)。③角色功能:评估患者是否出现自尊紊乱(视力丧失、面容改变)及无法适应角色改变。(3)制订护理方案。对患者主要刺激因素进行控制,再结合护理手段控制其余因素。①生理方面风险:给予患者抗生素、镇静剂等,严格遵循医嘱。②不良情绪: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表达,为患者介绍成功治愈事例。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均仔细讲解各项操作步骤及目的,以增加患者安全感,提高依从性。为患者选取轻松音乐舒解不良情绪。③认知不足:有目的、计划地为患者提供相关知识,介绍自我护理方法、药物不良反应自我监控等。④角色功能适应不良:鼓励患者与病友沟通,满足其需要尊重的心理需求,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心理调节,保持乐观、积极态度,坚定信心。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心理韧性、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1)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眼底病变好转,视力提高(视力表3行以上)为治愈;患者症状改善,眼底病变好转,视力提高(视力表2~3行)为有效;患者不满足上述描述为无效。临床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2)心理韧性: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7]进行评价,共包括乐观、自强、坚韧3个维度,共25个条目,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越好。(3)心理状况: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8-9]。SAS评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评分<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4)生活质量评分:使用SF-36量表[10]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等8个维度,各维度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效患者中,均未形成继发性青光眼或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并发症。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心理韧性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心理韧性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乐观、自强、坚韧评分升高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韧性评分比较分)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4两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病因较复杂,与患者自身血流动力学、血液黏度程度有一定关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不良情绪,需做好护理工作[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乐观、自强、坚韧评分均明显升高,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可通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心理韧性及治疗疗效,与陈懿等[13]研究结果一致。影响患者心理韧性的主要因素为生理功能无效,即患者视力下降导致的心理压力。心理韧性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呈负相关,而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可通过强调患者自我概念引导患者重塑生活勇气、正确认识自我[14-15]。同时,罗伊适应护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内外部资源,可有效减少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其心理韧性[16]。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朱彩云[17]的研究结果一致。罗伊适应护理模式通过形成一个独立护理框架,可引导护士开展护理工作,进而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8]。
综上所述,罗伊适应护理模式通过评估患者治疗过程中风险,更好开展护理工作,有效提高患者心理韧性,改善不良情绪,有较好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