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思维导图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研究
2021-10-30杨爱琴
杨爱琴
摘 要: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更倾向于构建高效课堂的风向标,通常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上,思维导图作为发散性的一种思维工具,在教学中脱颖而出。该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力、记忆力得到有效提高,还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从而实现高效构建历史课堂。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的延伸,还能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2-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2.041
高中历史教师通常对思维导图比较熟悉,但是,怎样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并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成了当前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的必然问题。从纵向的角度看,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课堂教学,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从多个环节发挥重要功能和作用;而从横向角度看,通常包含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而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实施高效学习。因此,运用思维导图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势在必行。
一、思維导图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问题
在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中运用思维导图,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一)高中历史教师缺乏对思维导图的重视并且应用程度相对较低
目前,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历史课堂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历史教师已经意识到了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并且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思维导图的理论知识及运用技巧,但是,却无法将思维导图有效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1]。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自身缺乏与思维导图有关的知识,在课堂上应用时相对困难,再加上历史课的教学任务比较重,而课时相对较少,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再使用不习惯的方式,难免会对教学进度造成影响。一般来说,高中阶段的历史课一周有两节[2],每个课时为45分钟,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对历史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运用思维导图。由此可知,大部分历史教师都不习惯开展思维导图教学。
(二)学生对思维导图相关内容不熟悉
这通常是思维导图无法在课堂落实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校没有针对思维导图的有关知识对学生实施培训,甚至部分学生还不清楚什么是思维导图。在学生自己的印象中,仅仅知道结构图、概念图等相关图示法,而真正的思维导图,学生却很少接触到,并且高中生本身学业较为繁重,无法抽出足够时间进行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的了解,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缺乏对思维导图的了解,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
(三)高中阶段历史学科通常无法引起学生、家长、教师的重视
在常规教学中,高考的考试内容通常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占比相对较少,导致许多学生都更关注自己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对历史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度,从而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积极创新,相应也就影响了思维导图在历史课堂构建中的应用。
二、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一)教学设计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1.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通常指教材分析,教材的分析属于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必须做好的工作。教师想要上好一节课,通常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根据“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对教材实施有效分解。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实施分析,不仅能以中心的方式凸显主旨,还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中心[3]。同时,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凸显教学内容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一目了然,以此准确掌控整个教材内容之间存在的联系及规律。学生不仅能够纵观整体知识点,还能够对细节进行延展,从而实现透彻分析教学内容,并充分掌握各个知识点,促使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设计的重点,还是整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通常能有效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目标分析,能够在核心目标明确、突出的前提下,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与完善,以促使目标更具可操作性及针对性。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多维目标的建立,通常不是将知识的讲解作为主要目标,而是将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作为重点,并以此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二)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1.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情景教学主要是通过问题情境作为导向,以问题创设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并构建相应的知识。当前,大部分高中生都有“历史离我很远”的想法,基于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重缩短学生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因此,教师要创设满足学生特点、学科特点的具体、形象的生活化历史场景,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感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而思维导图属于可视化的一种图像思维,把思维导图应用到这一环节,不仅能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还能实现融情于景,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任何历史事件而言,通常都具有相应的中心问题,而思维导图则是凸显某个中心图像和本课的中心问题,以此凸显本节课程的本质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4]。除此之外,思维导图不仅能呈现出一个核心,还能从整体上呈现出历史知识之间的复杂联系,从而呈现出相应的历史框架,并实现历史细节的延伸,为历史情境的创设提供整体性特点。
2.回顾旧知,衔接认知。温故知新属于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头脑中已具备的知识对思维导图的起点进行绘制,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和记忆,促使学生实现发散性思考,并完成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过渡,促使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实现完美衔接,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而实现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