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素质探究
2021-10-30何瑞环
何瑞环
摘 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幼儿教育乃是幼儿在人生中接触的首个教育节点,这一节点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心智养成,有赖于幼儿教师秉承高度的教学艺术、遵循科学的幼教理念,通过对幼儿天性的分析与把握,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让幼儿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鉴于此,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和参与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的方式,帮助幼儿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与进步。
关键词:游戏活动;幼儿素质;行为习惯;语言能力;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2-017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88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要求,游戏活动乃是能够实现对幼儿综合素质有效养成与提升的关键途径之一。教师在立足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融入教学内容中,将极大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同时,教师依托积极的教学创新以及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更新,将让幼儿接受更为优质、更为全面的教育,以此来让幼儿对于知识的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幼儿的身体素质以及创新思维得以持续的养成,最终促成幼儿实现健全发展。
一、通过游戏培养幼儿行为习惯
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是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同时亦是幼儿社交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究其原因在于,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其世界观、价值观表现出极强的可塑性,故而当幼儿教师和家长给幼儿给予了正确的、美好的以及规范的刺激,能够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这同时亦是幼儿教师依托游戏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的意义所在,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和参与各种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学会洞悉游戏规则,并自觉加以遵守和服从,由此达成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会规范意识的目的。
教师在带领幼儿参加游戏活动之前,应该先向幼儿告知和讲解游戏当中需要其遵守的规则,让幼儿意识到在公共场所应当避免喧哗影响他人,在购票时应当排队,在楼道内应当避免奔跑以免撞到他人等。教师在其中也应注重发挥大中班幼儿的“传帮带”作用,即组织园内大中班的幼儿带领小班的幼儿开展游戏活动,这样做的目的一来可以增进大班、中班幼儿的责任感,二来可以促使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提醒。
二、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来看,一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为突出、形容事物较为形象,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还有一些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则表现得较为薄弱,审视这些幼儿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授课教师未能对这种差异加以重视,并且未能实施对应的教学策略。为了转变这一情况,教师应当思考如何借助游戏教学活动达成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和锻炼的目的,以便使幼儿可以借助参与游戏活动的方式,在与其他幼儿的交流过程中达成对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同其他幼儿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借鉴与互补。
比如,“看动作说词语”这个游戏:教师做出一个动作,幼儿来猜测相应的动词,并说出一个词组,进而说一整句话。例如:教师做一个“抱”的动作,幼儿首先说出自己猜测到的词语——“抱”,然后幼儿可以说:“抱——抱西瓜——哥哥抱着大西瓜”,说完之后,另一个幼儿继续说:“抱——抱娃娃——阿姨抱着小娃娃”。如此,幼儿通过游戏,能够将猜测到的动词组成词组,并且扩展成一个句子,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还能够使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运用动词,更完整地说出句子。
三、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动作技能发展
从幼儿游戏的功能来看,其能够确保幼儿实现身体协调性的提升,通过在游戏过程当中充分运用肢体,能让幼儿的身体机能获得提升的空间,幼儿在游戏过程当中做出各种动作,诸如抓、爬、滚、跑、跳、攀登以及投掷等,这些动作能够使幼儿全身的骨骼和感觉器官得到系统的锻炼。对于处于3-6岁年龄段的幼儿而言,教师应当组织幼儿进行大肌肉运动游戏以及小肌肉运动游戏。借助诸如爬、跑、跳等大肌肉游戏活动,能让幼儿的大肌肉群得到系统的锻炼和增强。通过组织幼儿参加插塑、搭积木以及串珠等小肌肉游戏活动,能让幼儿手腕部的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帮助幼儿实现手眼协调,为其日后进行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很多游戏都对幼儿动作技能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户外游戏、民间体育游戏等。以“跳房子”这一游戏活动为例,在参与此项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进行单脚跳动作,这样能让幼儿身体的平衡感以及协调性获得提高。当幼儿采取双脚跳时,则其腿部肌肉将得到锻炼。当幼儿采取夹包跳的动作,能让其身体的多器官协作能力获得提高。又比如,滚铁环能够很好地提升幼儿的腿部肌肉、腰部力量和协调能力等。可以说,借助游戏方式组织教学活动,不但可以确保幼儿的身体素质获得提高,同时亦能够使幼儿的身心得到锻炼,磨炼幼儿的意志和品格。
四、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品德养成
幼教学者陈鹤琴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得,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独立、什么共同作业、什么理性的服从、什么纪律等,这种种美德的养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可见,游戏对于幼儿高尚道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游戏式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幼儿身体机能的提升,更要侧重于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因此,在运用游戏活动的方式对幼儿展开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此来帮助幼儿达成道德品质提高的目的。
比如,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在讲解游戏规则,组织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对一些德育内容加以渗透。比如,在“运西瓜”的游戏中,游戏规则是两名幼儿拿着棍子夹好西瓜球,绕过汽水瓶走到终点。有的幼儿西瓜球总是掉到地上,于是急急忙忙地捡起来,没有绕过汽水瓶就跑到了终点。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这一局不能得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规则是绕过汽水瓶跑到终点,没有遵守规则,就不能得分。”接着,教师还可以就游戲继续引导:“为什么西瓜球总是不听话,掉到地上呢?因为我们两个小朋友配合得不好。想一想,怎么才能配合得更好呢?”在这个游戏中,幼儿学会了要团结协作,要遵守规则,要诚实守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