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邮轮旅游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实践与探索
2021-11-02杨国丽
杨国丽
(湖北开放大学/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双高”建设计划的实施对高职教育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产教融合、解决行业企业用工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供给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针对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职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如何精准识别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产教深度融合内涵要求,结合各院校专业群建设基础,探索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路径是一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邮轮旅游专业群为例,在总结国内学徒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 “双高计划”建设关于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要求,探索邮轮旅游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路径,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邮轮旅游专业群的创新发展。
一、“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要求
(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要求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和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这两个政策文件总结出“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内涵要求,具体可总结为四点内容:第一,校企共同制定国际可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将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建设开放共享的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2]。第二,组建高水平、结构化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联合合作企业深化三教改革,推动课堂革命[3]。第三,推行校企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实施面向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任务式人才培养模式[4]。第四,与行业领先企业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技术创新、课题研究等方面深度合作,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二)产教融合与现代学徒制的逻辑关系
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模式能够顺利而有效并且持之以恒地运作,需要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发挥双主体育人的合作优势。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理念要求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注重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将产教融合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现代学徒制强调的是校企深度沟通共同育人,校企双方在多个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关键。
(三)高职旅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述评
自2015年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全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旅游类专业的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搜索发现,国内很多学者针对所在院系旅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进行了实践研究。笔者筛选出国内试点比较成功的6家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2家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和2家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试点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见表1),旨在探讨其旅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宝贵经验,并对学校旅游专业群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表1 2014~2020国内10所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总结
对比分析上述表格内容,归纳总结高职旅游类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可供借鉴的试点经验主要有五点:第一,校企联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实施教学和进行人才质量评价,真实做到“工学交替”。第二,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精髓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工作,重视学徒在岗情况的跟踪与指导。第三,校企合力培养、补充、激活、调配“双导师”教师教学队伍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第四,校企合力提高学生的现代旅游业职业认同感是旅游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第五,与现代旅游企业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重在选择行业知名度高、地域经济引领性强的国际品牌企业,很多酒店管理专业学徒制试点不理想的原因就是学生对参与学徒培养的企业认可度低,不乐意毕业后留在实习单位。
二、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邮轮旅游专业群建设基础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邮轮旅游专业群由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3个专业构成,3个专业各具特色,先后培养毕业生近3000人。
1.2013年旅游管理专业与湖北省海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获批“省级实训基地”,2019年旅游管理专业获批为国家级骨干专业。
2.2016年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申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获批,2018年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申报省级特色专业获批建设,探索了符合国际邮轮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建立了双语特色的校企双导师团队,为国际邮轮行业培养了一定量的高素质高端技能人才。
3.2016年酒店管理专业建成为学校重点专业,探索形成了“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4.邮轮旅游专业群为学生提供了三课堂互动的活动平台,2009年旅游管理专业成立了 “梦之旅”旅游协会,是旅游管理专业“三课堂互动”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2019年酒店管理专业和国际邮轮管理专业联合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协会,是校企互动、师生互动的重要平台。
5.邮轮旅游专业群近几年取得一定专业建设成绩,但相比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推动深度的产教融合,丰富校企协同育人的方式,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国际邮轮专业学徒制试点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合作企业的认可度比较低,日常教学任务更多是进行了学校负责课程和企业负责课程的分工,缺少双导师团队共建核心专业核心课程,未能很好地培育出学生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双高计划”背景下邮轮旅游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对策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深化产教融合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双高计划”关于高水平专业群的产教深度融合要求,在学习国内兄弟院校旅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依托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校邮轮旅游专业群的建设基础,从以下3个方面论述邮轮旅游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对策。
(一)立足现代旅游业,三课堂融汇贯通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1.邮轮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旅游业兼具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重属性,主要为各类出门在外的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有偿旅游服务。旅行社、景区、酒店、邮轮等旅游企业都是以各种游客为服务对象,景区、酒店、邮轮都属于旅行社这一旅游枢纽企业的供应商,企业业务相互关联。
邮轮旅游专业群面向现代旅游业的旅行社、景区、酒店、餐饮、邮轮等各类旅游企业,侧重培养从事现代旅游业的通用职业能力以及从事国际高端酒店、线上线下旅行社和国际邮轮工作的专项职业能力。
2.基于校企合作基础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邮轮旅游专业群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2016级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与武汉香海船务有限公司开展了学徒制订单班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与黄鹤楼、携程、湖北省海外、武汉大学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开展了认知实习与顶岗实习以及研学社团活动等领域的校企合作,酒店管理专业与万豪、希尔顿、法国、纽宾凯、金盾等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的武汉成员酒店开展了认知实习、顶岗实习、技能竞赛指导、社团活动等领域的校企合作。
学习国内兄弟院校旅游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总结学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学徒制订单班培养经验,发现面向旅游类专业学生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取得好的人才培养效果,需要增强学生对现代旅游业的职业认同感和合作企业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大一学年侧重培养学生对现代旅游业的认知能力、重点合作企业的认同感和现代学徒制培养方式的认同感,以及从事现代旅游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大二学年分就业方向组建多个企业的学徒制班级,培养学生各就业方向的专项职业能力;大三学年侧重培养学生现代旅游业的职业岗位从业能力,三学年主要教学安排见图1。另外,为了使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旅游职业发展方向和激活学徒制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竞争意识,第四学期顶岗实习结束后允许学生更换学徒班级。这样的创新实践,不仅帮助学生全面认知了大旅游行业,还培养了学生从事现代旅游行业的通用职业能力,同时专业群共同培养还拓宽了同学们的就业渠道。
图1 邮轮旅游专业群三个学年的主要教学安排
3.校企联合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的邮轮旅游专业群课程体系
基于现代旅游业企业调研,我们分析了专业群学生就业岗位,包括横向、纵向、迁移岗位群,针对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本专业群的底层共享课程、中层分立课程和顶层互选课程,基于学生的能力递进,构建了学徒岗位基本素质课程、学徒专业技能基础课程、学徒核心职业能力课程和学徒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四大模块[10],详见表2。该课程设置紧贴现代旅游业各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侧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职业能力。
4.依托学生社团平台,双导师团队实现了“三课堂”融会贯通培养学徒
依托校企双导师团队指导的酒店协会与旅游协会两个社团平台实现了“三课堂”融会贯通。校内专业导师指导协会深入第三课堂开展学习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的融会贯通;在企业实践的高年级学徒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总结对客服务案例并分享给校内低年级学徒的第一课堂,从而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三课堂的融会贯通和各年级学徒之间的贯通。高年级学徒依托协会这个平台向低年级学徒分享实习工作经验和职业认知感受,从而在校企双导师的指导下使得更多学徒更好地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增强了行业认同感,进而帮助邮轮旅游专业群学生在校企双导师团队的联合培养下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对接世赛标准,校企共育世赛选手,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
酒店接待和餐厅服务是和邮轮旅游专业群密切相关的两个世界技能大赛赛项,培养世赛选手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认同感。同时,世赛选手需要具备国际高端酒店对客沟通技巧和娴熟的英语沟通能力,只有将世赛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才能不断培养出更有竞争力的世赛选手和国际化高端技能人才。
1.对接世赛赛项职业标准,校企双导师团队联合开发课程资源
餐厅服务(西餐)世赛的技术标准对照餐饮行业实际工作需求、世界调酒师大赛和世界咖啡师大赛等专项竞赛标准,侧重培养国际水平的西餐高素质技能人才[11]。酒店接待赛项的竞技水平代表了高星级酒店领域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竞赛标准强调贯彻行业技术标准,侧重培养具备娴熟英语沟通技巧的高星级酒店前台接待技能人才。[12]
依据两个赛项选手的技能标准要求,学校酒店接待赛项相关课程的双导师团队针对“前厅服务与管理”和“酒店情景英语”两门核心课程开发了符合世赛酒店接待赛项职业标准的课程资源,包括酒店常用英语表达方式、酒店前台接待标准、酒店后台数据处理方式、酒店对客沟通案例等。世赛餐厅服务赛项相关课程的双导师团队针对“餐饮服务与管理”和“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两门核心课程开发了符合世赛餐厅赛项职业标准的课程资源,包括各种西餐厅服务沟通技巧案例、常用餐厅服务英语表达方式、专业的咖啡调制与鸡尾酒调制教学视频等。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创新了学校邮轮旅游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方式,培养出了具有世赛竞技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对接世赛赛项职业标准,双导师团队改革三课堂教学方式
酒店接待和餐厅服务(西餐)两个赛项的选手技能要求都侧重符合高星级酒店行业标准,都要求选手具有专业的职业英语沟通能力和娴熟的英语思维能力。因此,校企双导师团队改革三课堂教学方式,侧重培养学生符合世赛标准的沟通技巧和英语表达能力。
表2 邮轮旅游专业群课程体系
针对酒店接待赛项,学校导师指导学生领悟世赛职业标准和前厅接待相关的理论知识,企业导师提供酒店前台接待常用的英语表达资料和酒店前台接待各对客沟通环节的案例资料,双导师线上线下三课堂互动联合指导学生开展各环节英语情景对话训练,这样的产教融合方式更好地为学校选拔世赛选手奠定了基础。
针对餐厅服务(西餐)赛项,学校导师指导学生领悟世赛职业标准和西餐厅服务相关的菜品知识和酒水知识,企业导师提供各种西餐服务方式的英语表达资料和西餐服务教学视频资料,并深入第一课堂指导学生开展西餐厅服务英语情景对话训练。校内导师还指导酒店协会带领选手们深入合作酒店观摩西餐服务流程。这样的产教融合方式不仅培养出了具有世赛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世赛倡导的工匠精神还更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三)对接“1+X”证书试点制度,双导师培养专业群学生职业技能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完善高职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邮轮旅游专业群已开展邮轮运营服务技能证书的试点工作,将技能证书相关的培训内容植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校企双导师合力培养邮轮旅游专业群学徒在国际邮轮行业的就业本领。
对接邮轮运营服务职业等级证书的职业能力要求,“邮轮市场营销”“邮轮前厅服务与管理”“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邮轮客舱服务与管理”四门课程的校企双导师团队调整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学校导师侧重为同学们解读邮轮运营服务三个级别的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和理论知识考核的培训指导,企业导师侧重负责邮轮运营服务职业能级证书在行业的价值和技能考核的培训指导,合作邮轮公司提供技能考核的场地支持。这样的产教深度融合方式不仅提高了学校邮轮旅游专业群“1+X”证书的通过率,还使得合作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全过程,有针对性地提高了学生国际邮轮工作的职业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邮轮旅游专业群的高水平建设要对接现代旅游业人才需求特点,侧重培养学生从事现代旅游业的通用职业能力和旅游各行业的专项职业能力,充分借助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将世界技能大赛酒店接待赛项和餐厅服务(西餐)两个赛项的职业标准与“1+X”证书试点内容渗透到邮轮旅游专业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产教深度融合理念贯穿学徒培养全过程,最终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