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象是学习文言文的钥匙

2021-10-31邝绮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15期
关键词:精卫填海精卫神话

邝绮华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因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多半是老师讲,学生听。效率很低,学生容易厌学。根据语文新课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这个目标需教师自身多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成为涵咏和鉴赏者。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中,师生一起沟通古今中外,深化文本的精神。那要做好这一点,最好的途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中带着自己的理解,真实地感受和理解文本。下面我

将结合四年级《精卫填海》为例谈谈做法。

一、结合课题,引出想象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包含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把握课题,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是理解文言文文本的首要任务。我的设计如下: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一)读课题,边读边想

1.精卫填海,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精卫是谁?(2) 她为什么要填海?(3) 她是怎样填海的?

这里,学生结合想象,读课题后进行了提问,这样学生就在提问中,把握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带着想象和激发出的兴趣,学生马上自己津津有味地读课文。

二、结合图片,激发想象

课文《精卫填海》中,有一幅插图,一只色彩艳丽的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衔石填海。这是表达精卫填海的决心所在。我这样设计:

1.出图:精卫是什么呢?

2.谁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幅课文插图

生:精卫是神话中的一种鸟,体型不大,形状像乌鸦,它羽翼鲜艳、白喙赤足。(从课文角度)

生:它的眼睛睁得又圆又大,非常愤怒。(从神态)

生:它的羽毛很鲜艳,五彩缤纷,很美丽。(从外形)

生:它张开双翅,奋力煽动,嘴巴叼着小石子。(从动作)

师: 她是怎样填海的?

生:精卫羽毛色彩艳丽,奋力张开双翅,嘴叼着石子,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填海。

这个设计,利用课文的插图,学生发挥想象,理解了“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一文本句子意思。

三、结合文本句子,运用想象

传统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缺乏兴趣,觉得文字枯燥乏味。教师对此感到棘手和苦恼,为了不耽误教学时间,又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教师字字落实的原则,采用“串讲”“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方法,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再加灌输时强调忠实于文本注释,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怀疑和探究的精神。我在教学理解“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一句中是这样做的:

师:此时,精卫出现了!(羽翼鲜艳、白喙赤足)的精卫……

(怒目圆瞪的精卫)……

(嘴里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子)的精卫……

(在风浪中振翅高飞)的精卫……谁能用怎样的精卫,带领大家读。

(3位学生)

生齐读: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师:我想问问精卫,你为什么要填平浩瀚无边的东海?

生:大海夺去了我的生命,我要报仇!

师:精卫鸟带着复仇的决心,经常衔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平东海。

我想再问精卫鸟,你经常会是什么时候来呢?

生:每一天,只要找到……不分昼夜……

师:白天填,晚上填,天晴的时候填,下雨的时候填,精卫鸟不依不饶,生齐读:……现在,我们还能简单的理解为经常吗?

同学们,太阳刚刚升起,精卫就在:

夜色渐渐黑沉,精卫鸟还在:

天上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精卫鸟仍然在:

海面巨浪翻滚,遮天蔽日,精卫鸟依旧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精卫鸟依然在:

师:同学们,读到这,想到这,我相信在你的心中已对精卫鸟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出示最后一句:日复一日……这才叫常……这是一个经常概括得了,形容的了的吗?

师:随着日复一日的推移,精卫的羽毛从羽毛鲜艳,慢慢变到“如乌”,它像凤凰涅槃一般,成长为真正的斗士!

在这个设计中,学生运用想象,从知道精卫如何填海,到深入理解精卫填海的精神,层层递进,想象丰富。老师设计也很巧妙,把精卫形象做了变化。先是色彩鲜艳,慢慢羽毛变短,逐渐过渡到黑色。在一次次想象朗读中,精卫形象一次次变化,最后成为“如乌”的勇敢小鸟,成为精卫。

三、结合人物形象,拓展想象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人们把“精卫填海”神话归于不同的神话类型。显然“精卫填海”神话属于典型的变形神话,且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不仅如此《精卫填海》还属于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

为了丰富精卫这一人物形象,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师:同学们,读古文就要这样去读,我们要边读边想象。精卫鸟每天往返于西山与东海之间,把衔来的小石投掷于东海,波浪滔天,无边无际的东海每天都看见瘦小的精卫鸟,

轻蔑地说……(生).凶狠地说……(生).咆哮地说……(生)

师:一天天,一年年,东海看着疲惫的精卫鸟翻起巨浪。

生:我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把你填平。

填空:东海遇到一只(勇敢的、充满决心、斗志盎然、不依不饶,沧海变桑田,海枯石烂,)。精卫的精神概括成两个词语,板书:坚强不屈、坚韧不拔

在一次次想象对话中,学生们自由大胆地深入想象,使精卫形象有层次地变化着,从彩色变成黑色,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更加丰满。

接着,我让学生们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很多学生都能运用想象,把大海、精卫、国王等人物,组织通顺的语言讲述出来,课堂效果自由、开放,学生畅所欲言,学习积极性很高。

这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塑造的均等机会,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能显露头角,体验成功。

通过想象,能更好地体会古代优秀作品蕴含的智慧,给只注重文言知识的课堂插上一双五彩斑斓的翅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人的偉大魅力。这就是想象,它是一把打开小学生学习古文的钥匙!

猜你喜欢

精卫填海精卫神话
精卫的烦恼
精卫填海
诗词鉴赏论述题答题技巧实例分析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7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神话”再现
精卫与乌鸦
“撕名牌”大战
2014年第一站冠军揭晓
答案
郑小和神话历险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