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之德育工作

2021-10-31黄春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5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班主任

黄春霞

【摘要】德育是教育当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班主任应该将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指导内容更多地融入运用到日常的德育课堂教学之中,并将小学德育的指导精神贯穿融入到整个学习阶段,让小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良好学习生活习惯,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学习,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意识以及产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真正能够让小学德育发挥它自身应有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教育工作,面对文化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时代形势,依据小学生整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心理特征,学校要抓好小学生和班主任的中心德育工作,打破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就如何正确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的德育现状

(一)当前,对我国农村大部分学生强化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发展渠道不够健全,缺乏完善。农村部分中小学生的父母入城打工,父母常年出门在外,无暇顾及学生的真实内心和情感世界。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从小就开始受到极大的教育影响。因为父母始终是属于教育孩子的第一任整体教师,缺乏细心的引导,孩子的整体教育思想以及整体情感就会始终处于半封闭的发展发育状态。例如,有家长说:“我常听说我孩子在家不懂得如何孝敬老人家,粗言秽语,乱扔各种生活垃圾。”总之,坏习惯很多,并且不会认真倾听教师的教导、劝告。

(二)农村由于教育条件有限,有的乡村学校根本没有德育教师,更谈不上对乡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以,无法对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性德育活动,这样,学生德育就没有实践机会。由于德育教师严重缺编,不能及时开展各种德育课外活动,对于学校的主题德育班会也不能很好地组织落实,导致学校德育活动形式单一。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第一标杆,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行举止,一定程度上要从思想行为方面起到良好的模范表率和先进示范作用。不但学校要高度严格要求教育学生,更多的是要严于律己,加强自律的意识,提升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以进一步严格规范学生的德育行为,只有真正规范好自己,才能更好地规范、约束、教育学生,真正充分发挥学生榜样的德育模范带头的作用。

(二)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构建班级管理

爱学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根本,教师用真心实意去关爱每个学生,才能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时要用一颗爱心来感染学生,多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帮助他们妥善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师生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工作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后进生,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缺乏自制力。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他们不易受人管教。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和了解每个班级学生的不同个性,从多个角度出发,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各种德育活动等来增加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在班级管理中,针对每个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正确融入每个班级,学会自我管理,进而正确规划各自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三)注重加强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

在深入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僅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引导,更要促使学生对学校德育服务意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接受。只有学生真正地接受了教育,德育教学理念才能体会更加深入人心,才能最大限度地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逐步形成。例如,学生在与他人发生利益争吵的时候,应主动地找教师进行沟通,让教师能够帮助自己动手解决学生问题,而不是用各种冷暴力手段去帮助解决问题。这无疑是学校加强培养学生德育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外,学生应具有良好道德规范意识,听从教师的谆谆教诲,从小开始培养自己的德育服务意识,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学生应注意避免负面虚假消息给自己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拒绝随意使用不当的用语,拒绝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所以,德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有效深入实施,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增强农村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让他们真正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注重学生道德品质教育

农村小学班主任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和素质教育水平。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没有道德就等于没有一个灵魂,道德品质决定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由此可见,德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如大城市,农村学生有很多是留守儿童。这些学生通常只能在老人的陪伴下学习成长,而一些老一辈的农村人,他们的德育思想意识严重缺乏,不能正确、全面地向学生们传递新的德育思想,以致于这些学生缺乏德育。有些学生甚至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种叛逆感的心理,这就违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因此,农村的小学教师应当多多地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思想德育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素养。

(五)开展丰富的德育教学活动

小学德育的深入开展不能只凭借德育理论,还应该把它和小学实践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什么比亲身经历体验更容易有效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因此,农村小学的德育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有关家庭德育的主题实践讨论活动,让小学生在家庭德育的积极影响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如,开设一些有关德育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更加注重自己的品德,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素质的人。此外,班主任在德育课堂上也应多与学生交流互动,让广大学生在不断成长中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在班会上可以通过列举几个在学校有突出代表性的德育名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理解,让学生把这些名人事迹作为良好榜样,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

总之,小学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教学组织者和教学管理者,必须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研究,才能逐步改进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必须着重于学生的政治知识发展需求,在德育教学工作过程中,不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行,并且传授科学知识;不断开拓探索新的德育教学方法,为党和国家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法英.浅论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开展[J].黑河学刊,2011(6):102.

[2]仲琳琳.论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青春:岁月,2014(21).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