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
2021-10-31朱兴锦
朱兴锦
摘 要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写作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文字组织能力与语言运用水平,它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集中体现。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学生的写作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对此,语文教师可尝试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经典文本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共同进步。本文对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如何开展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以读促写;教学方法
以读促写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其中阅读是语言的输入环节,能够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写作则是语言的输出环节,能够让他们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可以采用以读促写的方法开展写作教学,从而改善学生的阅读效果,帮助他们拓展写作思路,使其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结合课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不仅教师难教,学生也难学,令师生双方均头疼不已。目前的高中写作教学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再加上学习任务的繁重与写作难度的逐渐增大,学生更是缺乏写作兴趣,以致他们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对此,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首先利用教材中的优秀文本设计阅读教学,结合课文内容与主题引领学生进行思考与想象,并把自己对课文的思考与感悟以作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在长度与格式上不做硬性的要求,让他们在写作中深化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并借此逐渐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开展《红烛》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先简单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多年的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写下这首名诗《红烛》,并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学习该诗的内容,并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学完这首诗歌以后,大家结合初中学过的《最后一次的演讲》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及闻一多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给闻一多先生写几句墓志铭,表达对诗人的纪念。学生结合相关资料和个人的认知写出了自己的感悟和体会:“红烛发光照死水,一多著作青史垂。诗与热血共铸就,一座丰碑爱国魂。写写写,写出累累硕果;做做做,做出惊天伟业;说说说,说的痛痛快快,行行行,行的人中高标!开口说话,掷地有声;脚不下楼,著作甚丰;唐诗杂论,楚辞校补,深刻钻研,一丝不苟,大声疾呼,为民请命,言行一致,名垂青史。”
二、深入解析文本,渗透写作技巧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经过小学、初中两个阶段的学习与训练,但是掌握的写作技巧却比较有限,因此,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写作技巧的重任,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后续的写作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平常的写作教学中可以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在课文课文讲解时,应在讲解课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深入解析文本,有意识地渗透文章写作技巧的教学,引导学生着重探索和分析作者运用的写作技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这些经典文章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让学生把阅读和写作有机整合起来,促使学生学会推陈出新,继而内化成自己的写作技巧。
以《百合花》的教学为例,这是茹志鹃创作的短篇小说,作品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从较小的角度反映了鲜明的时代内涵。学习课文时,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上,让学生深入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新媳妇看到重伤的小通讯员,于是一针一线地缝补他衣服上的破洞,后来又将新婚时的被子盖在小通讯员的遗体上。通过形象描写来表現新媳妇的青春美,如:她是过门刚三天的农村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留海,善良纯朴开朗,也有着新嫁娘的矜持羞涩;等等。在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尝试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位自己身边熟悉的人物,引领他们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到个人的写作中去。
三、分析课文结构,优化学生的写作构思
在当前的高中学生写作中,结构意识不强是学生写作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他们为写出符合字数要求的作文,通常东拼西凑,想方设法增加字数,导致写出来的文章逻辑不清晰、结构不明确,甚至出现重复、啰嗦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中写作教学一般都以议论文为主,这种结构性较强的体裁对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要求较高,而教材中选编的议论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着极强的可读性与研究价值,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先分析结构,再进行仿写训练,促进学生逐渐优化自己的写作构思,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逻辑与结构基础。
比如,在《拿来主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分析写作思路和结构层次上,以此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明确了作者要讨论的是“拿来主义”,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送去主义”,而“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会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来看,将会造成亡国灭种,所以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划分课文段落,课文第一部分是1-4段,着重批判了“送去主义”;第二部分是5-9段,阐明了“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三部分是第10段,总结全文。全文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在学习完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本文的结构为模板写一篇议论文,通过这些模仿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自然就能够得到训练和加强,从而解决学生议论文的构思问题。
四、利用文本阅读,引發学生的写作灵感
从目前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来看,不少高中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着主题偏题、内容空洞等问题,这严重影响到学生的作文质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比较缺乏写作灵感,不知道怎么确定写作主题,也不知道该如何整合写作内容。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巧妙使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主要内容与主旨大意,使其在主题明确的情况下拓展写作思路,激发写作灵感,同时在巩固阅读内容的前提下,有效训练学生的作文技巧。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中,这篇课文是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发现文章表面是写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其实是含蓄而委婉地抒发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脱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引领学生交流阅读收获,仔细揣摩文中的关键语句,理清作者的情感脉络。结合课文分析,教师可以引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自由想象,围绕作者在回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对课文进行续写,可以写作者在荷塘赏月后思想情感发生的变化,也可扩写作者所寄托的情思等等,以此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降低作文的构思难度,利用课文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五、适当增加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要想进一步发挥以读促写的教学优势,仅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教材中收录的课文十分优秀,但数量有限,极易限制学生的阅读视野与学习范围,很难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积累的要求。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以读促写的教学中,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当然主题不能脱离课内,我们可以围绕教材文本的主题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使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和语言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进行《鸿门宴》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关于项羽和刘邦的历史故事开展文本阅读,并且借助电影《鸿门宴传奇》中的精彩片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了解项羽的沽名钓誉、刚愎自用、胸无城府、优柔寡断、寡谋轻信、轻敌自大与性格急噪等,以及刘邦的知人善用、能言善辩、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胸有城府、老奸巨猾、善于应变和善纳忠言等。之后,在写作环节,教师可以布置任务:写出自己心目中的项羽和刘邦分别是怎样的人?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或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一来,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无内容可写,而是会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写出各自对项羽和刘邦的认识,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还可以让学生作文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并形成自己的个人化观点。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以读促写的重要教学价值,以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为立足点,精心设计以读促写式的教学流程,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兴趣驱使下自觉、主动地进行写作,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使其阅读与写作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