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协同培养模型建构与路径探究

2021-11-01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协同

黄 颖

(福建江夏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共同推动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如火如荼。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及“以创带就”的战略部署[1];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作为重点建设的9个任务之一[2];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的通知》,决定建设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3];2017年,党的十九大继续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4];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5];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6];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7]。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推动和指引下,高校逐步掀起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浪潮。

创新创业师资培养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培养特色鲜明、引领产业升级、推动行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前瞻性工作。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品质与面貌。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研究方面,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国内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的研究成果颇丰。通过梳理文献,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视角:一是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水平、结构、培训体系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如陈春晓通过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存在生师比例不足、胜任能力不强、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备的现实困境[8];蒋德勤认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存在整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缺少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制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9]。二是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影响因素的研究。如王志鹏等学者指出,美国各高校在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上,对创新创业专家化师资队伍的构建体现出“协同性”的特点[10];高建丽等学者经过调查发现,工作支持、利益支持及情感支持等组织支持均对创业激情有显著正向影响[11]。三是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提升路径展开研究。如陈广正从教育理念、评价激励机制、协同创新等方面探索了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路径[12];张翔从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外联、注重培训实效等角度提出了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胜任力[13]68-69。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和综合分析,发现国内外学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问题、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的一般性研究,偏重于师资培育中微观问题和策略的思考,较少从模型构建的宏观视角探讨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在协同理论框架下将宏观与微观培育路径融合研究的成果较为薄弱。我国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刚刚起步,发展呈现多元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很难从单一维度对其进行全面解析与有效推进。本研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全面深入地挖掘与剖析,在协同视角下对创新创业师资培育的理念与实践、内容与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角度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同发展的培育模型,从而推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步伐。

二、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已采取的培训方式有国际合作培训、省市级专项委托培训、校企合作培训以及校本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上大多采取选送教师参加培训班、通过创业学专业培养专职师资、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及外聘企业家等方式。如国际劳工组织、共青团中央及全国青联合作的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国际劳工组织实施的SYB项目,共青团中央负责的YBC项目等。也有部分地方省市在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中进行大胆尝试,如浙江省的“高校创业导师培育工程”和天津市的“大学生创业导师培训项目”。[14]28但是这些培养方式大多注重战术层面而忽略战略层面,长于技能操作而疏于综合素质,在实施理念、方式、过程和结果方面呈现出许多要素式顽疾。

(一)政府在师资培育中扮演的多重角色不够健全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培育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宏观层面上,政府多数扮演了立法者、规划者及拨款者等多种角色;但在微观层面上,政府与高校、企业的新型伙伴关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在教学与参与市场研发过程中,仅有少数师资能够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通过技术转移开展产学研合作,从而实现从基础科学知识到产品市场销售的线性发展。多数研究成果囿于政校企合作机制的限制,无法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传递,成果转化率较低。

究其原因,政校企协同合作的耦合机制不够健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虽然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针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印发了多项宏观层面的政策和文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尚未得到有效落实,政策“虚化”,甚至“落空”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政府、行业与企业以及院校之间各司其政,缺少充分的协作沟通。[15]42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备强烈的“政策目标导向”属性,导致专业化师资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之间的矛盾。[16]50同时,地方政府对此项政策的实施方案和资金支持还不够到位,对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的相关政策法规还不够灵活,对调动企业参与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政策扶持还不够健全。政府的宏观调控不到位与企业主体力量的缺失,直接影响学校聘任管理工作。[17]42

(二)高校在师资培养的战略高度和认识上存在偏差

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多缘起大学生就业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技术创新等外部压力。因此,高校虽然纷纷成立了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部门或机构,但是部分高校还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顶层设计范畴,尚未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尚未组建专职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仅附属于兼管部门,如就业指导中心和学生处等行政部门。现有的组织支持缺乏专业性与权威性,无法吸引优秀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18]50相关调查显示,在全国高校中,专职创业课程教师的比例仅占10.8%,其中行政人员和辅导员转型过来的构成比例超过66%。[17]31仅有少数创新创业教师参加过教育部委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但培训动力不足,培训效果并不理想。[13]68

究其原因,高校缺乏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的顶层设计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高校尚未将创新创业师资培养与学校的远景目标等系列办学要素共同纳入总体规划中,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性设计和构思缺乏,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尚不健全,校内各个子系统的紧密合作联动不够顺畅。同时,缺少区域统一的师资培训机构和整体规划,各种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各自为政,培训内容单一,资源交流与合作共享弱化。

(三)企业参与师资培养的动力协同弱化

现阶段,我国高校校企合作主要局限于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等,且无论是合作模式还是合作内容都停留于表面层次。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简单地体现在教师进入企业顶岗挂职,校园文化形态与企业文化形态处于割离状态,“互兼互聘、双向流动”的柔性管理机制尚未建立。“在当前的政产学合作中,我国企业参与教育的方式主要以提供学生实习机会、投入物力与资金为主,忽视对人力资源的投入。”[15]44“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接收高校教师深入企业参加生产和实践,双方多处于尴尬的状态。”[18]在现实中,因考虑到商业或技术秘密的利害关系,企事业单位不希望员工到高校任职,甚至明文限制技术人员在外兼职。[19]

究其原因,企业参与师资培养的动力协同弱化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从基于利益分配博弈的视角看,企业与高校合作追求的是竞争优势和超额利润。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起步阶段,其技术创新能力部分来源于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目前,我国高校主要通过战略规划、技术创新、人才支持等方式对接企业“有效需求”,而企业通过资金支持、成果转化等方式实现对高校的反哺。然而,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扶持(产业政策、科技政策、金融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不够稳固与成熟,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延伸和整合不够完善。部分企业以盈利为导向衡量校企合作的价值,由于利益分配不当、相互之间的信任不够等矛盾,校企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尚未达成共识,导致高校与企业之间尚未建立成熟的科研成果应用、共享和转让机制,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无法保证。

(四)创新创业师资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乏相关专业与学科基础,多是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经过初步培训后即刻上岗,尚未接受过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教育,而多数学科教师对创业教育持观望态度。因此,创新创业师资多数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创业经历,难以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相关调查显示,仅有22.89%的教师表示已经开始创业或者创业取得初步成功,其他教师均表示没有任何创业体验。[17]30据《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调查报告(2017)》显示,超过53.22%的大学生期望补足创业理论的课程学习,15.77%的大学生希望接受创新创业实操技能的培训。[20]据调查,某校的风电场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均为专职教师,他们缺少在维修电工等岗位的工作经历,以致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15]41

究其原因,教师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不足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构建很大程度上依托传统专业教师的转型,然而在现有考核指挥棒下,教师转型的内生动力不足。“《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发展报告》显示,多数高校未将全部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纳入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范畴,5年里,教师转/离岗率为47.3% 。”[21]同时,部分高校教师基于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科研产出以利于职称评定的高质量论文和专著为主,创业课程教学研究能力薄弱,忽视科技成果的应用;部分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理念认同,“功利化”的倾向使得他们关注的焦点局限于辅导大学生社团运营、大学生创业比赛等层面,而面向市场、面向实际应用开展研发的动力不足,引导学生将创新创业理念等内化为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能力不够,以致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指向难以落实到位;部分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和市场意识,将科研成果等专利产品进行品牌塑造的动力不足。

国家关于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已经提出,作为承担具体实施任务的高校亟需立足区域特色、紧抓区域优势,推进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协同培养机制改革。

三、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协同培养的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

“协同”的概念是由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Harmann-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的。协同理念以现代信息论、控制论和突变论为基础,主张集中研究以自组织形式出现的结构,揭示各种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是自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2]协同论认为,协同是系统整体性、相关性的内在表现,是一切相变的基础。系统的宏观有序性由组成它的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所决定,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产生宏观的有序结构,序参数之间的协同合作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序。“协同作用”是协同与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复杂开放系统内部各要素或各子系统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过程,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

基于以上对协同内涵的阐述可以发现,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具备了运用协同原理进行研究的核心要素。一是从方法论角度,“系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开放性,它涵盖不同领域和不同学科。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是具有思维能力的人介入其中的复杂开放系统。它是由政府、高校、市场、教师等多主体要素的多维子系统构成,并且通过政校协同、政企协同、校校协同、校企协同、政校企协同等形式与外部环境进行输入和输出整合,使多方协同从无序向有序完善和发展。二是从现实意义着手,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具有随机性、动态性和非线性。借鉴协同理念,可以通过序参量的确定构建协同架构,各子系统在协同架构下进行相互作用和耦合,形成有序的运作机制,实现不同主体的协同增效,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从而产生系统整体的协同效应。

目前,在知识生产、传播与应用中,政府、科学界和产业界之间的边界已逐渐模糊,多方互动的非线性合作模式已逐渐代替简单线性模式成为了主流。[23]根据协同和协同作用理论,内部动力是系统发展演化的序参量,与此相应,外部动力和环境因素就是控制参量。控制参量对序参量具有控制和导向作用,序参量主导着系统自组织由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因此,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是由低级有序逐渐向高级有序发展,其整体作用的有效发挥需经历初级、中级、高级等协同发展的三个阶段。推进协同培养的进程,需将自主发展和外部干预统筹协调起来。通过科学有效的设计,推动各子系统介入协同运动,建立协同驱动和共享驱动路径,突破原有的传统教育相互隔离与封闭的状态,跨界各方形成统一共识,开展合理的利益共享,形成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协同合作,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相互沟通、资源相互共享、文化相互融合的循环良好的协同系统,最终使系统从无序进入有序,实现各方的共同愿景。因此,在创新创业师资培养中,应构建以决策主体多元化为依托、平台建设立体化为引擎、学术创业资本化为支撑、评价考核科学化为抓手,以“保障力、辐射力、牵引力、服务力”为内容的协同驱动和共享驱动路径。切实发挥政府在体制机制创新、政策环境优化、法律法规健全的“保障力”作用,做实做强高校在凝聚多方力量厚植创新创业土壤的“辐射力”根基,有效推进市场在产业技术重大创新需求导向的“牵引力”优势,充分激活创新创业教师在抢占新技术或研制替代性技术的“服务力”潜能,最终形成集“政府统筹、高校联动、市场引领、教师自主”的“四化驱动四力合一”的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协同培养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四化驱动四力合一”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协同培养模型

在“四化驱动四力合一”协同培养模型的建构过程中,创新创业师资自主发展是其路径选择、行为持续改变的内在动力机制,政府、高校、市场等三方战略联盟的运作和辅助因素是模型形成的催化剂和粘合剂。政府、高校、市场、教师形成“四化驱动”结构的核心要素,四方要素通过衍生和创新对模型的优化升级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固化成为一个稳定的战略合作共同体。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宏观引导”和“环境塑造”,通过顶层设计、政策扶持、制度驱动等措施,推动并理顺研发、转化、孵化整合机制;高校置于模型的核心位置,联合多方主体的资源流和知识流,从完善组织架构、形成一体化培育机制、塑造一体化培养体系、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四个层面协同推进,为“四化驱动四力合一”模型赋予“知识空间”(学术创业资本化)、“共识空间”(三方合作)以及“创新空间”(协同发展共生模式),在和政府、市场的输入和产出中建立共生关系,最终助推知识资本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市场的主要责任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引领、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共建共享、优质集群的协作综合体;在教师自主发展上,通过改革师资准入制度与任职资格、构建考核指标、打造文化载体,以实绩和贡献为导向激活其发展的内生动力。

四、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协同培养的优化路径

传统的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各个子系统处于独立运动中,“条条”与“块块”分离,系统无法实现协同。在协同和竞争的矛盾性演化过程中,创新创业师资培养逐渐形成以政府、高校、企业等为序参量的有序集合。而要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变,必须通过改变控制参量从而改变序参量,改变各子系统的地位和关联方式,使分散甚至相互抵触的成分转变成有序的整体合力,从而构建起动态化、柔性化的协同系统,实现子系统间的协同效应。

(一)政府统筹调控:以决策主体多元化为依托,有效发挥政府保障力作用

1.发挥政府统筹枢纽功能,完善师资培育法制体系和运行机制

从协同的视角看,国家现象是人类社会系统协同效应的一种表现。[24]法律及政策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各种系统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形成自组织所遵循的重要规则。[25]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优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引导、规范和监督作用,制定和完善有关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规范合作各方的行为与利益分配,形成以目标为引领,以责任为纽带,多主体、多形式、多层次的“跨界协同”责任机制和动力机制。

第一,优化外部环境,提供战略支持。协同过程受各方利益的驱使,其和谐共生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引导与制度激励。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明确目标、出台政策、搭建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等控制参量,对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各子系统(如高校、企业)的行为方式、运动方式和关联方式进行规定和引导,外引和内驱双管齐下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这时,政府政策是师资培养这个自组织的序参量。例如,“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企业进入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的认证目录,将获得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方面的组合式激励,如指导教师所属企业投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投资成本,可以按照一定比例抵免教育费附加税。”[26]又如,“江苏省以产学研结合为载体,筹建和认定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33家,组织高校与企业共建各类产学研联合体3700个,组织1万多名高校教师到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或开展联合攻关,搭建了教师创新创业平台。”[27]12

第二,完善利益驱动,深化“引企入教”改革。创新创业师资协同培养是建立在各子系统需求匹配的合作期望上达成的共同愿景和优势互补,政府部门的各类政策工具对高校和企业的需求模式产生导向作用。因此,政府应不断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根据形势变化,修订现行法律中关于高校知识产权的条款;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司法的有效衔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知识产权产业化应用平台,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和服务体系,鼓励知识产权向企业流动,以企业为知识产权产业化应用平台,并尽快建设规范知识产权的服务体系圈。[28]如美国政府的《美国国家创新战略》《小企业法》《拜杜法案》等系列法律法规及发展战略,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营造了极为有利的外部宏观环境。[29]

2.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加大师资培养的适应性和藕合性

系统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首要的条件是从外部环境获得能量流和物质流。因此,创新创业师资协同培养模型的形成与维持,必须建立协同的资源保障机制。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各方优势资源,通过专项政策支持及资源保障,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项目与经费扶持力度,增强师资培养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服务能力。

第一,基金植入,为师资培育保驾护航。充足的经费保障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师资创新团队的发展和资源整合配置的良性循环。因此,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以项目拨款为主,科研经费和专利技术许可收入、销售服务收入和大学衍生企业收入为辅,引入创新创业公益基金及创投基金,开通项目经费保障的绿色通道。例如,江苏省财政每年设立专项经费8000多万元,实施“江苏特聘教授计划”和“产业教授”计划,在高校教师中产生了“鳃鱼效应”,激发了教师创新创业活力。[27]12

第二,建立师资库,塑造师资发展共同体。为达成师资培养的战略协同,有必要建立互惠共生的组织协作联盟。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牵头进行孵化培育以区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师资管理中心,逐步成立一支由创新创业讲师、技术专家、商业精英、政界领袖组成的“四师”结构师资库,并建立工作台账和协调会议制度。政府科技主管部门聘请第三方对创新创业师资进行资格认定,建立动态的师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二)高校场域突围:以平台建设立体化为引擎,做实做强高校辐射力根基

系统中的各要素或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推动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动力。线性相互作用具有可叠加性,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一种协同的放大效应。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创业师资培育过程中,必须充分考量协同环境、协同对象、协同模式等“协同选择”的核心要素,在多方博弈过程中,以平台建设立体化为引擎,有效整合跨界、跨层次优质资源,求同存异,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师资协同培养模型。

1.完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形成一体化师资培育机制

第一,顶层设计,完善组织架构。跨组织的协同过程是复杂的线性结构,受到师资协同培养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建立具有协同利益期望的组织机构,搭建师资培育的协同平台和共享通道,能够提高师资培育协同的整体效率和绩效。高校应成立创新创业师资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就师资培育的发展方向、经费保障、运行方式等进行宏观调控和整体决策。下设办公室,制订具体方案与计划,建立工作台账,负责师资培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资源协调等各子系统的运行,进而强化职能、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增强效率,建立起监督有力、执行顺畅、分工明确、权责一体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

第二,统筹协调,制定师资发展规划。高校应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成功经验,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及人才培养定位,由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协调委员会统筹规划建设方案,制定师资标准和培养目标。

2.统筹校内外资源,塑造一体化培养体系

第一,合作共赢,加强培育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师资的培养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离开区域经济发展谈创新创业师资的培养是盲目的。构筑区域竞争优势中具有核心作用的师资队伍,须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地方企业产业集群、结构转型升级及产业技术的重大创新需求为导向,通过学术生产平台、科研管理平台、科技园区平台,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培育基地。

第二,专兼结合,灵活运用“1+1”导师制模式。优质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创新创业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要培养具有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专兼职教师合作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培养企业家型学者和学者型企业家是大势所趋。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德什潘德技术中心聘请50多位来自学术界和商业界的著名人士担任咨询导师,向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提供指导和援助。[30]

3.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实现人才队伍梯队建设

分类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之一。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将分类施策确定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因此,针对不同类型教师要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实现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三业”(学业、职业和创业)导师队伍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文素质、创业管理技能、专业技术技能三个创新创业导师梯队。

第一,针对创新创业师资基础群体的培养。在全校创新创业教师(包括学生辅导员、学业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导师)的培育方式上,从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商业游戏、嘉宾访谈等多角度培育入手,侧重创业知识、教学方法、研究方法等创新创业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第二,针对创新创业师资核心群体的培养。在核心群体即创新创业学科带头人的培育方式上,通过开设高级研修班,采取案例教学、仿真和生产现场结合、项目驱动等方式来进行培训,全面了解企业生产实际、研发过程和工作特点。条件成熟的高校还可以通过培养创新创业学科博士来充实师资队伍。

第三,针对创新创业师资外围群体的培养。在校办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校友企业家、外聘创业导师团队的培育方式上,侧重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通过参与学校项目运作,全面了解高校教学与科研过程,在教中学,在导中悟,在练中提升教学与教育研究能力。

(三)企业理念更新:以学术创业资本化为支撑,有效推进市场牵引力优势

协同作用是在一个有统一行为目标和规范的网络结构中进行的。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其各种行为都包含一定的自组织特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利益需求之间的协同,将学术创业资本化作为系统控制参数,影响企业系统自组织形成规范的性质和方向,从而影响系统的自组织行为。

1.校企合作,搭建科技成果精准转化平台

第一,校企合作,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企业子系统的复杂性不仅来自技术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还来自政府政策和高校等技术创新主体的多样性。因此,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利益需求之间的协同,必须瞄准区域高端高新产业,以企业为主体,以校方为核心,以精准转化、孵化与催化为目标,加快新专业的布局和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扎实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建设,从而实现高校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创新项目落地落实。

第二,对接产学研用,加快智力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在企业子系统与高校子系统的协同运动中,企业子系统的主导参量逐渐发展成为系统的序参量,主导着系统的发展演化。因此,校企双方应立足原创科研成果、知识创新服务,形成跨学科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企业通过建设创新型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平台,进行融资、引资或贷款,或者协助创新创业教师获得政府补贴,快速而高效地为教师筹集双创资金铺平道路,并对教师的创新科技成果,如具有良好产业前景、成果成熟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科技成果,提供多种转化形式。

2.项目引领,实现师资与企业需求的高效配置与契合

第一,需要导向,项目引领达到双赢效果。高校与企业之间先天就存在知识势差和目标差异性[31]11,而这种矛盾和差异的演化与外部环境等系统控制参量息息相关。为了减少摩擦并最终实现协同增值,应该依托区域内众多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园区等校企合作平台,承接科研课题或开发应用项目,以“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师资培养与“项目运作式”需求融为一体。

第二,整合成果,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协同增值的实现需要健全利益分享机制,以公平的利益分配链条紧密联接参与的各子系统。[31]11因此,必须充分开放各校研发资源,组织跨校合作,促进各院校创新创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实现师资、教辅设备及其他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对企业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有益的研发成果,从而加大企业投资愿景,建立技术推广机制及反馈机制。

(四)教师角色重塑:以评价考核科学化为抓手,充分激活自主发展的服务力潜能

一切外在的环境和制度只能起到促进和催化的作用,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主体还是教师本人,教师是自组织的序参量。因此,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构建创新价值观,运用协同和系统的观点,在政策、制度、评价考核体系等控制参量的作用下,充分激活自主发展的服务力潜能。

1.构建实绩导向考核指标,建立全程质量监测机制

第一,注重痕迹管理,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高校要为创新创业师资建立活动档案,记录教师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及相关讲座论坛、担任创业项目指导教师的情况,以及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调研活动的情况。许多高校建立了创业校友信息库,邀请校友中的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或创业导师,开设“校友讲堂”,制作校友刊物,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沙龙、创业项目路演等服务。如美国设立了“年度最佳创业者”和“年度教师企业家”两种知名奖项[32],香港中文大学推出了“创业学长计划(Mentorship Programme)”[33]。

第二,以实绩和贡献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指挥棒,对发掘教师潜能、拓宽教师晋升通道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因此,高校要统筹考虑发展理念、办学基础和条件,如办学资源、学科专业优势、人才队伍、科技实力等,加强发展理念与战略规划,优化和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双轨制”的教师评价机制,做到监督有主体、考核有细则、考后有反馈,并建立健全师资奖惩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例如,在西方不少创业型大学中设立了“年度教师创业家”奖项,以激发创业导师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34]又如,天津科技大学提出将中青年教师企业工程实践作为基本条件纳入职务评聘。[14]28

2.打造文化载体,运用学术资本自主创业

教师子系统内部存在着决定系统有序发展的序参量。文化是一种积淀和传承下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菲尔波特(K.Philpott)的研究指出,高校要关注教师个体层面,尤其是缺乏统一的创业文化等障碍因素。[35]高校应以国家、各省以及相关区域的创新创业政策为指导,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橱窗、横幅、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打造文化载体,使全体师生自觉接受创新创业文化,并最终内化为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理念。创新创业教师要根据熟悉领域及企业的不同需求,通过岗位培训、挂职锻炼、课题合作、项目开发、企业咨询、技术转让等方式,借助校企合作搭建的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利用本单位的科研资源和自身科研技能为企业开展有偿服务,在创业实践中实现知识成果与商业价值的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型科技成果从供给方逐渐向需求方的横向扩散,从双创实验室的研究型技术逐渐向市场应用型技术的纵向转化。例如,上海理工大学通过启动“教师企业实践计划”,选派教师参与知名高科技企业的科研和生产,积极引聘校外企业家、企业经理人等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36];并通过撰写创业反思、创业日记、创业札记等方式对创业实践经历及收获进行科学记录和客观描述,将总结的经验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尽快传递并内化到大学生的创业知识体系中,最后转化为大学生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和创业孵化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资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