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科技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1-10-31

科学导报 2021年72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山西省重点

科学导报讯 记者门高伟 国产圆珠笔笔尖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碳化硅单晶生长设备实现自主可控;F型三系杂交小麦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山西省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10月20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五场发布会,也是省科技厅专场发布会,介绍山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全省科技创新发展相关情况。

省科技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张其光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把创新放在转型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聚焦“六新”突破,持续培优创新生态,科技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保、国家安全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四个面向”,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聚焦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杂粮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煤炭绿色低碳清洁利用三个特色方向集中发力,积极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启动引力波探测大科学装置、能源互联网、高速飞车等重点项目建设,国家超算中心(太原)成功获批。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动态测试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电磁环境效应‘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今年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保5争5”的目标取得了重大进展。調整优化省级实验室体系,撤销一批、整合一批、警告一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新立项筹建10个省实验室、37个省重点实验室,目前,省重点实验室1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个。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滚动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十二五”末的720家增加到2020年的3178家,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体系化支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关切的难题。

以“111”创新工程为牵引,协同推进“1331”“136”三大创新工程,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国产圆珠笔尖钢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双相不锈钢钢筋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碳化硅单晶生长设备实现自主可控;F型三系杂交小麦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手撕钢、晋华炉、高端碳纤维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相继取得突破,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和对经济的贡献度显著增强。手撕钢、晋华炉、高端碳纤维等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相继取得突破,科技对产业的支撑能力和对经济的贡献度显著增强。

加强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建设了“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与诊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立项支持的20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项目,多数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制的6种益气除瘟系列中药制剂全部获得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备案,在全省24所新冠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推广使用;实施深度贫困县科技精准扶贫专项和“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张其光介绍,山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由2015年的132.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11.1亿元,面向“十四五”,还将启动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提升专项行动。省科技厅试点开展重塑性改革,设立产业处室、聘任项目专员,科技与产业结合更加紧密,实现了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的根本转变。山西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重新设置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改革科技成果奖、项目申报“常态制”、立项“揭榜制”、经费“包干制”、验收“备案制”等一系列改制举措相继出台,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各类创新主体和科技人员活力不断迸发,全省创新氛围得到大幅改善。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山西省重点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存在感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
单品推荐“抓住重点,改头换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树立发展信心 培育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