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思维可视化: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2021-11-02钱学翠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可视化导图建构

文|钱学翠

数学思维具有独特的内隐性与抽象性,常常以概念、公式等抽象的形式出现,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认知难度,导致其难以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正是基于此,思维可视化便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将重点围绕思维可视化之“为何”与“何为”展开探究,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一、思维可视化之“为何”

在弄清思维可视化到底“为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弄清其内涵。顾名思义,思维可视化就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将抽象的、不易直接发现的思维展示在人们眼前。就数学学科而言,可视化就是将那些隐藏的思维过程,通过可见的图示或实物等形式展现出来的过程。那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又是什么呢?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永军指出:“深度学习是一种整体的学习状态,是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既是一个大脑内部信息加工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情感、意志、精神、兴趣的全面参与的过程。”可见,数学深度学习也必然是学生积极投入,并沉浸于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迁移的过程之中的学习方式。这两者虽然看似两个概念,但如果我们从心理、智力、效能这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就不难发现其存在的关联性。(见表1)

表1

效能维度更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体系的建构,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效能。学习者浸润于深度学习环境之中,深入探究,能高效地获取有意义的知识与能力,并迁移运用。

由表1 可见,“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智慧之旅。”这一点正好与可视化学习的内涵不谋而合,两者具有内在的共通性,这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思维可视化在深度学习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能。下面我们仍从上述三个维度出发,来理解思维可视化之“为何”,即思维可视化对深度学习所起的具体作用。

1.激“趣”。

从心理维度看,数学思维的可视化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原本深奥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可视的内容,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后,学生在学习中会全身心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之中,既获得了极为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学到了知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高”这一概念时,教者精心创设了小老鼠拖三角形饼干进洞的情境。学生通过不断地转换饼干的位置,直至帮助小老鼠把饼干拖进洞里的操作,理解了三角形“高”的含义以及底和高的对应关系,这样可视化的手段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浸润于这样充满趣味的课堂中,深度学习的状态就会有明显改善。

2.促“解”。

从智力维度来看,“趣”是一种外在形式,而“理解”则是“智力层面的建构,是人脑为了弄懂许多不同的知识片段而进行的抽象活动”。认知心理学中的“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存在两个相互独立,但又彼此关联的系统,其中一个是浅层次的表象系统,另一个则是相对复杂的理解系统,表象系统促进了理解系统的建构。就数学学习而言,这里的表象实际上就是一些具体可视的学习方法,这些可视化的学习方法,能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结构化、模块化的可视图表呈现出来,促进理解。比如在复习“图形的计算”时,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所学过的所有图形进行整理,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学生通过这张图,对“图形的计算”进一步加深了理解。(见图1)

图1

3.致“用”。

从效能维度来看,思维可视化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学以致“用”。这是数学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的体现,也是数学学习的真正目标。此处的“用”是基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基础之上的“迁移”,将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新的数学情境之中,去解决那些困惑的、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中的问题,这是布卢姆所提出的关于“应用”的核心内涵。以圆柱内容为例,在知识迁移运用阶段,针对“为什么有这么多东西要做成圆柱体”这一问题,采用分解图的方式,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形成能力的迁移。(见图2)

图2

二、思维可视化之“何为”

当我们对思维可视化之“为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后,就可以更好地探讨思维可视化到底“何为”,即“如何来做”这一问题。因为只有掌握了“如何来做”的技术手段,才能为数学深度学习注入活力。下面就通过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的事例,以及画草图、建导图、列表格等方法,来进一步进行探讨。

1.动手做:让数学概念更真切。

思维可视化的重点是在于“传递”,通过图像的方式将教师掌握的思维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学习。在“传递”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接受相应的经验就十分重要。根据心理学原理,当新学习的知识与已有知识存在关联时,记忆效果会更佳。可见,教师运用思维可视化进行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元素,采取动手做的形式,展示思维过程,这样才能达到与生活对接的效果,让数学概念更真切。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更为常见。为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原型,在课堂当中展示出来。比如有10 个面包,平均分给5 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几个?如果平均分给4 个人,每个人又能分到几个?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摆一摆,当平均分给5 个人时,每人分2个,这是之前学习过的没有余数的除法;当平均分给4 个人时,每个人也是2 个,但是多出了2 个。

图3

教师通过这一可视化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接,同时引出学生没有学到的知识,即对于多的2 个应该怎样表示。此时教师引入“余数”的概念来表示,那么这个“2”应该如何写在算式当中?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高于学生生活情境的内容,需要动脑筋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

2.画“草图”:让解题思路更简便。

思维可视化,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就是画草图。草图,是一种简洁而又直观反映数学思维的方法,它可以将原本相对复杂的思维过程,简单地表达出来,进而帮助学生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破解学生思维难点,让解题思路更简便。

例如有一道练习题: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路3 千米,5 天修完,实际上4 天就完成了任务,那么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修了多少千米?我们平时在遇到这类题目时,通常采用这样的解题思路:首先算出这条路的总工作量,然后再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一关系来计算出实际每天的工作量,最后再用“实际每天的工作量-原计划每天工作量”得出结果,这种常规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这样列式解答相对比较复杂,我们不妨引导学生采用画草图的方式来试一试。(见图4)

图4

3.建“导图”:让知识体系更完整。

数学知识一环套一环,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不断从已有经验走向新知。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有“瞻前顾后”的知识体系观,启发学生看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建立思维导图,建构具有个性化特色的“数学知识网络图”。这种思维可视化的学习方法,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形成数学知识的思维网络导图,让知识体系更完整。

如在教学“表内除法”时,由于学生脑海中对除法的相关知识是散乱的,对除法的定义、名称以及计算方法都不太清楚。此时,教师不必急着讲授新知,而应遵循数学知识体系,从旧知入手,引导学生自建思维导图。学生通过回忆,将这些知识在思维导图中一一列出,即使内容不全,也可以相互提醒,互相协作,共同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导图。(见图5)

图5

针对那些还存在疑惑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则要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一步步扩散知识,将与除法有关内容作一个大盘点。这样一个建构思维导图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将他们不断向完整的知识体系方向引领。整个过程,学生探索热情高涨,思维活跃,最终高效地完成了思维导图,为数学深度学习注入了活力。

4.列表格:让数学思维更严谨。

表格是一种能够将知识进行横向、纵向对比的可视化学习形式,也是学生参与数学思维可视化训练颇具难度的一个项目。在列举表格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知识的前后关联,或者知识的发展轨迹来进行填写,这样的训练过程,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

比如数学的单位换算,不能仅限于对数学单位的认识,还应该学会进行单位换算,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一个桥梁。随着年级递增,数学学习内容不断增加,要记住的数学公式也在增加。但是总有些学生对于数学中的单位换算掌握不牢,特别是有关长度和面积的计算,他们总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犯错误,对于单位的换算也频频出错。帮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形成严谨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将小学所学的单位换算整理成单位换算表(表略)。

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长度单位在换算时,除了千米和米的进率是1000,其余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在面积单位中还可以引入“公亩”这一单位,计算面积时都是用两个数量相乘,所以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10=100;同理,相邻的两个体(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10×10=1000,这一系列做法,增强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让数学思维更严谨。

综上所述,思维可视化之“为何”,突出其存在的价值,“何为”则呈现了其在深度学习中的具体操作样态。本文虽仅从思维可视化之“为何”与“何为”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未免有失偏颇,但仍可以唤起大家对思维可视化教学的思考。特别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学生的认知差异、学习内容的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手段也需不断调整,从而为学生的数学深度学习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可视化导图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思维可视化
自然资源可视化决策系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