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优化路径研究

2021-11-02陈叙肖尧中舒畅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十四五四川省效能

◇ 陈叙,肖尧中,舒畅 ◇

“十四五”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文化强省战略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布局。新时代四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密不可分;与省委提出的“一个愿景、两个跨越、三大发展战略、四项重点工程”战略谋划密不可分;与四川文化小康建设、乡村文化振兴、贫困地区与民族地区文化扶贫密不可分;与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密不可分;与加快建成标准化、均等化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互联网+”及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密不可分。

一、“十三五”时期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十三五”以来,四川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四川省着力改变公共文化服务不均衡、欠发达的现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文化扶贫取得显著成效,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一)立标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水平稳步提高

“十三五”以来,全省公共文化方面制度、条例保障更加细致,投入持续增加,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更加有力。

截至2019年,四川省文化事业费由2015年39.58亿元提高到了47.22亿元,比上年增加4.2亿元,增长9.76%;人均文化事业费56.38元,比上年增加4.8元,增长9.31%(见表1)。2019年末,四川省有公共图书馆206个,比2015年增加3个;有博物馆256个,比2015年增加31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比2015年增加32处(见表2)。广播综合覆盖率为98.2%,比2015年提高1.09个百分点;电视综合覆盖率为98.9%,提高0.7个百分点。四川省已建成文化馆207个、文化站4410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2万余个,基本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表1:2015-2019年四川省文化事业费用相关投入情况

表2:2015年与2019年四川省文化事业场馆数量对比

四川省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四川大剧院正式投入使用;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厅建设项目被纳入成都市西城文化中心整体建设规划;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都音乐厅、泸州市民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长江博物馆、宜宾市文化馆新馆等大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成开放;南充市博物馆(文博园)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体育局等发布了《四川省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加大对县级总馆的建设,以总馆带分馆,加强文化资源的集中配置,通过人员的上派下挂,在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服务能力方面实现标准化和均等化,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四川省注重以示范带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乐山市创建第三批国家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眉山市丹棱县引导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和“宜宾市珙县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建设”项目通过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示范项目验收,并成为西部地区仅有的两个优秀项目。同时,四川省在省内开展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创建活动。

(二)补短板: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着力于补短板方面,四川省推动文化资源和设施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穷地区倾斜,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乡村文化振兴衔接,推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2015年,四川省出台《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明确了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扶贫的目标和重点工作措施①四川日报:《〈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解读》,中国文明网,http://www.wenming.cn/syjj/dfcz/sc/201510/t20151013_2903205.shtml. 2015-10-13.。2016年印发《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为主要载体,重点将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应急管理等多个功能整合在一起,解决资源分散、“九龙治水”的困局,着力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2017年启动“千村文化扶贫行动”,文化扶贫示范村创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通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提振贫困地区的精神,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2019年以来四川省积极探索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并于2020年制定了《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专项方案》。

(三)多载体: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丰富

“十三五”以来,四川省不断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出台《关于优化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实施意见》。截至2019年末,全省群众文化机构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27141场次,文化服务惠及3958.84万人,文化馆(站)组织品牌节庆活动304个,利用流动文化车(舞台车)演出2432场。

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三馆效能”提升为抓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2017年四川省开始探索公共文化设施延时、错时开放,四川省图书馆率先垂范,随后四川美术馆、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化馆、成都博物馆等10家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实行错时延时开放,继而不断扩大公共文化设置免费开放范围,向全省全面推广错时、延时开放。同时,实施千名文化站长培训工程,开展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

挖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和传统,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各地持续开展了“天府书香·全民阅读”“百舟竞渡迎端午”“万人赏月诵中秋”、群众广场舞集中展演、“中国诗歌节”、乡村文化节、乡村马拉松以及文化巡游等活动。

丰富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形式,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2020年“智游天府”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上线,通过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整合和汇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为公众提供文化类、旅游类和公共服务类三大类共16项服务。各市州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普及率达到100%。疫情期间,全省各级文化馆在大量创作,在形成线下抗疫作品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线上艺术普及,建设了全省抗疫艺术数据库平台,通过音视频、图文、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服务。

(四)勤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持续创新

“十三五”以来,四川省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社会化参与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评估方面,成都市利用人力督查和数据分析两种方式加强对乡镇文化站服务效能的监管。日常的季度抽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查看、问卷调查、暗访等方式进行,督查结果通过市级媒体公布,并通报当地政府,同时纳入成都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考核。此外,成都市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评估和监管,研发了“文化e管家——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管理平台”,该平台能清晰展示各区县文化站总数、面积、人员、经费、活动和社会评价等,各个文化站之间还可以进行相互比对。群众能通过多种途径充分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成都市文化馆首次聘用“公共文化服务体验师”,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志愿对开设的各项公共文化课程和项目进行体验,并以消费者的视角写出体验报告,帮助公共文化服务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健全社会化参与机制方面,四川省各地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崇州市为了克服基层公共服务力量不足的困境,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聘请社会化专业文化服务组织担任全市2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文化管家”,根据可量化的责任清单考核文化院坝管理、业务、事务等服务①付远书:《四川崇州:“文化管家”改变了“专干不专”和“场地闲置”》,《中国文化报》2017年3月27日。。宜宾珙县探索建立农民文化理事会制度,在全县17个乡镇和部分村(社区)全面推广,采取“成熟一个建立一个”的办法,建起了“以村级分会为基础,乡镇理事会为骨干,县级理事会为引领”的覆盖全县城乡所有常住人口的文化组织体系。逐步探索形成了公共文化机构“管文化”、农民文化协会“办文化”、依托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种文化”的“三位一体”农村文化管理服务机制,实现了政府职能转换,激发基层群众文化活力,有效实现治理,地方特色文化魅力进一步彰显②陈叙:《新中国70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与走向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9年第6期。。丹棱县引导“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建设”,按照“自愿筹集、量力而行、数量自定、共建共享”的原则对场所、资金设备和人力开展民间“众筹”文化院坝,形成了文旅结合型、专题型、综合型三类文化院坝。这些做法既缓解了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又积极激发了民间参与的热情和活力,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

二、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十三五”期间最具全局性意义的变化。对标这一变化,可以发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是四川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优化中最突出的问题。不过,如将这一结构性矛盾投射到普惠化、均等化、数字化、标准化等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要求上,其表征和内涵也更复杂。一方面,城乡和区域之间的不均等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意味着完成普惠化的任务将随群众文化需求的变化而更为艰巨。另一方面,供需对接、服务转化、居民参与、社会协同等攸关“效能优化”的关键性要素仍受缚于各种主客观梗阻,意味着包括保障文化扶贫效果在内的、支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正面临阶段性瓶颈。

(一)区域和城乡间双重不均等现状仍需进一步改善

自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③《彭清华就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定〉作说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797/2018/7/2/10454225.shtml. 2018-07-02.,各市州自觉将文化共享理念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之中。特别是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县的创建为契机,各地在全局工作中结合文化扶贫、文化小康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完善文化设施、补齐文化短板。不过,囿于全省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与均等化“纵向有进步、横向有差距”的问题不仅整体未缓解,且局部有所扩大。

一方面,“投入”视角下市域和县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差异并未“拉平”。从市域层面看,受虹吸效应的影响,成都与其他市州的差距并未缩小;三州与其他内地市域的差距也未明显缩小。从县域层面看,成功创建示范县的、准备创建示范县的、尚未将创建纳入区域发展计划的,因公共财政集中投入力度不同,公共文化服务的改善也有明显差距。如在全省第一批示范县(7个)创建中,文化事业费人均费用投入排第一的达州市达川区,人均132.12元/人;末位的泸州市泸县,则为62元/人。七个示范县,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相差一倍多。如果将此差距放在年度(2018年)全省文化事业费的人均投入(51.58元)来看,县域间文化事业费人均投入的差距肯定不止一倍。

另一方面,“空间”视角下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效能差异并未明显改善。从设施的布局和整体水平上缩小城乡差异,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受“十三五”期间城镇化进程的整体性影响,全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呈现明显的城乡不平衡。这一点,在公共图书藏书总量和人均量、社区(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总面积和人均面积等方面均有体现。在政策制定和规划执行中,都倾向于优先考虑城市,从而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总量明显不足。

不可忽略的是,相当部分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空间布局上并未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性特征,从而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利用效率。调研发现,在以县级公共财政为投入主渠道的框架下,不少地方出于节约建设经费的考虑,优先选择将村文化站与村两委办公场地统筹建设,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场地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分属不同部门,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范畴的人、事、权、责、经费等要素不是分散就是分割。这样一来,活动难保证、管理难落地等问题也就很难避免。

此外,“机会”视角下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可利用性”差距依然较大,导致普惠性公共文化服务在“机会均等”上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调研显示,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仅存在空间布局的不均等,还存在服务可达性的不均等。如在三州地区(尤其是藏牧区),由于地域广阔,传统报刊送达村级文化服务站少需2~3天,多则一周以上;书籍、电视等渠道因语言差异而难以保证接受的有效性。这在理论上,意味着“均等化”在终端的实现方面还面临多层多维性的“公正性”考验,决定了其在市、县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拉平”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二)供需对接与服务转化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推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差异”日趋分化。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宏观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需对接的精准性。当然,这一“精准性”不仅关系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决策机制,也关系服务终端的转化机制。

从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供给的决策体制上看,行政层级间权责分担的不对称与相关职能的部门分割相叠加,导致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在乡镇和村(社区)并不均衡。尤其是自上而下的“需求”满足机制,很难将末端的“文化个性”纳入决策变量。调研显示,提供在农家书屋、民族地区等地的书籍类型,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需求。在广播电视上,民族语言的区域差异被忽略,如康巴卫视覆盖的14.19万户中,只有近50%能听懂康巴藏语。此外,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接到乡镇的“头”并不单一,文、体、广等部门都有相应的权属和职责。由此导致的碎片化、“胡椒面化”等问题迄今并未得到体制性化解,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优化大打折扣。

从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这个末端实现有效转化的能力上看,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对滞后是影响服务效能及内生动力培育的明显短板。乡镇在行政层级中的基础性决定其职能担当的综合性。乡镇负责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人员往往名为“专员”,实为“兼职”(服从乡镇工作全局,分担诸多其他事务)。需要强调的是,乡镇文化专员的“体制”归属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三)居民参与与社会协同梗阻仍需进一步破除

居民参与度,决定人民的获得感;社会协同度,决定供需的多元度。虽然有所优化,但居民参与和社会协同的制度性梗阻仍未从根本上破除。

首先,从居民参与的社会协作的关系上看,提升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组织性水平仍有制度瓶颈。其次,从赋权赋能的主体性建设上看,做实基层群众性组织在文化自治与文化治理上的“双权并举”,仍需以“自主性”为取向加大制度性探索的力度。尤需重视的是,基层群众性文化组织在切实提升基层文化自治水平的同时,还具有突出的治理功能。最后,从建章立制的长效性上看,提高基层群众性文化组织的规范化水平还存在不少制度短板。

(四)文化扶贫成效与制度保障仍需进一步巩固

在2020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①新华社:《习近平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xinwen/2020-12/29/content_5574955.htm. 2020-12-29.这也就意味着,对标中央战略部署,审视“十三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在巩固文化扶贫成效上的不足,是实现“十四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关键。对此,需要在深刻认识公共文化服务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地位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公共文化服务在巩固文化扶贫成效并在此基础上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调研显示,与产业、交通等方面的扶贫措施相比,四川省文化扶贫存在明显的“四重四轻”——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供给,轻需求;重专项,轻统筹。而且,这“四重四轻”,既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决策体制倒挂的结果,也是在脱贫攻坚战略布局中未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特殊性而导致文化扶贫失之“精准”的结果。

一方面,文化扶贫成效的浅表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成效维系和成效升级对制度保障均有很强的依赖性。从调研所及的情况看,在扶贫政策的强力拉动下,“看得见的贫困”——物质与经济贫困得到了整体性和全面性的解决,但攸关“扶志”与“扶智”的文化扶贫却并未同步。物质条件与思想习惯之间不协调的诸种情形的现实存在,意味着当前的文化扶贫成效有明显的浅表性和脆弱性。

另一方面,脱贫攻坚中文化扶贫方式与目的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把握制度保障之稳定性和灵活性辩证统一的重要性。调研发现,文化本身的复杂性使文化扶贫在实践中存在矛盾。从扶贫成效维系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大局上看,到底是以绣花功夫扶文化之贫,还是以“绣花”样式做文化扶贫,在形式与目的的张力和制度如何化解这一张力这一意义上,其重要性应当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脱贫攻坚中的文化扶贫,并未解决好扶乡村文化之贫与扶现代文化之贫的矛盾。从战略上看,乡村的文化扶贫既是脱贫攻坚的“坚”,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文化现代化的“坚”。但在扶贫实践中,部分基层工作者没有辩证地把握乡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导致乡村文化中某些不利于现代文化的因素被放大。同时,文化扶贫还需系统解决全面与重点之间的矛盾,前一阶段的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文化设施不均等的矛盾——前一阶段的贫困村建了“高大上”的农家书屋、文化院坝等,而非贫困村却原地踏步。如何制度性地解决好因脱贫攻坚出现的新的不公平、不均衡,也是文化扶贫在制度保障上必须充分考虑的。

三、“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对策思考

在“十四五”这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既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也肩负着提高公民道德和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使命。因此,“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公共服务效能的优化,必须服务和服从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主要任务,紧紧围绕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布局,以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化、均等化、精准化、数字化为抓手,以顶层制度设计为依托,面向基层、补齐短板,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供需的有效对接、精准对接。

(一)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和均等化水平为出发点,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框架中进行系统设计

赋予市州和区县更大决策自主权。立足“十三五”期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和均等性,是其效能优化的基础。一方面,赋予自主权有助于提升市州政府的自觉意识,从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精准定位和规划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另一方面,市州对本区域文化特性的了解往往优于省级,更有利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一般”与区域的“特殊”在终端更好地结合,实现普惠化、均等化的本土化。

在省和市州建立统筹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的领导小组。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长期以来以“垂直运行”为主的优缺点,在省和市州建立跨部门的横向协同机制,对完成好“十四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的新任务,可谓必要而重要。一方面,乡村振兴在四川省的艰巨性,决定了服务于效能优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全局工作的关系更紧密。另一方面,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好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均等化的区域差异和城乡差异,需要更大力度的领导、统筹和规划。

在整体的协调框架下,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管、用”一体化的顶层统筹。在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整体规划中,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多属“附带性”。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对公共文化服务战略意义的认识,将其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框架进行系统设计;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顶层统筹下,赋予市州和县更多的决策自主权,推动“建、管、用”一体化。

“建、管、用”一体化中,“人”的布局至关重要——一定要有立足基层、面向基层的建设和管理队伍,乡镇和村一定要有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平台以保证其功能发挥。建议从省级统筹入手,尽快解决好“有人”这个基础问题,避免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出现“断头”,在乡镇和村一级失去“人员”这个最根本的抓手。

(二)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水平为落脚点,将社会化、市场化、本土化等多元主体和内生动力培育纳入深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进行战略规划

切实推进“需求侧”改革,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的精准性。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政府主导,但不是由政府包办。这在文化需求高度多元化、且越来越多元化的当前,尤为重要。所以,做实精准化,不仅要随时关注农村和城市人口结构、载体应用等要素性变化,而且要随时研究服务供给渠道的变化。换句话说,需求越多元化,行政化手段的局限性也就越明显,进而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也就越走低。如此,以更大的政策空间、更大的支持力度推动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也就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制度性鼓励、吸纳各类非遗传承人、文化能人和名人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构成,以社会化、市场化等合适的方式服务于多元化的“群众”,对效能优化、效能提升、精准服务等均有重要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需求的“组织化”培育和市场培育,以“社会化”为桥梁和纽带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同频共振。“十三五”期间,宜宾和乐山等地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体制上的探索,在如何以组织化和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基层文化的供需对接、如何引进社会力量助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员参与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这些经验在效能意义上也证明,类似探索从内容到形式、从主体到渠道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结构性优化都有基本符合预期的实效性。如宜宾珙县对农民文化理事会的探索,基本实现了“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因此,笔者建议,可在概括提炼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部分示范点的经验,实现文化组织培育与文化市场培育同频同步地“两手抓”。

尤需强调的是,立足文化扶贫在乡村振兴中功能和作用的特殊性,以“党政主导,社会主办,村民主体”为原则系统培育基层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具有基础性意义。无论是沉淀现有文化扶贫成效,还是进一步提升文化扶贫的整体效能,都需改变目前以政府“独角戏”为主的运行方式,切实立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做实“群众”这一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的“主体”,从根本上调动群众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如以苗、彝、回、藏等各民族散杂居为主的宜宾珙县,自十八大以来就致力于创新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全县有活跃于歌舞、蜡染、书法、器乐等领域的文化团体168个。在“民间社团”和“市场引导”的双重逻辑下,全县公共文化资源不仅利用充分,而且惠民、富民、强民的作用也得到全面发挥,“送文化下乡”正在通过“服务购买”转化为“种文化在乡”。

只有制度性做实“党政主导,社会主办,村民主体”这一原则,鼓励基层文化能手、文化骨干、文化名人、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文化中心户、业余文化组织等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来,才能既弥补基层文化队伍人员和能力的不足以防止“政府失灵”,又激发文化志愿者、文化管家、文化类社会组织、文化自组织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推动文化内生动力的培育和成长。

(三)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为着力点,将还权赋能、动力内生等整合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纳入效能优化的整体布局中进行规划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优化在新时期整体战略中的特殊性和战略性,要求我们必须夯实阵地,同时寻求更适应时代和受众需求的渠道形式和内容生产方式。逐步完善数字化、智能化的系统布局,加强对现有渠道的整合利用,尽可能充分发挥现有渠道设施的效用。

建议在进一步强化、优化县级融媒体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供给能力。从既有经验来看,县域是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均等化、精准化最关键的层级。这不仅因为宏观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县域之内更容易被“统筹”,而且还在于县域对文化本土性的把握更精准。如果说“精准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必然之义,那么实现这个必然之义就必须在内容供给终端上下功夫。而终端的渠道性和对象性的“精准化”,都需要县级融媒体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县级融媒体的发展并不平衡,“数字化”供给能力在渠道和内容生产两个维度都存在不少体系性问题。换言之,如何利用数字化供给能力提升县级融媒体的运行效能,需在更具统筹性和战略性的层面进行谋划。毕竟,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水平关系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融入”新生代日常生活的“度”。投射到公共文化服务的战略意义上,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深入新生代内心;投射到乡村振兴上,就是如何更好地传承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区域社会现代化建设。

区域文化本身的差异,与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相叠加,致使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亟需在“公共”层面进一步结合区域实际,更加注重文化供给的分众化和针对性,要在习近平总书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想的指引下,促进本土文化与国家认同的良性互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乡村文化的现代化。

从文化扶贫成效巩固及其助力乡村振兴的效能发挥层面来说,只有不断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和内容的数字化、智能化,才能通过改变新生代来进行“文化扶困”;只有普惠化、均等化、精准化、数字化实现体系性整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部各要素互动互补、互促互进的局面才可能形成。而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基层群众日常生活一部分的“终端目标”才能逐步达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多层、多维任务和功能的同时,担负起不断推进城乡文化互动及其基础上的乡村文化现代化,助力区域社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进而为新时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更好的示范和经验。

猜你喜欢

十四五四川省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