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隐喻研究

2021-11-01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纲要隐喻框架

韩 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北京,10008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背景广阔,理论渊源深厚,并且兼具坚实的实践基础、鲜明的主题主线、科学的理论体系、创新的理论观点、扎实的哲学依据、通俗的话语特色,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重大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1]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以下称《纲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科学性、系统性阐述,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对《纲要》中的隐喻用法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旨在发现语言表达背后的隐喻类型与认知模式,借此管窥政治隐喻的特点,并讨论隐喻在政治话语建构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这些隐喻用法的特点,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隐喻用法的作用,能够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一、理论背景

(一)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metaphor)在西方具有悠久的研究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在其《诗学》中指出,“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他物,这个词便成了隐喻词。”[2]受这一观点的影响,西方传统修辞学普遍认为,其一,隐喻是语言中的非正常现象;其二,隐喻作为一种纯语言现象可有可无。因此,这种深深根植于西方人心目中的隐喻观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早已固化为一种思维方式。然而,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这一传统观念受到巨大挑战,传统的隐喻观开始发生认知转向,即认知语言学倡导概念隐喻理论,主张将隐喻从语言层面提升至认知层面,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而且大部分抽象概念都筑基于隐喻[3]。

具体而言,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由一个相对具象且易于识解的源域(source domain)和一个相对抽象且不易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构成,所谓隐喻实质上即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的一系列映射关系。[4-6]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19日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引用的老子《道德经》中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为例,该隐喻的目标域为“治理国家”,源域为“烹饪菜肴”,即用相对日常的、易于识解的“烹饪菜肴”理解和把握非日常的、不易识解的“治理国家”。其映射关系见图1。

图1 “治大国若烹小鲜”中的映射关系

中国古人很早便开始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隐喻来理解和把握一些抽象事物,正如《易经》中所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7]。可见隐喻是我们识解客观世界时最重要的认知模式。

(二)隐喻的类型与功能

关于隐喻的类型,以往学界探讨颇多但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为便于讨论,此处借鉴日本学者大堀夀夫的分类标准。依据大堀的标准,隐喻大致可分为常规隐喻、一般隐喻、意象隐喻和诗性隐喻4种类型,其中“常规隐喻”(conventional metaphor)是指为属于同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的成员所共有并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隐喻;“一般隐喻”(generic metaphor)指一种抽象度较高的隐喻,如“方位隐喻”;“意象隐喻”(image metaphor)则与“一般隐喻”相反,主要指一些抽象程度较低、与感性(特别是视觉)紧密相关的隐喻;而“诗性隐喻”(poetic metaphor)则往往将几个不同类型的隐喻糅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结构更加复杂的隐喻。[8]

关于隐喻的功能,国内外亦有不少学者做过相关归纳。总体而言,隐喻最核心的功能,是通过相对具体的概念或事物,识解相对复杂、抽象的概念或事物。不少研究表明,隐喻在心理学、经济学、现代文学和艺术等众多学科领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传统心理学家用“生命体”“神经”“空间”“系统”等描述大脑,而当代心理学的中心隐喻是“计算机”隐喻,包括“输入”“输出”“信息检索系统”等。再如,经济学中的invisible hand(看不见的手)、free lunch(免费的午餐)、safety net(安全网)、golden parachute(金降落伞)、glass ceiling(玻璃天花板)等概念无一例外均为隐喻表达。[9]

当然,政治领域也不例外。政治与隐喻恰似鱼和水的关系[10],隐喻可以将抽象的政治术语、政治理念说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隐喻本身还可以激活听者头脑中的框架(frame),使听者基于框架做出相关推理,从而便于人们理解和把握更加复杂抽象的概念结构。此外,隐喻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旦抓住了我们的心,之后便无法放手。因为我们绝不会忘记那句话”[11]。正如文旭所言,“从实际的操作层面看,隐喻能以特定的模式框架政治议题,设定议题解决的方向,从而提供阐释框架以影响政治决策。因此,考察政治话语中隐喻的框架模式,既可以了解说话人对受众的观念期待和塑型,也可以反观说话人的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12]

二、国内外政治隐喻相关研究

根据汪少华和张薇的研究,国外对政治话语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修辞学视角下的从话语形式、话语结构向批评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功能、话语权利和社会认知转变的过程。[13]然而,有别于传统研究,认知语言学的滥觞者莱考夫试图基于框架理论(Framing Theory)和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阐释政治话语,以揭示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以及框架方式在政策接受中的重要性。[14-15]譬如,莱考夫通过分析美国两大政党,指出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采用的是严父世界观和慈父世界观。[15]

这一做法得到国内不少学者的认同。比如,汪少华和张薇通过分析布什和奥巴马的4篇环保演讲发现,二人均使用了旅程、舞台等概念隐喻,但布什侧重单边外交、经济利益至上等框架,奥巴马侧重多边外交、经济和环保并重等框架,这与其所代表的两党最根本的道德价值观相吻合。即共和党的道德观是“严父模式”,而民主党的道德观是“慈父模式”。[13]

尽管上述众家从不同视角丰富了政治话语分析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为开展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研究树立了良好典范,不过囿于传统做法,以往研究中对我国政治话语体系隐喻建构模式的研究尚不多见。然而,诚如王莉所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高度重视,提出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集中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听清听懂中国声音,让世界认识一个立体多彩的中国。”[16]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政治话语是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政治话语体系研究,分析和总结隐喻在政治话语建构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有鉴于此,本文以《纲要》为例,旨在探析其中的隐喻类型、使用特点以及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纲要》在构成上由开篇、结尾以及19个具体的章节组成。为方便讨论,这里采用Pragglejaz Group的隐喻识别法(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ss)[17],从中甄别、抽取出了119例主要的隐喻表达,经过筛选发现这些隐喻表达共涉及33种认知模式。其中,意象隐喻类型最多,共21种,占全部隐喻类型的63.64%;其次为常规隐喻11种,占33.33%;其他隐喻(一般隐喻)仅有1种,占3.03%。下文拟具体阐析意象隐喻和常规隐喻两大类型,以管窥隐喻在政治话语建构中的特点和作用。

三、《纲要》中的意象隐喻及其特点

《纲要》共使用了21种意象隐喻,总频次为27,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意象隐喻使用频次统计

《纲要》中的意象隐喻在所有隐喻类型中的占比最高,其特点主要有二:(1)隐喻的源域与其他类型的隐喻相比,具有贴近生活,生动形象等特点;(2)其中不乏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喻表达。由此可以看出借助日常语言正是政治隐喻的特点之一,“因为平常语言体现了语言使用群体的共识,包括与一定词语相联系的判断、态度和情感,通过吸取固有深刻的态度和感情,来自平常语言的隐喻有助于塑造新命名现象的意义”。[12]例如:

例1.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红绿灯(《纲要》,第109页)

例2.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纲要》,第133页)

例3.想交到这样的朋友,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纲要》,第136页)

毫无疑问,“红绿灯”“石榴籽”“快餐”等均属于日常语言,它们的使用有助于促进施喻者和受喻者之间的认同,进而达成思想上的统一。同时,比起枯燥无味的政治术语,这些日常语言能够作用于人的潜意识,更容易为人所接受,影响力也较大。

另据莱考夫的观点,一个词就可能确立或激活一个框架,[14]如受众基于“指挥棒”和“红绿灯”激活的交通框架,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发展理念所起的作用,即如同交通规则中的指挥棒和信号灯,若不严格遵守,交通便无法畅通无阻。同时,不少学者将框架分为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两种,前者关乎词语激活的心理结构,后者与表层框架激活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并影响着我们的推理和行动[13]。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层框架与认知语言学中的脚本(script)概念所起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再如:

例4.干事业好比钉钉子。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结果很可能是一颗钉子都钉不上、钉不牢。(《纲要》,第251页)

例5.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纲要》,第43页)

例6.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纲要》,第43页)

例7.“一带一路”建设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后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纲要》,第214页)

例4,通过将“干事业”比拟为“钉钉子”,便于我们更好地基于“钉钉子”所激活的框架,就“如何干事业”进行推理和行动。例5~7也属于典型的意象隐喻,但更具中国特色,如“赶考”“拜师”“大写意”“工笔画”都与中国文化紧密关联。要准确地理解这些隐喻用法必须对中国文化有较好的把握。反过来讲,对于熟知中国文化的受众而言,这些隐喻表达既贴合已有的知识架构,又便于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言背后深刻的政治内涵。

四、《纲要》中的常规隐喻及其特点

《纲要》共使用了11种常规隐喻,总频次为90,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常规隐喻使用频次统计

根据表2归纳其特点大致有三:其一,虽然在种类上不及意象隐喻丰富,但使用频次为意象隐喻的3倍之多,这与其固化程度较高不无关系;其二,有关旅程(Journey)的隐喻出现频次最高,几乎贯穿整个《纲要》,构成了中国政治隐喻的一大特色;其三,政治话语中的常规隐喻与日常语言中的常规隐喻具有连续性,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以下分别聚焦旅程、健康/生命、战争这三类主要的常规隐喻展开讨论。

例8.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奋勇开拓中前进的,必定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向前发展。(《纲要》,第12页)

例9.牢记使命、奋发有为、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到达民族复兴的光辉彼岸。(《纲要》,第16页)

例10.社会主义五百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历程。(《纲要》,第22页)

例11.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让中国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周边。(《纲要》,第217页)

例8~11中,在构建政治话语时,旅程中所包含的“方向”“目的地”“路线”“交通工具”等要素能够借助隐喻投射至政治领域,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在政治话语中的丰富内涵。黄秋林和吴本虎通过考察30年的《人民日报》两会社论中的隐喻后发现,不论在哪个历史时期,旅程隐喻始终占据首位。[18]这一结论与本文的观察结果相吻合。此外,《纲要》在谈及旅程隐喻时,往往倾向于聚焦旅程的道路问题以及旅程中的困难和风险。如:

例12.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用事实来说话、由人民来评判。(《纲要》,第26页)

例13.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纲要》,第28页)

例14.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纲要》,第27页)

例15.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旋涡越来越多。(《纲要》,第81页)

道路隐喻对于理解和把握相关政治话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隐喻在《纲要》中反复出现,既是中国政治话语的一大特色,也说明隐喻在构建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面对旅程中的困难、化解旅程中的风险、走好自己的路,基于隐喻推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政治内涵,获得更深刻的政治领悟,从而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换言之,隐喻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阐释框架,这也是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重要作用之一。

健康/生命隐喻在《纲要》中的使用频次也很高。这些隐喻运用于政治话语,起到了将抽象的、难以识解的政治话语转化为具象的、易于识解的作用。如:

例16.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纲要》,第56页)

例17.要加强忠诚度鉴别和政治考察,搞好“政治体检”,防止“带病提拔”(《纲要》,第189~190页)

例1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纲要》,第123页)

例19.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纲要》,第146页)

例16用“刮骨疗毒” “病毒”等隐喻表达,形象地阐释了党的纯洁性问题;例17用“搞好‘政治体检’,防止‘带病提拔’”强调了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就必须确保思想坚定、政治合格;例18将人民民主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例19将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国家和民族命脉,生动地诠释了人民民主和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种制度、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此外,战争隐喻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如政治话语中经常出现的“冷战”“阵营”“结盟”“盟友”“假想敌”“敌对国家”等有关战争的表达。[11]以下是《纲要》中有关战争隐喻的表达。

例20.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在意识形态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纲要》,第140页)

例21.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纲要》,第148页)

例22.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纲要》,第162页)

例23.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纲要》,第180页)

值得注意的是,黄秋林和吴本虎通过对《人民日报》两会社论进行历时分析后发现战争隐喻的变化最为曲折,并指出“1983年以后战争隐喻有起有伏,但是都远远低于最初的五年”[18]。这一结论与《纲要》中战争隐喻出现的频次基本一致。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纲要》中使用的战争隐喻其目标域开始呈现多元化倾向,如“意识形态是战争”“发展事业是战争”“脱贫攻坚是战争”,隐喻类型并不限于黄秋林和吴本虎总结的“发展国家是一场战争”这一种隐喻。通过“防线”“战线”“主战场”“决胜”“收兵”“战略主动战”等词语激活的战争框架,不仅能够使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关概念,达成思想上的统一,还能够基于战争的框架,进行相应的逻辑推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斗争精神。

五、隐喻在《纲要》中的作用

关于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学界已有过不少讨论。譬如,孙厌舒考察美国当代政治语篇后,将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归纳为:(1)隐喻对信息的加工筛选功能;(2)隐喻对大众的情感激发和说服功能;(3)隐喻对特定言语社区的凝聚功能。[19]而陈文革则通过分析新闻案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丰富和拓展,认为隐喻在政治语篇中主要有框架、筛选、劝说、推理和评估五种作用。[20]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以往研究并未对这些作用彼此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做出具体说明。对此,本文认为上述作用并不是相互孤立的,排在首位的应该是框架作用。即框架一旦被确定,筛选、劝说、推理和评估便可以在事先预设好的框架内发挥各自的作用。通过考察,《纲要》中的隐喻主要起到了框架、劝说和推理三种作用。

(一)隐喻的框架作用

框架在政治话语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2004年的国情咨文中出现了“举手请准”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实际上激活了一个框架。即在这个框架里,有人是成年人(暗指美国),有人是未成年人(暗指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当未成年人做某事时,通常需要向成年人举手请准。[15]所谓框架是指一种有关世界运作的认知结构。当受众听到或读到一个词时,其相应的知识网络便会被激活。[13]譬如,《纲要》通过“脱贫攻坚战”的说法,便成功激活了受众知识网络里有关战争的框架。战争框架通常包括作战双方、敌人、进攻、防御、作战计划、胜利、败北等要素。同时我们也知道,攻坚战专指那些攻打设有坚固防御要塞的战斗。因此在概念层面上,脱贫与战争形成对应关系,而脱贫中难啃的硬骨头便与我们要攻打的要塞形成对应关系,即要全面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拔掉这一个个阻挡在我们面前的坚固要塞。换言之,这即意味着攻坚战绝不可能是轻而易举便可拿下的战斗,而一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硬仗。因此越是进入决胜阶段,就越需要我们“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见例22)。由此可见,战争框架在这里起到了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此外,像《纲要》中的“指挥棒”“钉钉子”“刮骨疗毒”“命脉”等也都能够激活相应的框架,从而为发挥隐喻的劝说、推理等作用打下基础。

(二)隐喻的劝说作用

政治话语或多或少都带有劝说成分,这也是其有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虽然亚里士多德曾在《修辞学》②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中提到三种有关劝说的方法,但无疑合理运用隐喻是达成劝说目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隐喻的劝说作用在于发言者发出信息后,让政治性指向意义的信息和受众自己的个人认知融为一体,从而提升话语影响力。在《纲要》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建立新框架;(2)用一个框架代替另一个框架。前者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说法将“人民民主”置于与“生命”同等的高度,为受众确立了一个全新的认知框架,以此凸显人民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即若没有人民民主,社会主义也便不复存在。后者如“想交到这样的朋友,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见例3),即用“功夫菜”的框架去代替“快餐”这样的框架。显而易见,要做一道“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所付出的各种成本是“快餐”远不能及的。由此便可以通俗易懂地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白如何做好统战工作,比起直接说教,劝说效果更佳。

(三)隐喻的推理作用

隐喻关系到两个不同的框架,即源域框架与目标域框架。由于框架本身具有结构性,[21]因此隐喻可以将源域框架中固有的逻辑推理关系映射至目标域,从而使目标域获得相应的逻辑结构。比如,《纲要》在讲到纯洁性问题时,用“刮骨疗毒” “病毒”等隐喻表达,便起到了很好的隐喻推理作用。即健康的肌体若遭遇病毒侵入,需要及时忍痛“刮骨疗毒”,否则病毒就可能在全身蔓延,甚至导致肌体丧失某些功能,乃至威胁到肌体的存活。因此,这就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必须不断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同样,在讲到“如何干事业”时,《纲要》将其与“钉钉子”这样一件日常的行为进行类比,借助“钉钉子”中固有的逻辑推理关系,如“先怎样后怎样,如何钉好、钉牢、需要注意什么”,投射至“干事业”领域,使受众激活相关的框架知识,自觉从中获得启发。

六、结语

“政治就是语言,同时语言就是政治”。[22]政治话语离不开隐喻,隐喻在政治话语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通过对《纲要》中的隐喻用法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本文得到了如下结论:

1.从隐喻类型上看,《纲要》主要涉及意象隐喻和常规隐喻两种类型。其中,意象隐喻的种类丰富,但常规隐喻使用频次更高。

2.从使用特点上看,《纲要》中的意象隐喻接近日常语言,同时还包含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隐喻。与之相对,常规隐喻在《纲要》中大量使用,特别是旅程隐喻几乎贯穿了整个《纲要》。而且《纲要》中使用的常规隐喻与日常语言中的常规隐喻并无本质区别。

3.从隐喻作用上看,《纲要》中的隐喻主要起到了框架、劝说和推理三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种作用并非孤立存在。一旦框架确立,受众便可依据源域中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而推理的过程既是加深认识的过程,同时也可从中获得启发。而从施喻者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正是劝说的过程。

综上,我们认为,分析隐喻在政治话语建构中的特点及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为此,笔者提议:其一,充分利用好、发挥好隐喻这个“工具”及其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使广大干部群众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些隐喻表达的内涵。其二,进一步加强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研究,特别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隐喻研究,以便更好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体系。

猜你喜欢

纲要隐喻框架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基于Hadoop的DDoS检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