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2021-10-30石秀萍

天津教育·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石秀萍

【摘  要】在降压减负的背景下,我国教育部对语文课堂的时间和课时数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课内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料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将阅读活动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之举。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以综合的方式理解和吸收语文知识,接触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科学运用阅读资源、有效指导阅读教学并开展阅读活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8-0145-03

Explore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Nanguan School, Shandan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SHI Xiuping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reducing pressure and burden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has made clear requirements for the time and number of class hours in Chinese classes. In the case of limited learning time and learning materials in clas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xpand reading activities from in-class to extra-curricular. This is a necessary mov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literacy. This method can help primary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absorb Chinese knowledge in a comprehensive way, and get in touch with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this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use reading resources scientifically, effectively guide reading teaching and carry out reading activities.

【Keywords】Core literacy;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y

小学阶段是学生正式与语文这门学科接触的首要阶段,也是他们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积累方面还较为匮乏,同时在阅读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并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对语言文字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开展人际交流活动,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创造条件。课外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实现阅读范围的拓展和阅读内容的延伸。核心素养为相关阅读指导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核心素養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要求

(一)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根据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除了要明确汉字的读音、学习汉字的书写方式外,还要在不同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这些文字知识,对文字的特性进行深入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心理。从整体来看,语言文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而对这些内容的应用能反映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习惯和技巧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元素,教师可以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需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要通过摘抄、记笔记、反复阅读等方式积累阅读知识,并将阅读知识运用到口语表达和文章写作中。

(二)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是处于不断发展和不断成熟的,他们会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小学阶段是思维转化的重要阶段,而课外阅读则是重要的形式。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分析语言逻辑和语言规律,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和推断得到最为合理的解释,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学习对象。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内有限的阅读材料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思维发展需要。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在归纳资料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提升,在质疑的基础上更好地思考。

(三)提升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

审美方面的能力是一种隐性的能力,内化于小学生的心中,陶冶他们的情操。语文具有较强的审美性,而它的审美性需要学生的主动发现。根据核心素养,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将这种审美价值充分地展示给学生,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审美态度。随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他们除了学习表面的语言文字知识外,开始对文本塑造的形象和表达的情感形成认知,并在其中体现个性化的审美追求,这是培养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核心要求。课外阅读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选择权,但来自教师的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关键字词的赏析、对文本内容的体验等方面都是阅读指导的关键点。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受到忽视

课内阅读是在统一的课堂时间完成的,而课外阅读则主要是利用课后的时间开展的。但当前,很多小学生的课后时间都被各种特长班和课业辅导班占据,很多家长则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学科成绩和特长培养上,并没有为孩子安排特定的阅读时间,对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和布置也不够重视。还有部分小学生虽然在课外也会阅读,但是他们的阅读材料大多数是教辅类书籍,没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教师虽然也会根据阶段性的学习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但在整体上对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不够重视。

(二)课外阅读的书目繁多

当前,我国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改革,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变化,在中考高考等重大考试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考查的形式变得更为综合,除了增加阅读理解类题目的比例外,还通过材料作文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材料。在这样的情况下,阅读成了语文科目的关键词。为了满足需求,阅读市场快速兴起,很多与之相关的书目被编排出来,令人眼花缭乱。由于课外阅读的书目不受学校限制,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目的时候无法有效甄别,面对繁多的书目种类无法准确地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甚至会在盗版书籍中学习错误的知识,这种课外阅读的作用是适得其反的。

(三)缺乏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

很多教师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自己的时间安排开展的自主阅读活动,不需要干预。而实际上,很多小学生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无效阅读,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削弱了阅读的有效性。调查发现,部分小学生会运用课内精读的方式开展课外阅读,在阅读范围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还有部分小学生则会运用略读的方式开展课外阅读,只为了达到家长和学校在阅读时间上的要求。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课外阅读的时候缺乏必要的指导,无论是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还是在阅读方法的使用上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策略

(一)合理利用资源,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为了将课外阅读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教师要合理选择材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校园内外营造良好环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图书室在藏书方面的资源优势,开设“阅读角”,组织开展“阅读活动周”,将这些书籍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材料,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其次,课外阅读本身就属于课外的学习活动,因此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这些资源通常需要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比如,在建党百年之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实践调查活动,引导他们采访身边的党员,了解党的发展历史。学生还要通过广泛阅读的形式搜集与党史相关的资料,结合实践采访获得的信息完成简单的报告,并与同学分享。通过这些活动,学校的资料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班级中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氛围,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指导阅读方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产生无效阅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化的方法,他们只是在家长和教师规定的时间内漫无目的地阅读,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阅读计划,具有较强的机械化特征,这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了变无效阅读为有效阅读,教师就要加强指导。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做好摘抄和记笔记,引导他们将阅读的感受以随笔的方式记录下来,使他们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略读法和精读法,比如,对于资料性和故事性的阅读材料可以略读,而对于文笔优美、逻辑性强的材料则可以精度,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做好批注,以此记录自己的疑惑、感受等,这可以实现阅读与思考的结合。

(三)组织阅读活动,实现核心素养的发展

很多小学生都对阅读形成了枯燥、无活力的刻板印象,而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是打破这一印象的重要途径,这可以使课外阅读变得妙趣横生、多姿多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类实践活动作为载体开展课外阅读,发挥向导的角色组织活动并带领学生加入活动,在活动中为他们设置相应的任务。比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中秋诗词大会”的活动,要求小学生通过阅读的形式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并在活动中通过诗词接龙、诗词对接的形式相互比拼。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选取其中的诗词内容引导学生赏析,感受来自古代的“中秋味道”。

總的来说,核心素养在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加强教育与指导,合理运用资源、重视方法传授、组织多样化活动,在保障学生自由阅读权利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的效率,增强阅读的规范性,使学生不仅能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积累素材,还可以对文本内容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帮助小学生在掌握和积累更多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着力培育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5).

[2]吴倩,丁小彦,周龙芬.以评价创新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重庆市巴蜀小学语文学科素养评价的校本探索[J].中小学管理,2018(03).

[3]林端惠.正确操作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论文[J].教育教学论坛,2018(18).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