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探索
2021-10-30侯希霞杨淑琴
侯希霞 杨淑琴
摘 要:伴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意识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语文学科素养,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接受语文知识。语文是一门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2-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59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其早已进入学校的教学当中,并且对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极大地改善了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受到课本和资料限制的情况。利用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更多的资料,还可以将文字转化为更加形象的图片视频等形式。可以说,信息技术的运用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对语文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对语文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语文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积累,还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摸索语文的学习方法。想要让学生学好语文,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知识和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很多语文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课本,做一些与课本配套的资料外,还给学生额外加了一些其他资料。这其中固然有着想让学生多做题,通过做题来提高成绩的想法。而这种方法也一直为人所诟病,认为通过不断的解题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只是为了让学生提高分数。然而,很多老师和家长依然乐此不疲,因为这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没有这些大量的练习,仅仅依靠课本上所学的内容和课下的一些练习是远远无法达到巩固和掌握语文知识的目的的。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很多人尝试着突破这种教学模式,信息技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让学生做题也是为了整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而利用信息技术将更多有用的语文资料进行整合是突破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好办法。
(二)如何对语文资料进行整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得到大量的知识和资料。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整合学习资料,以达到巩固强化学习的目的。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学习资料,还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所学的内容。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所讲的内容来搜集学习资料,例如课文作者的平生简介,作者写作的社会背景以及课文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并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语文教师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课本中的一个点扩展到课外的更多知识,从而在将知识做到有效整合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例如,在讲到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摧毁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述这些历史背景。如果老师只是为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口头上的介绍,效果无疑会大打折扣。而如果使用多媒体将当时的一些视频资料、文字材料展现给学生,并且让学生知道火烧圆明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拥有敌人数十倍兵力的大清帝国在英法联军面前节节败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当时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及圆明园被毁所留下的遗憾,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
二、运用信息技术将语言文字形象化,方便学生理解
运用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还可以将一些文字性的内容转化为图片或者视频,将这些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化,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对课文内容不理解,无法将文章中的文字呈现在脑海中的情况。这在记叙文当中还比较少见,而在一些说明文或者科技类的文章中,由于小学生见识较少,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语文教师为学生讲述文章所描绘的事物,还需要利用图片或者视频来进行补充说明。例如,在讲到《鲸》这一课时,虽然课本中有图片,但是很多学生没有见过鲸究竟有多大,也不清楚鲸是如何分类的。语文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鲸的图片,在多媒体上将鲸和人的身体比例关系放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对鲸的大小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或者播放介绍鲸种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鲸不仅仅只是体格大,还存在逆戟鲸,抹香鲸等凶猛的鲸鱼种类,这样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造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一)创造课堂教学氛围的意义
语文是一个以文字阅读和文学欣赏为主的课程,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仅是对其中文字和文学手法的鉴赏,更重要的是对文章中情感和人物的分析。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中的手法,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并且分析的方法都是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一些固定的、套路的方法。将语文这样一门感情色彩强烈,带有极高灵性的课程变成一个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课程,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调动学生的感情,让学生融入课堂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创造教学氛围,利用音乐视频等手段,将文章中所描绘的情感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与之产生共鸣。
(二)创造课堂教学氛围的具体措施
课堂教学氛围是语文教师根据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利用音乐图片视频等形式营造情感氛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理解课文的一种教学手段。营造教学氛围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文学作品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每个人读同一部作品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语文教师为学生所做的文章情感的解读,更多的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更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文章中的情感。通过营造课堂氛围,将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使之更具有感官性和立体感。例如,在讲到七律《长征》这一课时,语文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多媒体技术寻找一些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红军长征的艰难以及红军不畏艰险的勇气和决心。再通过一些音频资料播放适合的音乐,使学生从听觉视觉等方面有更加直观的感受,直接冲击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到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