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路径研究
2021-11-02何中
何 中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一、引言
国内学者最早对社区教育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最早的文章为对美国社区教育模式的讨论,如《美国社区学院的职能》(毛澹然,1984),对美国社区教育这一形式的历史、职能以及特点做了介绍[1]。侯怀银(2017)对国外社区教育进行了总结,认为“社区教育即民众教育、社会教育、非正规的社区教育服务、学校教育的开放过程和结果、学校教育和其他社会事业的结合体”[2]。吴遵民(2011)研究认为,1986年上海市真如中学与工厂联合成立的“社会教育委员会”标志着中国现代社区教育实践的兴起[3]。2004年12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4];2016年6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内学者开始积极探索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理论、比较国内外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思考国内社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和开展区域性案例研究等。然而,较东部沿海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社区教育在发展历史、发展规模、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居民参与度、科研成果、成果转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距离。
二、研究情况介绍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正式批复同意成立贵州省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2017年3月,铜仁市教育局批复同意成立铜仁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至此,贵州省和铜仁市相继成立了省、市的社区教育工作牵头单位,指导全省、全市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丰富社区教育理论,健全社区教育制度,促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笔者在中国知网中,通过输入“铜仁社区教育”这一主题,仅搜索到两篇关于铜仁社区教育的论文。两篇文章均由《铜仁日报》刊发,发表时间分别是2018和2019年,主要谈及区域性社区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为了进一步掌握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情况,促进市民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本研究通过量化分析、质性研究, 运用结构式和半结构式调查问卷,摸排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现状,找出发展困境,以期为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铜仁市社区教育现状(社区居民了解度、社区居民参与度、社区居民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社区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等)如何?如何提升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水平?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向在铜仁市工作生活,或曾在铜仁市工作生活过的855人发放了结构式和半结构式调查问卷,共涉及8道量表题(包含个人年龄段和学历层次试题)和1道问答题。同时,本文还就铜仁终身学习网设计了两道试题,了解居民浏览该网页情况、了解居民最感兴趣的社区教育内容。
问卷对象的情况如下: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数占铜仁市常居人口的0.0199%;问卷对象为铜仁市常居居民或者近5年以内曾在铜仁市工作或生活满3年的临住人群;问卷对象的年龄段从少年(7~17岁),青年(18~40岁),中年(41~65岁),到老年(66岁以上)均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其中以青年和中年为主;问卷对象的学历从小学及以下、中学、大专、本科到研究生均有分布,其中中学、大专和本科学历人群居多。
量表题主要采用可信度较高的李克特(Likert scale)5分量表,回答题为半结构式问答题。前者运用SPSS 23.0对数据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后者运用扎根理论,对填写的文字资料进行三级编码,通过演绎归纳得出结论。本文所有采集数据在征求本人同意情况下,按照科研保密原则,让每位参与人尽量客观描述现象,试题涵盖铜仁市社区教育的熟悉情况、发展概况、发展困难、科研实力和综合评价等,由微信问卷星收集相关数据。
(四)信度分析
为了考查本调查问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研究设计了对调查问卷的核心试题“对铜仁市社区教育了解程度”(以下简称Q1),“铜仁市社区教育最需解决的问题”(以下简称Q2,1~5分别代表政策引导;宣传力度;资金投入;居民参与;其他),“社区教育对终身教育的作用”(以下简称Q3),“对铜仁市社区教育的综合评价”(以下简称Q4),“铜仁市社区教育的科研实力”(以下简称Q5),“对铜仁市社区教育的参与度”(以下简称Q6)进行了信度分析。信度,又叫可靠性,是检验同一事物的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可用于反应问卷调查的稳定性或可靠性[6]。通过SPSS的可靠性统计数据,6项试题基于标准化项目的Cronbach a系数为0.675,而实际Cronbach a系数为0.628。对于探索性分析而言,本信度值依然可靠性较强,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撑。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1.问卷试题的描述性分析
为了直观形象展示调研结果,本研究绘制了表1对调研情况进行报告。表1展示了各个问卷试题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偏度和峰度值。从表1的数据可知:6个问题的平均值(mean)有一半低于3,普遍分值较低;6个问题的标准差和方差相对较小,说明采集的数据较为集中,分散度较小;6个问题的偏度(S系数)基本上呈现负偏态现象,说明低分段存在极端值;6个问题的峰度(K系数)基本上大于零,说明数据呈现了高狭峰,分数过于集中。
表1 铜仁市社区教育调研结果表
2.铜仁终身学习网的描述性分析
铜仁终身学习网是铜仁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为了方便广大市民的学习,了解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情况,发布铜仁市社区教育信息,免费提供课程学习的公共网站。自2017年上线以来,对于该网站的浏览情况、信息更新情况和内容版块情况等,一直没有开展专业调研。截至2021年7月,该网站最后一条通知公告发布时间是2020年12月18日,最后一条新闻资讯发布时间是2020年7月1日。鉴于上述情况,本文专门针对该网站开展了调研,具体调研结果见图1和图2,其中图2中的1~7分别代表:1=养生保健;2=旅游休闲;3=文化艺术;4=心理健康;5=育儿百科;6=职业培训;7=其他。由图1和图2可知,广大市民对铜仁市终身教育关注程度较低,从未浏览的人群占比最大;广大市民对旅游休闲和职业培训类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对育儿百科类最不感兴趣。
图1 浏览频率直方图
图2 市民最感兴趣的社区教育信息直方图
(二)方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年龄段、学历层次2个类别变量和Q1~Q6这5个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SPSS逐一进行了单因子方差分析,进一步探索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关系的强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学历对于社区教育的参与度的显著性为0.020,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学历对社区教育参与有显著影响,并且影响强度较大。
表2 年龄和学历与Q1~Q6之间的方差分析汇总表
(三)线性关系分析
根据方差分析结果,为进一步寻找学历与社区教育的参与度之间的关系,本文把学历作为自变量,社区教育的参与度为因变量,对两变量展开相关分析。根据SPPSS软件分析结果,学历和社区教育参与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28,右上角标示“**”,相伴概率小于0.01,表示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性分析说明学历和社区教育参与度呈显著负相关,即学历越高,社区教育参与度越低。
四、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现状总结
根据调研结果,结合量化分析情况,现将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现状总结如下:
第一, 居民对社区教育了解程度低。调研结果表明:Q1的平均值为2.63,处于所有问卷试题平均值中的低极值区。Q1的具体数据分布显示:8.77%的居民对社区教育非常不了解,30.18%的居民对社区教育不了解,51.93%的居民对社区教育知道一点点,这三类人群占比率高达90.88%。
第二, 居民对社区教育参与度不高,高学历居民尤其突出。Q6的平均值仅为2.85,处于低端值。Q6的具体数据分布是:12.75%的居民完全不参与社区教育活动,13.8%的居民几乎不参与社区教育活动,53.68%的居民偶尔参与社区教育活动,这三类人群占比共计80.23%。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本研究对居民年龄和学历与Q1~Q6之间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对社区教育参与有显著影响,并且影响强度较大。进一步线性关系分析证实,学历和社区教育参与度呈显著负相关,即学历越高,社区教育参与度越低。
第三, 居民对社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有要求,对旅游休闲和职业培训的关注度相对较高。问卷表明,居民在浏览铜仁终身学习网时,对养生保健、旅游休闲、文化艺术、心理健康、育儿百科、职业培训等内容均有关注,除育儿百科外,其他内容的占比比较接近。进一步发现,旅游休闲和职业培训是居民最感兴趣的社区教育内容,分别占20.94%和19.88%。
五、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一)质性研究情况
为了探索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路径,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和网络志方法收集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相关资料,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路径资料收集表
(二)研究分析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三级编码,逐步归纳核心概念。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是质性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建构方法,其主要宗旨是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直接从原始资料归纳出核心概念[9]。经过本文整理,共提取16个开放式编码(一级编码),整合成3个关联式编码(二级编码),最后归纳出3类核心式编码(三级编码)。具体编码情况如表4所示。
(二)研究总结
通过三种数据采集方法,经过逐层归纳,本研究初步得出:第一,市民对社区教育知之甚少,参与度有所欠缺;第二,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三,市民对社区教育内容有更高的要求,发展社区教育需提升社区教育的内涵建设。
表4 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路径编码表
(三)发展路径
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号召,繁荣铜仁市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量化和质性研究结果,本文构建了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图。三螺旋概念最早是由Etzkonwitz在20世纪90年代底提出,用于解释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并在随后的研究中系统论述了创新系统的进化以及大学与产业关系路径的选择[10]。该路径图以政府为中心,以社区为载体,以社区教育机构为主体,以三方的互动配合为动力,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按阶段分解三方的具体职责,促进三方的螺旋上升,提升铜仁市的整体社区教育水平。
1.政府层面(充分发挥行政职能)
政府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抓手,需保障社区教育经费投入,制定完善社区教育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提供立法保障,协调社区和社区教育机构的深度融合。在第一阶段(起步发展阶段),政府需要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前期资金的投入,扶持社区教育事业的开展。在第二阶段(常态运行阶段),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保障社区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代表官方对政策制度进行宣传报道,提升社区教育活动的认可度和公信力。在第三阶段(提质增速阶段),政府需要建立长效监管制度,开展定期巡查工作,提供立法保障,全面推进社区教育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能运行。
2.社区层面(切实提高市民认知)
社区是社区教育对象的载体,需调研社区教育内容,组织社区教育活动,联系就业单位,提升市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在第一阶段,社区需要调研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预期效果的相关情况,充分利用社区开展广泛的招生宣传。在第二阶段,社区需要通过举办各项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社区教育事业,让更多市民了解社区教育。在第三阶段,社区需要联系相关企业,协助社区教育机构完成学员的就业工作,解决学习者的后顾之忧,让市民悉知社区教育的作用。
3.社区教育机构层面(不断提升内涵建设)
社区教育机构是社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需负责师资招聘和教学管理,开展科学研究,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提高社区教育质量。在第一阶段,社区教育机构需根据调研情况招聘专业教师,充实教学队伍,组织招生工作。在第二阶段,社区教育机构需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组建科研团队,招标科研项目,为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在第三阶段,社区教育机构需要根据社区的调研需求丰富教育内容,通过教学经验积累和科研项目支撑,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提质增效。
通过三方的融合,实现区域社区教育提质增速,最终达成社区教育事业从起步发展,常态运行到提质增速的螺旋上升目标,具体情况见图3。该路径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为区域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数据分析,总结铜仁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如下:第一,居民对社区教育了解程度低;第二,居民对社区教育参与度不高,高学历居民尤其突出;第三,居民对社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有要求,对旅游休闲和职业培训的关注度相对较高。针对目前的现状,研究认为:基于三螺旋理论,通过政府、社区和社区教育机构的三边互动,地域社区教育事业可以实现螺旋上升。其中,政府需充分发挥行政职能;社区需切实提高市民认知;社区教育结构需不断提升内涵建设。
图3 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图
诚然,本文对铜仁市社区教育的现状做出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也构建了铜仁市社区教育发展路径图。但是,鉴于本研究样本数量有限,研究方法也不一定完全合理,研究结果可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后期,本研究将扩大调研对象,设置更多维度的问卷试题,开展准实验研究法,更加精准地探索社区教育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