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我国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1-11-01邱亮晶万红新李祖民
邱亮晶 万红新 李祖民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8)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农村显得较为突出。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与农村的短板问题依然较为明显[1]。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而实现发展必须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落脚点,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去推动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突出角色。习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职业教育要做好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重要角色”,随着党和广大扶贫干部等人的不懈努力,现行标准下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圆满收官[2],接下来职业教育就要实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通过对CNKI中现有文献的回顾,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价值研究等理论阐述方面,对现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将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引向深层次发展。
一、文献来源与数据获取
以CNKI文献为基础,在CNKI“高级检索”框中以主题词“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间为默认值(时间节点为1994年),共计得到685篇文献,经手工剔除会议通知等与该研究明显无关的文献,共计得到文献656篇,详见图1。
由图1可见,2017年以前的文献量非常少,年发文量在2篇左右,这段时期属于该领域的研究“冷门期”。2017年之后,研究成果开始逐渐增加并呈递增趋势,至今趋势依然不减,由此可知2017年是该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水岭。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使得职业教育拥有了新的使命,就是全方位服务“三农”工作,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基于此,学者纷纷投入此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也逐渐递增。考虑到核心期刊文献质量相对较高,因此后文主要对核心期刊中的文献进行分析(共178篇,已剔除会议通知等无关文献),选定所有文献后,按指定格式导入到CiteSpace中,以此来对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进行合作网络、研究热点、研究领域和演进变化趋势等各视角的总结归纳。
图1 文献发表趋势图
二、研究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
(一)研究作者分析
研究发文作者的分布及合作情况,可以找出某研究领域中研究较深厚、影响力较大、学识较权威的学者[3]。通过软件的作者可视化功能得到研究作者共线知识图谱(见图2),根据突现点大小统计得到排名前10的研究作者(见表1)。
表1 排名前10位的研究作者一览表
如表1所示,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学者为朱德全,共发文9篇。由中心度大小可知,排名前10位的学者中心度均为0.00,侧面说明上述学者的影响力和中介作用较小,同时各位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度也相对不足。
图2 研究作者合作网络知识图谱
(二)研究机构分析
在对研究作者进行分析后,利用机构可视化功能得研究机构共线知识图谱(见图3),并根据发文量汇总得到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见表2)。
表2 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一览表
在研究机构中发文量位居首位的是西南大学,共发文20篇,其次是江苏理工学院10篇,天津大学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分别发文8篇;其学科涉及范围有教育学、管理学等,可见有关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与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之间的交互性[4]。在上述机构中,大部分中心度都为0.00,仅西南大学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中心度为0.00以上,侧面说明仅有少数几个机构的贡献力和影响力较大。
图3 研究机构共线知识图谱
从图3来看,排名第一的西南大学与排名第三的天津大学有过相关合作,排名第四的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跟排名第一的西南大学也有过合作,但通过合作线谱来看,其合作程度与交流程度并不深入,暂未达到“质化”的层面。从图3中也可以看出,独立研究的机构所占比例较大,跟有过合作经历的机构数相比较,独立发文的机构总数占比约达50%,合作交流明显缺乏。
三、研究内容分析
(一)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的核心要点,是对文章关键性内容的提炼,通过观察关键词频次以及中心性大小,可以探析该领域中的研究热点[5]。利用软件的关键词图谱绘制功能得到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见图4),并对关键词的频次以及中心性大小进行了统计,在删减高度相似的关键词后绘制得到了表3——排名前12的关键词频次、中心性统计表。
如表3所示,出现频次和中心性排名均较靠前的词语有“新型职业农民”“精准扶贫”“产教融合”“县级职教中心”“人力资本”“农业现代化”等关键词,说明这些词语对其他关键词的影响程度较高,在连接其他节点上也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在对文献的进一步阅读、梳理并结合热点关键词语的基础上发现:现阶段国内关于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研究已基本包含理论与应用研究两大块,理论层面上偏重提出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研究,包含人力培养方案的建设、院校培训实施方案、政府统筹管理等几个方面;其次是发挥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功能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总体而言,理论研究居多,实践与应用研究略少。
表3 排名前12的关键词频次、中心性统计表
(二)研究领域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可以高度概括某研究的范围,从而了解其中的研究领域侧重于哪一块[5]。运用关键词聚类功能LLR算法进行标识,得到了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见图4)。
图4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图4中共有10个聚类,其中聚类“8、9、14”名称相同,在后文进行统一分析,具体如下:
1.聚类“职业教育”,主要有关键词“人力资本”“价值”“后脱贫时代”等。2021年,现行标准下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圆满收官,我国也即将进入后脱贫时代[6],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贫困治理的思路、范式、路径也要进行转变来适应新的任务要求,职业教育也需要找寻新的发展动力与目标。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7],紧接着就要以推进乡村振兴为前进动力,这是基于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也是服务于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在新的贫困模式下,职业教育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实施目标,通过制定新的培训路径与模式,提高贫困人口脱贫的“软实力”,防止返贫、“表面脱贫”的发生。蓝洁指出,随着后脱贫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贫困治理的思路就要转向个体户,聚焦巩固脱贫成果、优化贫困治理路线、提高脱贫效果这3个层次需求,以此促进脱贫地区的产业衔接、乡村振兴。[8]
2.聚类“农村职业教育”,主要有“中国特色”“产教融合”“五度一体”“使命”等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是培养服务于乡村发展的人才培养“阵地”,农村职业院校所招收的学生主要来自于本地区,他们大都有着较深厚的家乡情结与乡村情怀,毕业后服务家乡的意愿较为强烈。如果培养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源泉,实现乡村振兴仅靠口号、文件是行不通的,关键还是要有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发展。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自身重要使命,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培养通道,具体可包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创新多元协同的培养模式、制定灵活的培养方案等。[9]
3.聚类“精准扶贫”,主要有关键词“治理路径”“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已全面胜利,紧接着就是吹响乡村振兴的号角,其中,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也越发提升。毕树沙总结了湖南省职业教育扶贫的策略,通过打造“2345”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体系,大幅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水平,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升贫困劳动就业能力指明了道路,为推动乡村建设进而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卓越贡献[10]。付向阳指出,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并以旅游职业教育服务地区脱贫提出了四大中心要点,包括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增强社会影响力;构建集旅游、农业等综合性的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严格制定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教学任务;提升职业教育与扶贫的融合度,发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助力精准脱贫,最终达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11]
4.聚类“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全国内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程,要面向农村地区发展适合农村生产实际的职业教育类型[12]。我国人口基数大,乡村地区多,且大部分地区的农民掌握的农业知识水平并不高[13],可以说,趋近于“半文盲”状态。因此,提高农民的知识化水平、综合素质能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前提[12]。传统农民由于农业知识缺乏,即便辛苦劳作也难以实现高产量的收获,职业教育作为与产业高度紧密的类型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途径。李沛莉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路径选择,指出加强职业情感教育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要素,人都是有情感的物种,只有让农民意识到自己的职业性质,认可自己的职业价值,才会忠诚于自己的职业,为推动乡村振兴发挥自己的本职作用。[14]
5.聚类“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有“三农”“政策演进”“改革开放”“农村劳动力”等关键词。涉农中央“一号文件”是党中央对农业发展、“三农”问题规划最科学、最权威、最集中的体现。王成利归纳了改革开放40年来涉农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演进,得出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并提出未来的政策着力点应放在户籍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建立与时代需求的现代职业农民教育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力度四大方面[15]。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劳动力,也最应该依靠农村劳动力,他们出生于农村、长大于农村,对农村环境、实际情况比任何人都要熟知,同时也是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与期盼者,因此,需更加完善、推动建立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体系,为早日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发挥作用。
6.聚类“职业培训”,主要有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院校”“功能定位”等。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既完成脱贫攻坚后又做出的伟大决策,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里程碑计划。2012~2020年党中央发布的文件均提出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要求,提出要将职业农民培育成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重要保障[16],通过系统性培训将新型职业农民打造成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掌握较深厚的农业知识、既懂管理又懂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这是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良策。张成涛认为,乡村振兴战略间接推动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职业教育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二者皆有相辅相成的作用[17]。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依然较为薄弱,实际情况与理想要求仍差距较大,为了让农业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实际需求,未来农业职业教育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丰富理论研究、更新发展思维、完善农业职教培养体系、变革教学方法与模式、完善相关政策等。
7.聚类“赋能”,主要有“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贫困治理”“发展路径”“精准扶贫”等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之初的7.8亿人下降到了2019年的551万人[18]。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已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接下来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是未来关注的焦点,有学者也将这归纳为“后扶贫时代”。“后扶贫时代”与脱贫攻坚时代侧重点有所不同,扶贫方式与教育方式都要进行变革。在教育方式上需要发挥好职业教育在未来贫困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对脱贫户进行精准培训,提升脱贫户的人力资本[6],使他们具备脱贫不再返贫的能力。
(三)研究动态
时区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个领域从产生到演变的一系列过程,是探析研究发展动态的重要手段(具体见图5),从关键词出现的位置以及节点大小来看,可见此领域的研究分为三个重要的进展阶段。
图5 时区图知识图谱
第一个阶段(2017~2018年),节点较大的关键词为“农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这是为适应我国新时代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建设而做出的伟大决策[19],乡村振兴,其根本就是实现农业富强、农村现代化。为此,就需要更多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去服务乡村建设,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前提就是发展教育。因此,该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关注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建设情况,一是如何发挥好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功能,使得参与培训人员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二是如何通过农村职业教育造就一批农村发展建设带头人和技术技能人才。研究的目的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
第二个阶段(2018~2019年),除跟本研究高度拟合的关键词外,节点较大的关键词为“新型职业农民”“产教融合”“精准扶贫”“人才振兴”“人力资本”等。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在于人,主体也是农民自身,2017年颁布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对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要求做出了详细规定。当前,随着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流失,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及农业竞争力不高的现象日益突显[16],基于此背景,急需培养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因此,本时期的研究主要为如何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效率、时效度与精准度。吕莉敏指出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并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培育中的目标不够清晰、资源整合分散、保障力度缺失、内容华而不实、形式僵硬不活等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为相关政府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后续分工、政策制定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指导。[20]
第三个阶段(2019年至今),2019年较为明显的关键词为“教育扶贫”“教育生态学”,随着年份的进一步推进,关键词“路径”“后脱贫时代”“乡村治理”映入眼帘。党中央明确要求到2020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党中央对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2019年是脱贫攻坚战冲刺阶段,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从教育学等视角分析职业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运行性,以及在我国在完全消除绝对贫困后步入“后脱贫时代”职业教育的新型贫困治理路径研究是我国学者关注的几个领域。如今,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紧接着职业教育就要以服务乡村振兴而继续“努力”,培养大批可服务农村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四、研究主题分析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核心期刊收录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
(一)职业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关系研究
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其实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职业教育创造了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又给乡村振兴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可以说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反过来,获得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又可“反哺”乡村振兴。朱德全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帮扶与功能支持,职业教育作为跟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种类型教育,可直接或者间接地帮扶乡村振兴,推动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社会体系[21]。同时,职业教育的质量高低也离不开乡村振兴的检验与反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职业教育在产业带头、人才培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会更加凸显,在检验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自身机能的完善。
(二)职业教育推进乡村振兴的困境研究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次,部分学者开始聚焦于乡村振兴的发展研究,探讨职业教育如何促进农村的治理环境、人力资源开发等现实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有着许多的现实难题亟待解决,例如:部分农村职业院校教学形式大于内容、上级管理部门较繁琐、人才培养方案不清晰、资金投入远不够现实的发展需求等[22]。张旭刚提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首要的就是转变服务思维方式,其次是重点关注和破解难题以此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最后是加强顶层设计、补足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发挥政府的“中心柱”作用,构建多元化的协同机制。[23]
(三)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在于人的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仅凭口号、指示是不可能实现的,主要还是要依靠人才的智慧创新与实践建设。卢文凤依据“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的理念,构建了“双培一带”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历人才知识培养+非学历人才技能培训+专业带产业”的方案,通过“五动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最终达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标[24]。整体来看,研究者从实践探索、理论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发展视角论述了“丰富多彩”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脱贫攻坚战已全面胜利,接下来职业教育的第二大任务助力乡村振兴也正在进行中,未来研究需提出更加具有实用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
五、研究总结
通过对核心期刊刊载的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研究文献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该领域研究学者逐渐增多,成果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不多,核心作者之间少有交流与合作且合作网络也很低;除此以外,大部分研究者主要偏好两两相互合作,大范围的交流较缺乏。亟待更多从事其他领域诸如教育学、管理学的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同时还需提高对研究价值的认识,继续深入研究,需要加强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权威、稳定、强大的作者合作网络,达成学术共同体。
2.研究机构种类丰富,涉及高等院校与研究所等单位,但各机构之间合作与交流同样明显不足,独立研究的机构占据多数。同时中心性也非常低,侧面表明研究机构还需采取更多的实际行动来深入研究,未来仍需要吸引更多的研究力量与单位加入其中,以此促进形成一个稳定、强大的机构合作网络。
3.从关键词频以及中心性大小来看,其变化趋势基本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历程、职业教育的功能变迁相符合。目前研究成果中理论和实践均有所涉及,但相比较而言,理论性的文章居多,大多数研究成果侧重于价值研究、政策解读。未来研究需对该领域问题的研究范式进行转变,主要为从经验性、理论性研究走向科学性、实践性研究,从价值解读性研究走向发现性研究。
4.随着脱贫任务的全面胜利,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也转移到服务乡村振兴的途径上来,同时,发展好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则是要义之一。针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需要更多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职业的学者继续深入研究,同时需深入农村职业院校、乡村地区探究具体情况,开展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提出更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方法,写出更多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指导,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研究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