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1-11-02吴晓芬
吴晓芬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江西九江 3320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脑血管疾病成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发生率呈增高趋势。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及复发率高等特点,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高血压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作为以血液持续高压状态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由于血液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促进血管粥样硬化,进一步引起脑梗死病情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2]。因此,对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对本院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1-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男28例,女16例;年龄50~80岁,平均(65.95±7.13)岁。观察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45~78岁,平均(64.34±8.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经检查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3];(2)经检查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4];(3)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期女性;(2)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3)精神异常无法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日常血压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常规用药指导、抗感染、抗凝及静脉溶栓等。 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针对性干预措施。①曾经相关行为:干预前评估患者曾经相关行为,包括饮食习惯、锻炼情况、血压等,对患者正确的方面给予鼓励和肯定,不正确的方面帮助患者分析原因并纠正。②个人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生物因素为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心理因素包括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等,社会因素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结合患者个人因素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2)根据患者特定的行为、认知和情感等给予干预。①行为:通过发放健康手册、视频、调查报告等告知患者健康饮食和锻炼的重要性及好处。②认知:询问患者不愿改变行为的原因,并给予一些可替代的行为进行替换;对认为经常监测费用较高的患者进行宣教,告知患者一旦出现危险住院则治疗花费更高,说服患者进行血压监测。③自我效能:干预患者过程中多鼓励患者,对患者做得好的方面予以肯定,增加患者的成功体验;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使患者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④行为相关情感:与患者多沟通多交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⑤人际影响:组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微信群,鼓励患者间相互交流,帮患者结识群内可督促、陪伴行为改变的病友。⑥情景影响:在医院病房或走廊上粘贴宣传栏,介绍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注意事项;尽量将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安排至同一病房。(3)根据行为结果给予干预。①临时需求和爱好: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使用对健康有害的食品,做好功能锻炼时间安排;将血压仪放在明显处,让患者家属和亲友提醒患者随时监测血压。②允诺行动计划:为患者制订计划表,包括饮食、血压监测、功能锻炼计划等。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脑神经功能情况。血压:观察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心理状态[5]评定: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评估。SAS评分<50分为正常,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SDS评分<53分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采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暂定版(HPSMBRS-Ⅱ)评估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包括6个方面[6],分别为用药管理行为(4个条目)、运动管理行为(3个条目)、饮食管理行为(11个条目)、工作与休息管理行为(5个条目)、病情监测行为(4个条目),以及情绪管理行为(7个条目),各个条目以“从不、较少、有时、常常、总是”5个等级,依次评为 1~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越好。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估患者生活质量[7],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C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以及活力(VT)8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估患者脑神经功能,满分42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脑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8]。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SBP、DBP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压比较
2.2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2.3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比较分)
组别n工作与休息管理行为干预前干预后病情监测行为干预前干预后情绪管理行为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411.74±2.8916.48±3.9610.42±2.6413.58±2.7421.62±3.7126.94±4.13观察组4411.68±2.8219.24±4.1210.45±2.7116.22±2.8521.68±3.7830.65±4.29t0.0993.2040.0534.4290.0754.133P>0.05<0.05>0.05<0.05>0.05<0.05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nSF干预前干预后RE干预前干预后MH干预前干预后VT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4465.25±8.8472.38±9.4163.28±7.1475.72±8.9163.05±8.2673.28±8.4364.09±8.5273.14±9.25观察组4465.13±8.5684.72±9.6362.96±7.5883.28±9.3662.84±8.3186.17±8.5563.96±8.5884.23±9.61t0.0656.0790.2043.8810.1197.1210.0715.515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5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NIHS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导致脑血管狭窄、梗死,引起脑组织供血不足,最终致残、致死的严重疾病。高血压是脑梗死常见的并发症,会加速脑梗死进程,因此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往往预后较差。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好发于中老年群体,患者往往需要维持长期的药物治疗,但老年患者记忆力较差,依从性较低,更加剧了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不良生活习惯,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9]。
Pender是以期望价值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健康促进模式,主要是针对影响患者的每个因素进行改善,帮助患者更好的理解疾病,增加健康行为,促进患者健康[10]。目前,在国外,Pender健康促进模式应用广泛,主要针对影响个人行为的因素入手,指导护士对患者更好地干预,帮助患者改善健康行为[11],但在我国Pender应用仍然较少[12]。为进一步改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遵医行为,本研究对本院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基于Pender的健康宣教干预,结果显示,通过Pender宣传教育,患者对高血压和脑梗死的认知更好,提高了遵医行为,改善了不良生活习惯,因此血压控制效果更佳,且该模式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增强患者自我效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和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