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支架理论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

2021-10-30夏妍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支架理论读后续写教学案例

【摘要】本文以近几年某些地区几次大型考试的读后续写题型为例,总结出了支架教学理论在读后续写教学文本阅读、写作和评价三个环节中的应用的具体方式和步骤,以期对教师读后续写教学提供某种可借鉴的范式并且帮助学生在读后续写答题中,明确思考方向、创造合理内容。

【关键词】支架理论;读后续写;教学案例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the scaffolding theory in the teaching of continuation after reading .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teps and cases of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the scaffolding theory in the link of text understanding, continuation writing and post-writing evaluation,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paradigm for front-line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of continuation after reading.

【Key words】scaffold theory; continuation writing; teaching case

【作者简介】夏妍(1989-),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市江夏区金口中学,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引言

读后续写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对于该题型,学生在解答过程中,要么无话可说,要么情节构思如天马行空,偏离文章主线和正确价值观。许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也比较迷茫,不知道该采用何种教学模式进行读后续写教学。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本人近几年通过一线教学实践和摸索,发现教师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全过程中如果向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写作和评价等活动支架,可以便于学生学会阅读与写作的技巧,并且学会评价续写活动的产出成果,保证续写活动的有效实施和顺利进行[1]。

一、支架理论的内涵和前人的研究

支架理论是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我们把当前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叫作最近发展区。支架就是学生试图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支持和指导[2]。读后续写题型对于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来讲,都构成了一种巨大的挑战,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给学生提供任何的答题思路支持,学生完成续写任务会很艰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近几年涌现出了大量关于读后续写的有效教学理论和模式的探讨的文章。来自浙江省三门中学的郑士强老师专门写了文章研究了支架理论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提出搭建阅读前的导学支架,阅读中的思维支架,写作前的讨论支架。孔慧敏,楼瑛琦的文章基于语篇意识,从构建情节支架、语言支架、思维支架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同一语篇的三次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究有效的读后续写教学方法。

前人的研究偏重读后续写的教学理论方面,本文侧重从课堂实践操作层面举例分析支架理论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一线英语教师读后续写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范式。

二、支架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阅读文本多以记叙文为主,学生在答读后续写题型中,要想取得高分,必须具备理解故事的能力和厘清故事发展脉络的能力,浅层信息定位和深层文本分析,在读后续写答题前是必须进行的环节。

接下来,笔者将阐释支架理论在文本理解环节和后续写作环节以及写后评价环节的具体应用。

1.文本理解环节(阅读阶段)的支架。在阅读文本、获取浅层信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语篇特征提取记叙文六要素,即询问几个w(who, when, where, what happened, why, how...),让学生来回答,可以以口头回答或者填空的形式来回答。

随后,教师在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分析的时候,可以通过提问题(构建问题链)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抽丝剥茧,厘清故事发展主线,明确故事要解决的问题和传达的思想,摸清记叙文故事的情感发展的线索,给学生的后续写作搭建必要的情节和内容支架[3]。

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以精要的问题为纽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通过搭建思维支架,帮助学生弄明白故事的发展过程、前因后果、地理位置、人物特征和情感变化等等[4]。

例如,2018年5月浙江省寧波市高三模拟考试的试卷中,主人公Jenny 与母亲争吵后负气出走,接受了面摊老板的一碗面条并表示感谢,随后她与面摊老板交谈,意识到自己一直忽视了母亲的爱。为了理解所给出的文本内容并且抓取其关键信息,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What happened to Jenny?

问题2:What did Jenny do ?

问题3:How did Jenny feel?

学生稍加阅读,不难提取关键信息,所给出的文本中,主人公Jenny 主要经历了三件事情:一是与妈妈争吵,二是面摊老板给了她一碗面,三是老板跟她交谈。

教师紧接着追问:发生了这些事情后,Jenny怎么做的?学生可以在文中划出关键词,例如:run out, weeping; cried silently; sat there, speechless and numb with shock.

在这一系列的行为中,Jenny 的感受也至关重要,教师亦可指导学生划出关键信息:angry and sorrowful ;touched; shocked and regretful .

在具体的答题中,学生不仅可以直接借用刚刚划出的一些关键词,还可以结合平时所学,替换一些别的单词,例如,可以将touched 替换成moved , shocked 替换成astonished,这能体现自己平时所积累的知识,体现出考生能灵活地学以致用,从而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

2. 续写答题环节(写作阶段)的支架。 读后续写最高档次(优秀档)的评分要求是“情节丰富,内容合理,富有逻辑性,续写完整,与原文情境融洽度高;全文结构清晰,前后呼应,意义连贯”等等。怎样写出情节丰富,内容合理的文章,将是本环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接下来,笔者将通过案例来阐释读后续写具体的答题环节即正式写作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搭建哪些情节和内容框架,让其思维和写作有方向。

例如2020年新高考I卷(山东考卷)读后续写题讲的是善良的Meredith一家住在一个小社区里,他们想帮助一個贫困的家庭。那家的男主人生病卧床,女主人想要照顾丈夫,无法外出赚钱,生活十分困难,家中的小男孩Bernard想挣钱养家,但不知道做什么事情。后来Meredith的孩子John想出了一个主意——制作爆米花,让Bernard去卖爆米花。

根据续写段落第一段开头When Mrs. Meredith heard of John's idea, she thought it was a good one, too. 在教学中为了降低续写写作的难度,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问题1:What would Mrs. Meredith say?

问题2:How did they prepare for the popcorn?

问题3:How did Bernard feel?

学生答出了这三个问题,续写第一段的内容框架基本成型。

根据续写的第二段开头With everything ready, Bernard started out on his new business. 再结合上文内容,教师可以接着设计接下来的三个问题:

问题4:Did Bernard sell the popcorn successfully?

问题5:How did Bernard sell the popcorn?

问题6:How did the children feel after helping Bernard out?

以上这些问题链的设计,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孩子来说特别有帮助。这样的教学环节设计,符合支架教学理论,还可以杜绝学生漫无边际地思考,避免了后续续写偏离文章主线和正确价值观。

再举一例,武汉市2021年4月调考读后续写讲的是一个美国女孩来到中国学校学习,刚开始她感觉到诸多的不适应。续写的第一段开头为:Then came the first class——Chinese painting.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支架:

(1)the teacher's instructions

(2)other students' behavior

(3)my behavior and feeling

续写的第二段开头为:As I burnt with great embarrassment, Li Hua ,who was next to me, gave me a warm smile.

明显此段开头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李华,教师据此可以设计以下支架:

(1)my reaction to Li Hua's enthusiasm

(2)Li Hua's further behavior (in details)

(3)the outcome of these behaviors(or: the ending of the story )

把以上的这些支架的问题回答清楚,并且再加上一句点题的、与前文呼应的话:A smile did made a difference.文章整体框架旋即搭建完毕。有了这样的思考框架,学生在正式写作中,一定是有话说的,并且还会紧扣主题。

3.写后评价环节的支架。续写文章完成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结构、内容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学生可对照读后续写的评分原则各个档次的给分范围和要求,重点关注文章的内容和篇章结构,可以从续写内容的质量、续写的完整性以及与原文情境的融洽度;上下文衔接和全文的连贯性等等方面对所续写的文章进行评价和打分。

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三个环节。最后将三方评分综合汇总即为最后评分。这些完成之后,教师推荐出优秀文章,展示共赏,借鉴学习。之后学生对照优秀范文,再修改,再评价,力争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能提高。

三、结语

读后续写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的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的能力以及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其中创造能力属于高阶思维能力,中学生完成这一任务极富挑战,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极大挑战。而通过支架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搭建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支架和有助于后续创作的思维框架,在良好的师生和生生互动中,可以碰撞思维火花、激发创作灵感,帮助学生完成续写任务的过程更加的顺利和高效。

教是为了不教,通过多次搭建支架的教和学的实践,学生也会逐渐掌握厘清文章脉络和抓取关键有用信息的方法,模仿老师构建支架的方式列举自己的续写提纲,长期坚持下去会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士强.支架理论在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8(11):25-31.

[2]孔慧敏,楼瑛琦.“一课三设计”读后续写课例研究[J].英语学习,2020(8):52-56.

猜你喜欢

支架理论读后续写教学案例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基于支架教学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
用“支架理论”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运用支架理论指导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