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10-30郑皓汶
郑皓汶
摘 要:小学生学习应用题,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消极的学习心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较弱,遇到复杂的应用题目,学生难以准确抓取题目信息,也无法把握题目重点。在审题时,无法读准题意,也无法找到清晰的解题思路。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学习应用题存在的主要困难,从问题处着手,对症下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自信,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应用题知识展开探索,利用各种方法找到问题答案,实现数学学习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为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要将书本中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养成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就需要教师将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因此,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的数学解题水平和学习效率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工作,积极从细节开始抓起,充分从基础开始。
一、指导学生仔细审题,把握题目细节
审题不清是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目时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审题不清不僅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十分低级幼稚的错误,还会影响学生对题目信息的解读效果,进而影响解题思路,出现解题错误。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拿到一个数学解答题的时候,首先要充分解读题目的意思,充分理解题意才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答题。应用题的一个特点就是题干较长,信息量较大,学生在看到解答题的时候很容易失去耐心,导致审题的时候不够仔细,大大降低了解题的准确率。所以学生在做解答题时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审题,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应当指导学生仔细审题,并且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也就是能用数学关系式将题干中的数量关系表达出来。进一步挖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并且能够将题目中的关系用数学关系式表达,以此来降低解题的难度,使学生的思维更具逻辑性。基于此,在应用题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仔细审题,把握题目细节,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例如题目:甲乙两个仓库的平均存粮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多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这一题目中陷阱很多,其中“平均存粮32.5吨”容易被理解成“各自存粮32.5吨”,此外,倍数问题容易弄反等。因此,教师在解答指导中应时刻提醒学生,并要求学生通过逐字逐句阅读、做标记等方法,准确把握题目信息。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有利于学生减少不必要的答题失误,也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品质。
二、指导解题技巧,拓展学生思维
解答应用题都有固定的思路和解题技巧,学生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大多缺乏熟练的解题技巧,解题效率也不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指导学生有效的解题技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拓展自身的发散思维,深入题目本质,找准题目重点,进而顺利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学习最经典的“鸡兔同笼”应用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公式对问题内容进行推导。题目告知鸡和兔的总数量以及脚的总数量,并询问鸡和兔一共有多少只。教师请学生根据所学的公式,将实际脚的数量减2乘以鸡兔总数再除以4减2,得出兔子的数量,4乘以鸡兔总数减去实际脚数再除以4减2,得出鸡的数量。通过这种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使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大脑思维,灵活运用学到的数学公式来解答题目,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掌握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还有效锻炼了自身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掌握了熟练使用公式来推理和解题的方法与技能,在以后解答应用题时,也能更好地运用公式进行题目解答。
三、多样解题,发散思维
数学中的发散思维意指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从中寻求多样的解题方法。发散思维的运用对于小学高年段应用题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题相比其他题型,文字较繁琐,因此也较枯燥和困难,但同时,若能读懂题意,理清数量关系,那么就可以从不同角度解剖题目,探索出多种解题方法,体会数学应用题的乐趣。高年段的学生经过四五年数学知识的积累,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数学思维,他们需要肯定和鼓励,当经过一定的学习探索后取得的成功而带来的自信能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因此,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应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思考,尝试一题多解,体验探索多种解题方法带来的数学自信,推动自身数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中的《成数》例题2: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多种解题方法,体验应用题的解题奥秘。引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审题:例题中单位“1”是谁?今年用电是去年的百分之几?去年又是今年的百分之几?并让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解答。教师给学生10分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尝试写出答案。紧接着,小组交流讨论,综合答案,最终得出三种解题方法:①350×25%=87.5(万千瓦时),350-87.5=262.5(万千瓦时);②350×(1-25%)=262.5(万千瓦时);③1×(1-25%)=75%,1÷75%=4/3,350÷4/3=262.5(万千瓦时)。在这道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并不是墨守成规,全盘输入,而是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寻求多样解题方法,从而增加学习应用题的信心,促进解题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发展是当下小学高年级数学能力培养的方向及要求。教师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就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式解答问题,注意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解答问题,加强思维方式训练的方法创新,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发奎.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0(33):141-142.
[2]段宏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46-147.
[3]麻斗坤.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写算,2018(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