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与回应

2021-10-30刘磊

山西教育·幼教 2021年9期
关键词:师幼共情李老师

刘磊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則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这句话并不仅仅用来形容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终生成长的重要性,与童年处于相同阶段的幼儿园,也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同样重要的教育场景。

高质量的师幼互动,是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必然呼唤。当幼儿产生开心、恐惧、愤怒、骄傲等情绪时,这种情绪是需要宣泄出来的。最直接的诉求,是他的情绪需要被看见,从而获得充分的、畅通的宣泄渠道。教师以语言、动作予以回应,作“看见幼儿情绪”的第一“现场人”,需要共情能力参与其中。在高质量师幼互动体系中,共情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一、幼儿教师共情能力的主要构件

(一)共情与教师共情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的“共情”(empathy)概念,最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领域中,后来才逐步扩展到教育、培训、亲子关系等领域中。共情,即“同理心”“共感”等,指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能够设身处地推测并理解他人的观点、愿望、需求,产生相似的情绪体验,并做出恰切的回应。在教育场景下,教师共情则指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设身处地代入到学生视角,从学生的身份出发,以“我了解你出了什么问题”的模式来理解学生,努力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感同身受”,并以此来看待问题、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面对共情能力高的教师,学生不会对教师产生恐惧情绪,对外界环境能够积极大胆地自主探索,面对问题时勇于表达自己的需求,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教师共情能力的主要构件

在对幼儿教师共情能力的研究中,河北师范大学杨亚青教授借助IRI-C研究工具,自编了由5道题构成的教师共情问卷材料,模拟了师幼互动一日生活场景,涵盖了积极的和消极的不同属性,并测量置身于具体教育情境中教师的行为表现,最终呈现出六种水平的教师共情能力——水平一:对于幼儿的表述,无感知、无情绪回应;水平二:仅关心事件,无情绪共鸣;水平三:仅关注情绪的变化和回应;水平四:给出认知和情绪回应,无指导建议;水平五:做出了认知和情绪回应,提出幼儿的不足;水平六:在认知和情感上给予回应,并根据幼儿的不足提出指导性建议。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师的共情能力体系中,倾听和回应是其主要构件。

1.倾听能力

倾听,主要指共情倾听。本质上是要慢慢地听,并进行思考,保持自我平静,以真切地感知对方并做出切实表达。

倾听时,倾听者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倾听的过程中,有太多可能会分散倾听者的注意力。许多人虽然表面上是在听,但仿佛就只带了半只耳朵。因为他们心里被其他事占据着,根本就没有全身心投入,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带着偏见去听,在听到完整真相之前,容易先入为主地在脑中自行替换补充。

对于倾诉者来说,被认真倾听,意味着被认真对待。这种感受容易产生情绪上的宣泄和共鸣,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这是精神的力量。

2.回应能力

回应是最主要的互动行为。共情回应一般表现为认知回应和情绪回应。回应的载体多种多样,包括语言、动作、表情、行为等,其中任意一项或者几项的组合,都能成就一种具体情境下的回应。

回应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师幼互动的质量。现实中,教师的回应能力参差不齐,其回应行为千差万别,错误回应、零回应、延时回应等不当回应行为时有发生。低质量的回应,严重影响了师幼互动的质量和积极、健康的师幼关系。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回应,是指导性的评价式回应,这是对幼儿行为方向性和延续性的点评,能帮助幼儿从“当次行为”中自省。是“阻断”后续行为的发生,还是为后续行为做“铺垫”,这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师幼互动中教师共情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共情是教师在师幼沟通中必备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师共情能力,是促进亲师关系和谐发展的期待与愿景。有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对教师共情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1.性别。一般情况下,女性的共情能力比男性高。2.学历。通常教师的学历越高,越容易换位思考,共情水平也越高。3.教龄。一般说来,教龄越长的教师,越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共情水平越高。

虽然在日常的师幼互动中,教师语言上的贬低和行为上的变相体罚已经占比极少,但是,教师对幼儿行为及情感上的漠视等共情能力的缺乏,仍相当普遍。

先来审视以下案例:

一名幼儿关门时,手不小心被挤了一下,一边哇哇哭着,一边向教师断断续续讲述着被夹的经过。教师看了看幼儿的手指,稍有红晕,安慰道:“不要紧哦!你是男子汉呀,要勇敢一些呀!”该幼儿依然在哭,这时另一名幼儿补充道:“他想关门挡住冷风。”教师把那名幼儿领到座位上坐下,摸摸头,说道:“你已经长大了,对不对?老师小时候跌破了腿,也不哭呢!”之后就走开招呼别的幼儿去了。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共情能力不足主要体现为:

(一)教师没有做到有效倾听

倾听和有效倾听,是程度不同、效用不同的两个概念。本案例中,教师的确进行了“倾听”——幼儿哭诉手指被夹的事实,但教师没有做到“有效倾听”,仅仅是听完了事件的全过程,而这并不代表倾听有效完成。对幼儿的讲述,教师要伴随专注、耐心等特质去听,要“耳听八方”做到全面准确地了解事件的本来状态,确保听得有效。

处于疼痛状态下的幼儿,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哭诉自己的遭遇和感受来释放自己的情绪。或许教师下意识中“你讲了一遍,就好了,我听懂了”的想法,阻止了自己“反复聆听”幼儿哭诉的行为。同时,周围幼儿“他想关门挡住冷风”的描述,并没有成为教师“听”的重要因素。这种忽视直接导致了教师并没有展开“全面的听”,忽略了幼儿原本善良温暖的行为初衷,低效的倾听就此产生。

(二)教师没有真正走进幼儿的情境

不是站在幼儿的角度,而是习惯于站在成人的角度,去推测幼儿的言行、判断幼儿的体验,是导致教师共情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教师先入为主地去評价和判断幼儿言行,难以置身于当下的情境中去看待幼儿的表现。本案例中,“你是勇敢的男子汉”的评价,应该是教师随口而出的即时性判断。此时手指的痛感正在侵袭着幼儿,或许幼儿心中并不乐意被冠以“勇敢”的价值标签。

其次,教师以自己的体验代替幼儿的体验。比如,案例中“老师小时候跌伤了腿也不哭”,那只是教师本人的体验,对于幼儿来说,是遥远的、虚无的、无法感同身受的。

最后,教师忽视了事件背后的需求。手的痛感缓解之后,并不代表这场风波的结束。如何避免相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是事件的延伸意义所在。本案例中,教师对事件的后续效应显然没有妥善处理。

三、倾听与回应:教师展现共情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案例观察

在李老师的陪同下,大班幼儿小囡在小操场玩球。这时,一位老奶奶带着自家的小孙女过来了,看样子比小囡要小,在小囡面前不走了,缠着要她手中的球玩。

小囡把球握在手里,噘嘴低头,不说话。很明显,她心里是不乐意的。

小妹妹依然吵着要玩球,小囡依然低头不说话。

想了想,李老师问小囡:“你是不是不乐意让小妹妹玩球呀?”

“嗯,我自己还想接着玩儿呢!”

李老师蹲下身子,对小囡说:“你应该向小妹妹说清楚你此刻的想法。你可以对她说,我自己要先玩一会儿,等我不想玩球了,再给你玩儿。”

小囡很自信地把老师的话重复给了老奶奶。

然后,李老师转身对小女孩说:“你是不是很喜欢玩球呀?现在小姐姐玩得正欢,你过来看看她是怎样投篮的,好不好?小姐姐投篮可厉害了!哦,对了,你也可以先帮她捡球呀!”

小囡听到老师的夸奖,玩儿得更起劲了,使出浑身解数表现投篮技巧。而小妹妹呢,也跑到球场边上捡起球来。不一会儿,两个孩子就玩在一起了。

(二)案例启示——教师展现共情的举措

在日常的师幼互动中,要做一名优秀的“共情者”,幼儿教师应做到:

1.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

倾听是理解的前提与基础。师幼互动中,教师或者由于自身急躁冲动,做不到完整倾听幼儿诉说,或者以成人的固有惯式,“居高临下”地代替幼儿进一步描述。这种不平等的对话使教师无法真正洞察幼儿内心的需求,更无法实现理解幼儿的目的。

幼儿表达时,教师仅仅“倾听”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这就要求教师要保持一种对话的开放性,用幼儿所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和幼儿展开平等的交流。案例中,李老师“蹲下身子”,不斥责、不嘲讽地和两个女孩儿交流,让对话继续下去,使得倾听也能有效持续下去。

除了保持耐心,教师还应动用多重感官,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等方式,去完成对幼儿的“有效倾听”。本案例中,李老师的倾听,主要是借助“眼睛”来完成的——观察两个小女孩的表情,观察她们的行进性动作,完成对幼儿内心世界的有效判断。

2.走进幼儿情境,顺应幼儿情绪走向,并合理回应

师幼互动具有极强的情境指向。教师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在具体情境中反馈出的信息,尤其是非言语表情传递出的隐性信息,还要通过“和幼儿的情绪同向走一会儿”的方式,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安全的师幼互动环境,让幼儿在信任中发展健全人格。

首先,教师要改掉“先入为主”的偏见,避免开启成人情绪模式,抛开立足于成人视角的、对幼儿固有的评价和倾向,正确看待成长中的幼儿的行为。幼儿是不断地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的,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不能容忍的行为。教师若对这些行为不分青红皂白简单粗暴地加以制止,势必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

案例中,李老师没有对小囡的“自私”行为和小妹妹的“霸权”行为想当然地进行驳斥和谴责,因为这些行为原本就是受幼儿最朴素的情感支配的。保护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被掠夺,争取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权利,这些不应成为幼儿被贴上“自私”“霸道”标签的天然理由。

其次,教师要牢牢践行“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因幼儿情感调控水平低、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完善,教师要主动代入到幼儿角色中,关注幼儿在情境中的情绪体验,用心捕捉内含的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幼儿的当前心理状态和情绪走向,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受、理解、尊重他们的情绪与认知发展,并给予适当引导,提供支持与帮助。

对囡囡来说,自己玩小篮球正在兴头上,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但又不愿拒绝别人,这个时候正是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李老师恰到好处地延续了她的情绪动态,陪着她在自己的情绪坡崖上同向共行了一会儿。对小妹妹来说,李老师强调并肯定了她“也想玩篮球”的心理渴望,让她的情绪“子弹再飞一会儿”,一个安全、信任的互动情境便成功搭建起来。

最后,教师要以幼儿可理解的方式提供指导性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及时回应,并针对其不足指出行为建议,是位列“第六层”的高水平共情。本案例中,李老师既充分顾及并保护了小囡当时的心情,又以降低一层要求的方式顾及到小妹妹的心情,既教育了小囡保护好自己的权利,遵从自己的内心行事,教会幼儿照顾他人的感受、婉转地拒绝,又对幼儿进行了乐于分享的教育,制造了一段陌生的友谊。李老师找准适当时机给幼儿提供帮助,并借助及时、合理的示范教授幼儿沟通技巧,让幼儿不至于“道理都懂,但行动起来就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这种“专业下的智慧和从容”,展现出了共情积极而强大的辐射力量。

(三)案例重调——共情能力的锤炼

现在,让那位被门挤了手的小男孩再次出场,案例经由共情能力强的张老师调整如下:

一位幼儿关门时,小手被挤了一下,哇哇大哭。

教师走过来,紧紧地把幼儿抱到怀里,轻轻摩挲着幼儿被挤了的手指。

师:一定很痛,是吧?

(任由幼儿哭两分钟,待幼儿哭声小一些之后。)

师:你还好吗?来,老师和你一起闭上眼睛、张开嘴巴,做个深呼吸!

幼:(深呼吸一次,又抽噎起来)那门,把我的手挤了。

师:是的,是的,门挤了手,是非常痛的。来,看着老师的眼睛,我们一起说说话。我现在感觉好点了。

幼:我感觉好点了。

师:我很坚强。

(幼儿跟着重复。)

师:你很快地关门,是为了小朋友不被冷风吹到。我们现在真的很暖和了,谢谢你哦!来,跟我一起说:我很有爱心。老师很喜欢我,小朋友很喜欢我。

(幼儿跟着重复。)

师:我是勇敢的小朋友。

(幼儿跟着重复。)

师:小男子汉,好样的!老师越来越喜欢你啦!以后再关门的时候,要怎么做呀?

此时,幼儿自豪地微笑起来,开始吧啦吧啦地和老师讲解要怎样防止再次被夹手。

这个案例中,教师对幼儿的感受没有回避或者斥责“娇气”,先是用话语“一定很痛的”,准确地表达出对幼儿此刻内心体验的理解;然后以“摟进怀里”的动作,表示“我看见了你的疼痛,感受到了你的疼痛”,让幼儿“继续哭一会儿”把情绪发泄出来;最后用语言一步步地给予幼儿积极的暗示——自己很有爱心、很坚强,并在情绪舒缓后,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对幼儿在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境时给予指导性建议。应该说,这样的处理方式凸显了教师良好的共情能力。

四、幼儿教师共情能力提升展望

虽然共情能力受到性别、年龄、教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不容置疑的是,作为一种具有明确指向性的特质,幼儿教师的共情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而获得和提高的。

目前,关于对幼儿教师共情训练和提高策略的专题研究数量不多,大多数提供的只是一些可操作性不强的、比较宽泛的策略。学者魏艳娟、周红等初步研究了在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过程中,幼儿教师共情所起到的作用。这种家园沟通情境下的研究是一种方向上的指引和参考。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教师共情干预训练的研究成果比较成熟,可以借鉴其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幼儿教师共情的独特特点,探讨幼儿教师共情培训的行动方案,共享同主题研究成果,促进幼儿教师共情素养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共情能力更多的是基于教师自身的主观专业发展意愿,所以克服职业倦怠也是幼儿教师共情能力培养的必破壁垒。在工作中,幼儿教师面对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工作压力不能有效缓解、工作状态陷入瓶颈期、感觉付出太多但仍达不到社会预期等状态时,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为耗竭状态,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且极不利于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共情能力。除了对宏观的政策、待遇等寄予积极期待之外,幼儿教师应保持持续的学习和反思,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是提升共情能力的关键。要认识到,高质量的共情能力,在打造和谐师幼互动关系和优质保教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缓解职业疲劳和倦怠,对教师而言,是专业化成长的双向赋能。

(责任编辑:郭凯云)

猜你喜欢

师幼共情李老师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该得奖的李老师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调查研究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宠物难伺候
师幼互动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