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问题的相关探讨

2021-10-30姜晨阳

家长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劳动教育德育

姜晨阳

【摘    要】劳动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结合社会发展、思想价值观等现实因素,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上有了全新的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问题展开论述,从根源入手,探讨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幼儿园;劳动教育;德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8-0125-02

Research on Kindergarten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Central Kindergarten, Xinzha Street, Zhonglou District, Changzhou City,China)JIANG Chenyang

【Abstract】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labor education has a brand-new practical exploration in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teaching models,which combines social development , ideological values and other realistic factor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of labor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starting from the root, and discussing relevant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content is as follows.

【Keywords】New era background; Kindergarten; Labor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一、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问题

目前,幼儿园教育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教学设计存在漏洞,将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一)劳动教育的内容不全

目前在幼儿教育课程建设中,只有极少数的幼儿园将劳动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关于劳动教育方面的实践价值,许多任课教师对劳动教育没有清楚的认知,忽视了劳动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健康的作用。现如今,绝大部分的幼儿园劳动课程内容都与幼儿值日以及自我服务相关,例如,让幼儿自己进行餐前餐具的分发和餐后餐具的整理、在游戏活动结束后对玩具进行整理归纳等劳动活动。在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到社会公益服务以及给予他人帮助的教育环节,无法有效地提高幼儿的社会角色认知、提升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劳动教育时间较少,措施保障力度较差

尽管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是针对各个方面的综合教育,但在劳动教育时间上的安排较少、在措施和制度的建设上也给予了较少的关注度。这种情况下,幼儿无法了解劳动教育的本质。目前来看,幼儿园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开展劳动教育,对幼儿教育课程的创建和展开是极其不利的。

(三)家长干扰幼儿劳动教育活动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家庭的生活模式与幼儿园教学生活模式有所不同,有一部分家长在生活模式的选择上没有按照幼儿园的标准来,因为他们觉得幼儿的年龄尚小,暂时不需要进行劳动,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是家长亲力亲为,例如,幼儿起床穿衣、洗漱、整理玩具等。长此以往,幼儿会产生一定的依赖习惯。目前,在针对幼儿开展的劳动课程教育活动上,部分家长会对幼儿的劳动过程产生干扰,甚至有一部分家长会直接帮助幼儿完成劳动的内容。

二、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工作方向

关于幼儿劳动教育,社会上的主观印象认为幼兒由于实践能力、心理认知、智力发育、行为观念的发展受限,使幼儿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对此,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工作要加强创新和改进,以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幼儿优秀正面的劳动意识。

(一)幼儿园方面

幼儿园在劳动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目的方面必须重视幼儿主体,要通过多元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幼儿在学习、实践劳动中的活动体验,通过心得感悟刷新幼儿认知,完善教学评价,增强幼儿的学习自信。相比单纯的理论灌输课程,多样化户外活动或室内游戏更能提高幼儿的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

(二)家庭方面

从家庭的角度看,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明确内容和观念,实事求是,不能生搬硬套理论体系,要结合实际,考虑幼儿的发展状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家长不能对孩子过度宠溺,要确保劳动内容是孩子力所能及的,要让基本的家务活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让幼儿逐渐习惯并掌握方法技巧,提高自理能力,树立自立意识。

(三)社会方面

社会也需要为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构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幼儿园可以联合社会各界,开设相关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如“环保小卫士”“劳动最光荣”等,积极鼓励幼儿参与劳动活动,从点滴小事做起,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不仅如此,社会各界人员还要发挥榜样作用,严于律己,树立劳动观念,如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等,让幼儿在与社会各界相处中能受到正能量的影响,提升幼儿劳动教育的成果。

三、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一)重视知识科普,加强意识培养

培养劳动意识是劳动教育的起始,劳动教育并不是“讲劳动”,而是“做劳动”,是实践形式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以植树节为主题,组织幼儿与家长一同完成在家种豆芽、种蒜苗、种绿植等活动,让幼儿观察种子的萌芽、生长和开花结果。通过种植、培养、澆水养护等过程,丰富幼儿的日常劳动形式,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培养幼儿的爱绿、护绿意识。在每次劳动结束后,家长可为幼儿科普相关知识,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二)优化区域活动材料投放形式,联合家校共育

区域活动的教学规划要考虑纪律性与安全性问题。教师要基于幼儿身心特点投放材料,根据活动内容和主题适当调整数量和内容要素。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和板块,事先与家长联系,告知需要家长准备的材料和道具,组织幼儿与父母共同制作。这样既能在家庭教育层面唤醒幼儿的劳动责任意识,让幼儿认识到劳动的必要性,切身接触活动材料的准备,提升认知,还能提升幼儿园室内教学的效率。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变废为宝活动,让家长在家中与幼儿提前准备好材料,协助幼儿先将“废品“制作成半成品。在幼儿园活动中,再让幼儿通过自主操作和相互交流,配合教师的帮助和引导,顺利将自己手中的半成品变为成品,如将旧鞋盒改造成抽纸盒、旧筷子改造成笔筒等。或者在角色扮演区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有关劳动的故事表演。教师选择农民、清洁工人等职业,并针对不同职业编排相应的故事,让幼儿在故事表演中体会不同职业人员的不易,以提高幼儿的劳动认知,让幼儿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珍惜粮食、爱惜环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周末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亲子劳动日,开展家园共育,加强教学反馈,加强对幼儿的劳动观念、行为和意识的正向培养。比如,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进行摘草莓户外活动,既可增进亲子感情,锻炼幼儿的劳动能力,又可引导幼儿保护环境,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三)落实三位一体,全面培养幼儿劳动素养

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建立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多元协同的实施体系。教师既要重视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及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又要重视外部环境的引导作用,在真实性、多样化的情境中增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进而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应尽到教学义务,在课程和教学形式方面开展实践教学,更要结合社会、家庭、自身等,加强对幼儿的思想启蒙教育,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家庭方面要重视父母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情况,制订长久的成长规划,细水长流,开展生活化劳动教学。社会方面,社会各界人员都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劳动教育创设合适的环境与氛围,树立榜样作用,让幼儿可以更好地树立劳动意识。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协作。首先,教师要引导家长重视对幼儿的劳动教育并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支持配合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其次,教师要根据现实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求真务实,制订符合实际的劳动教育活动方案,贴近幼儿生活。最后,社会要注重对幼儿劳动意识和观念的正向引导,推动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姗.从“自发”到“自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劳动教育[J].教育科学论坛,2020(26).

[2]高翔,胡露,卢霞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三幼教育集团劳动教育实践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

[3]蔡玲玲.浅谈幼儿劳动素质教育——以晋江市青阳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实践探索为例[J].考试周刊,2020(34).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新时代背景劳动教育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新时代背景下乡镇和谐统计的构建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农业投资问题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