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与恶性肿瘤患者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21-11-02王永斌邓智勇李信乐黄燕妮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年20期
关键词:氨酸血症程度

王永斌,邓智勇,石 洁,李信乐,黄燕妮

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云南昆明 650118

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又称为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或非甲状腺病态综合征(NTIS),是机体应对急、慢性疾病氧化应激的补偿机制[1],为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导致的非甲状腺性疾病。低T3综合征患者血清T3、甲状腺素(T4)水平变化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2-3]。目前,关于低T3综合征与恶性肿瘤患者低蛋白血症的相关性报道较少,且受到实验室检测条件限制,开展血清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检测更少。因此,本研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蛋白质水平,并进一步探讨血清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rT3水平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9-11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6例,均经CT、MRI、内镜、B超、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男52 例,女 54例;平均年龄(55.57±1.22)岁;肝癌14例,肺癌28例,卵巢癌8例,乳腺癌22例,结直肠癌19例,食管癌6例,甲状腺癌4例,肾癌3例,胰腺癌2例。排除标准:(1)有原发性甲状腺疾病及下丘脑垂体疾病史;(2)脑梗死或颅脑损伤;(3)近期使用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药物;(4)合并心肌梗死或心功能不全;(5)其他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疾病。将血清T3低于参考值下限(0.8 ng/mL)、FT3低于参考值下限(3.5 pmol/L)、rT3高于参考值上限(64 ng/dL) 3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患者纳入低T3组(74 例),其余纳入非低T3组(32例)。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2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血清清蛋白水平将全部127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清蛋白组(清蛋白40~55 g/L)、轻度低蛋白血症组(清蛋白35~<40 g/L)、中度低蛋白血症组(清蛋白25~<35 g/L)、重度低蛋白血症组(清蛋白<25 g/L)2例。正常血清蛋白组75例,男36例,女40例,平均年龄(52.18±1.53)岁;轻度低蛋白血症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7.12±2.69)岁;中度低蛋白血症组25例,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23±2.36)岁;重度低蛋白血症组2例,男1例,女1例,平均年龄(65.00±6.00)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第2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4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仪器cobas e 601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采用安图全自动化学发光A2000 plus及其配套试剂检测T3、T4、FT3、游离甲状腺素(FT4),采用中佳公司γ计数仪及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的放射免疫试剂检测血清rT3。采用罗氏生化cobas 8000及配套生化试剂检测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检测过程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质控合格。

2 结 果

2.1低T3组、非低T3组、健康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低T3组与非低T3组、健康对照组T3、FT3、rT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4、TSH、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低T3组、非低T3组、健康对照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2.2低T3组、非低T3组、健康对照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比较 低T3组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均低于非低T3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低T3组、非低T3组、健康对照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比较

2.3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各组T3、FT3、rT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FT4、T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程度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

2.4血清T3、T4、FT3、FT4、TSH、rT3水平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3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9,P<0.001);FT3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84,P<0.001);rT3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41,P<0.001);而TSH、T4、FT4与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

3 讨 论

低T3综合征患者通常表现为T3水平降低,T4水平正常或降低,rT3水平增高,而TSH水平一般正常[4]。目前研究认为,由于多种因素对肝脏和肾脏中1型碘化甲状腺原氨酸5′脱碘酶(D1)的抑制,导致 T3的合成下降,而肝脏细胞和淋巴细胞中3型脱碘酶(D3)的内环脱碘作用增加,引起rT3水平升高,导致T3综合征[5]。急性危重病引起的死亡患者D1水平减少,D3水平增加,提示D1活性改变是发生低T3综合征的关键。

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并发低蛋白血症,这是由于长期疾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6],且患者通常伴有营养不良,导致血清蛋白水平降低。有研究表明,低T3综合征与低蛋白血症往往提示预后不良[7]。本研究结果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并发低T3综合征时,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前清蛋白水平均降低,与甲状腺功能正常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研究结果发现,血清T3、FT3水平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9、0.684,均P<0.001),即血清T3、FT3水平越低,则血清清蛋白水平也越低,低蛋白血症越严重;而rT3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41,P<0.001),即血清rT3水平越高,血清蛋白质水平越低,低蛋白血症越严重。而血清T4、FT4、TSH水平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这可能与其FT3的生物活性强于FT4有关,导致在蛋白质合成代谢过程中,FT3的作用远远大于FT4。提示T3、FT3水平降低可影响血清蛋白质的合成,而对于没有生物活性的rT3,其水平升高并不会促进血清蛋白质的合成。

总之,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低T3综合征不仅作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而且血清T3、FT3、rT3水平的变化与低蛋白血症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猜你喜欢

氨酸血症程度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认识高氨血症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高羊毛氨酸硒提高猪肌肉中硒沉积
蒜氨酸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瓜氨酸血症II型1例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茶氨酸合成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