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短视频发展瓶颈及未来走向

2021-10-31王伟婷

科学导报 2021年72期
关键词:短视频融媒体互联网

王伟婷

关键词:短视频、融媒体、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的不断推进,新兴媒体的快速崛起,各大主流媒体不断拓宽文化传播的渠道,以“快、小、准、微”的新媒体传播手段迎合受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来吸引自己的忠诚受众,而短视频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受众的青睐,一定程度上来讲,“得短视频者得天下”。

一、短视频的兴起。我们这里所说的短视频,主要是指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适合受众在移动状态或短时的闲暇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次推送的视频内容,播放时长可短至几秒钟,也可长达几分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压力倍增的工作氛围,使得现代受众的时间、注意力呈现碎片化。短视频凭借着速成、通俗、交互性强的特性,充分迎合了用户群体碎片化的媒介阅读需求,同时又能根据用户的观看习惯精准推送其喜爱的内容,可以说,它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对网民受众进行了步步推进的传播效果。

各大短视频平台坚持用“内容创新驱动+受众阅读画像”的模式去参与短视频的创作,使得短视频平台在短时间内吸纳了庞大的用户群体。《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6月,各大热门短视频应用用户规模已达8.88亿,占总体网民规模的87.8%。

二、短视频发展瓶颈。作为新兴媒体争先抢占的“爆款”话语权产品,短视频已然成为某些特定人群的精神文化载体,对受众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觑。但是,不少自媒体过分追求利益至上,发布一些严重背离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得短视频市场良莠掺杂,一味追求数量的心理,也使得产品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自2018年起,短视频平台乱象横生,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显露,具体如下:(一)内容趋于同质,受众审美疲劳。近年来,内容同质化现象开始在短视频行业里显现。即一种短视频的套路走红之后,各个平台纷纷效仿,推出类似的视频内容。过分追求流量,而不注重内容的制作,导致原创能力不足,催生二次搬运。高度同质化的内容,最终会导致一个问题:用户对短视频内容的兴奋度逐渐减弱,不再产生较强的美感,甚至开始厌弃,那么行业竞争也会随之陷入泥潭。(二)认知方式肤浅,缺乏深度思考。短视频最大的特点就是“短”,因此其传递的信息量通常很有局限性。如何在几十秒的时间内让受众对视频内容一目了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浅显地展示所要传递的信息。这样一来,受众的想象力、脑力以及精力消耗都非常小。当快速、肤浅的思维方式养成之后,他们将没有耐心去接受和思考更深层次的优质视频。久而久之,思维惰性便会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会随之弱化。(三)缺乏监管审核,低俗信息滋生。在社交媒体中,“去中心化”的原则逐渐凸显,而“把关人”的作用被渐渐弱化。每一个受众都可以成为传播场域中的关键节点,且每个节点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不再局限于少数的关键用户。因此,短视频的发布门槛就会变得相对较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条短视频发布,给审核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加之目前受众能够接触到的短视频平台尚未实行分级制和实名制,用户的真实身份可以被平台隐匿,这样一来,一些低俗信息、不当言论在平台上被随意发表,不受管制。如果长期放任这些不良信息传递给受众,将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三、短视频未来走向。对短视频而言,流量固然重要,但“内容为王”始终是内在要求。纵观诸多受热捧的短视频,能够让受众有良好视觉体验并且引起共鸣的,始终是那些反映社会正能量的短视频。因此,短视频不仅要提高审核门槛,还需要独出心裁的视角,在表达方式、技术运用、细节挖掘等方面下功夫。(一)为民发声,诚当平民生活故事的“讲述者”。短视频的内容“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它改写了多年来传统媒体一贯的说教方式,让各类网民成为我们原创内容的生产者。所以,短视频平台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俯身聆听并进行二次创作,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打造短视频内容、拓展短视频领域。除此之外,短视频还应发掘地域文化优势,深耕市井生活,展现每个小人物的“小确幸”,汇聚传播内容“大平台”,为民发声,诚当平民生活故事的“讲述者”,同时发挥受众自身“朋友圈”进行精准推送及裂变式“自我营销”。(二)为民创新,争当网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者”。站在用户角度换位思考,从用户需求出发,坚持为民创新,保持新鲜感,才能找到创新的突破口,在内容创新、拍摄角度、后期优化等方面发力。精雕细琢,从大选题小切口的角度准确传播文化信息,借助技术美学提升产品的可读性,吸引受众注意力,发挥“口口相传”作用,用有效手段释放传播的活力,提升和优化文化的输出能力,让更多的网友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以及平凡生活的感动,从而提升文化自信。(三)为民联系,愿当网民社交生活的“搭建者”。相较于传统媒体,短视频激发了平台社交作用,为网民人际交流递上了一张靓丽的名片。无论是直播互动,还是点赞转发,都呈现了社交的新需求。发展“用户原创内容+专业生产内容”模式,以优质内容托底,利用二者优势,让社交平台在短时间内提升质量。用先进的技术吸引用户,并潜移默化地培養用户使用短视频类社交平台的习惯。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之路,注定要有技术的相伴相随。短视频的应运而生,降低了技术门槛、延伸了社交传播,成为融媒体传播时代一个新的里程碑。未来,技术不断迭代必然倒逼创造的异质化,受众需求的满足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也会迎来新的春天。

(作者单位:山西日报新媒体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短视频融媒体互联网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