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深度学习策略

2021-10-31吴慈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5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吴慈丽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效降低了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抵触情绪,提高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精神,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与发挥。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深度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参与到知识讨论中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感。为此,本文将就如何有效促进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的深度学习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希望本文为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深度学习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创新,以期找到更适合当前学生需要的数学教学环境,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数学运算、分析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小组合作的深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学学习难度,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笔者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深度学习的相关问题作为出发点,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一、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主要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也普遍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也一直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普遍以“单兵作战”的形式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多数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也不会与同学进行交流,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时,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合作对于个人以及整体提升的重要性,在团队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实力,促进班级内部的整体发展。

例如,在《有几块积木》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对每个小组分发不同数量的积木,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数一下积木的数量,增强学生团队整体协作能力,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进行表达。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同类型的积木进行整理,以便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地找到积木数量,同时为学生加法运算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小学阶段,学生由于年龄以及所学知识的限制,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与表达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即使有一定的解题思路,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更好地表达,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因为不自信或是害羞,而羞于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发言,影响了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深度学习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学,锻炼学生语言表达水平,让学生在小组内不仅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更能清晰且有逻辑性地进行观点叙述,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助力。

例如,在《动物聚会》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们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并理解乘法算式在不同情景中所表现的意义,这一教学目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可能无法清晰地进行观点的阐述和表达,学生观察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为此,教师可以在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达与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挥,大胆地阐述自己在教学画面中所看到的情景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思考“3×3”算式的解答方法,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对知识有更扎实的掌握。

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了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就。而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保证学生有效记忆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未来的实际学习、生活中,一直是小学教师团队的难点问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深度学习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小组合作的主人翁,教师起到积极的引导以及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的作用,真正让小组合作深度学习发挥效用。

例如,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是让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反复、多次的背诵,以达到肌肉记忆的效果,这种方式虽然也可以让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掌握,但相对来说效率较低,学生不仅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下,更是无法很好地掌握乘法的運算方式,也不懂得如果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深度学习模式,让学生对“一面旗上有五个环,两面旗上有几个环?三面旗上有几个环?五面旗上有几个环?”的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不断尝试解决这一乘法问题,在这一阶段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更好地参与到数学乘法知识的学习之中,对于相关教学内容也将有更加深刻且具象的感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热情。

四、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传授知识点内容,而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与研究,则违背了教学的本来目的,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为此,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深度学习引导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小组内部积极主动地去找寻问题、理解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自己的能力去寻找数学答案,在面对困难,或是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时,也可以通过更加积极、自信的心态来解决问题,更好地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与运用,不畏惧挑战勇攀高峰。

例如,在学习《分一分与除法》这一节课时,由于是较为陌生的知识点内容,部分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何体会“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的含义,并实际应用于除法学习中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难点问题。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前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的预习,找出在预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上进行交流互动,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听课,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数学真正地成为一项探索性学科。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预习的过程中,也将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并应用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学习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深度学习的策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生进行其它学科深入学习的必要准备。但由于数学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小组合作式学习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在小组范围内通过不断地合作与良性竞争,提高学生参与感,让学生数学思维认知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深度学习引导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真正让小组合作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华.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1,7(6):194-196.

[2]宋蕾艳.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4):39.

[3]应祥新.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以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为例[J].教育界,2019(24):111-112.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