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9例危重患者临终心电图分析

2021-10-30王锐吕晓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76期
关键词:窦性房性心律

王锐,吕晓佟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潍坊 261000)

0 引言

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心电图检查已成为急诊科、心内科最常规的检查项目,也是其他临床科室在诊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无创检查方法,他是通过人体体表来描记心脏每一个跳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人体心脏的功能特质及生命体征,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人群,心电图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研究的主要是濒死患者的临终前心电图的变化,临终心电图包含了临终前心电活动异常的全部过程,包括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和扩布异常。现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6年1月1日 至2020年12月31日 因各种危重症疾病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病房、EICU住院的219例患者,所研究对象年龄在18-8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2.54±7.17)岁,男女比例为133:86,根据死亡疾病诊断,大致分为: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创伤性及非创伤性脑出血)65例(29.7%),为1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39例(17.8%)为2组;多脏器功能衰竭30例(13.7%),为3组;感染性休克24例(11.0%),为4组;重症肺炎、肺部恶性肿瘤21例(9.6%),为5组;严重创伤14例(6.4%),为6组;其他(包括肿瘤、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热射病等)14例(6.4%),为7组;中毒8例(3.7%),为8组;严重肝病(肝性脑病、严重消化道出血)4例(1.8%),为9组。

表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描记从患者在呼吸、心跳停止前期心电监护出现变化直至心电活动完全停止的心电图变化。

3 结果

根据研究发现,从心电监护出现变化时的心电活动起源来看,无论何种疾病,起源于窦性的142例,占64.8%,起源于室上性的58例,占26.5%,起源于室性的19例,占8.7%。在随后的心电监护变化中,心脏节律由快到慢直至停搏的共140例,占63.9%;由快直至停搏的共11例,占5.0%;由慢直至停搏的共65例,占29.7%;由慢到快直至停搏的共3例,占1.4%。其中,窦性起源是指窦房结起源的心律;室上性起源是指房性心律、交界性心律;室性起源是指室性心律。节律快是包括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快心室率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室扑动及心室颤动;节律慢则是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各种心房心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止、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等。其中1组65例研究对象的临终前心电图多以窦性起源为主(窦性心律38.5%,窦性心动过速35.4%,心房颤动10.8%),心室率多增快或在正常范围之内,心室率减慢者比例较小。2组39例研究对象的临终前心电图多以房性及室性起源为主(快心室率心房颤动41%,室性心动过速、室颤23%,窦性心动过速20.5%),心率逐渐由快直至停搏。3组28例研究对象的临终前心电图多以窦性起源为主(窦性心动过速35.3%,窦性心律23.5%,心房颤动20.6%,心室颤动14.7%),心室率多增快。4组24例研究对象的临终前心电图多以窦性起源为主(窦性心动过速54.1%,快心室率心房颤动25%),心率逐渐由快直至停搏。5组21例研究对象的临终前心电图多以窦性起源为主(窦性心动过速47.2%,心房颤动28.6%,),心室率多逐渐加快,偶有正常及减慢者。6组14例研究对象的临终前心电图多以窦性起源为主(窦性心律42.9%,窦性心动过速28.6%,室性心律14.3%,房性心律14.3%),心室率多增快或正常,减慢者少。7组14例研究对象的临终前心电图多以窦性及房性起源为主(窦性心律35.7%,窦性心动过速35.7%,心房颤动28.6%),逐渐由快直至停搏。8组8例研究对象的临终前心电图多以房性起源为主(房性心律50%,窦性心律37.5%,窦性心动过速12.5%),心室率多正常,偶有偏快者,无心室率减慢者。9组4例研究对象的临终前心电图均为窦性起源(窦性心动过速100%)。按照起源和节律进行比较,见表2。

4 讨论

所谓临终心电图,又称濒死心电图,是指从严重的或者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发展成为死亡心电图过程中短暂的、过渡性的心电图变化,齐治平[1]等人对临终濒死心电图做了相关的分型与分析后发现,临终患者的心电图大致可分为四种: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型:此类多先出现频发多源性、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继而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以快心室率性节律变化为主,直至全心停搏[2];②停搏型:心律失常多为原发性窦性停搏,继以缓慢而不规则的房室交接性逸搏或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后出现较长的心室停搏间歇,最终出现全心停搏;③阻滞型:多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传导阻滞所致,随着病情恶化致交界性节律点自律性丧失或室性节律点自律性降低,逐渐下移,致心室律缓慢不齐继而心室停搏;④混合型:此型是由上述三种类型中的任何两种 (或两种以上) 类型的不同形式组合而成,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3]。

本次研究通过对219例危重症患者临终前心电图的描记、对比,发现不同疾病死亡患者的临终前心电图有较大的差异,以器质性心脏疾病为基础,发生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等的患者,其死亡前心电图改变多以室性和快速性室上性起源为主,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房颤动、心脏无效的电活动等,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随着心肌缺血、缺氧逐渐加重,无氧酵解产生大量乳酸,机体发生乳酸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心电活动的紊乱,最终导致死亡,刘浩宇[4]等人也曾对此方面疾病做过相关的研究及报道。 原发于器质性心脏疾病以外的各种其他类型的疾病,其临终心电图大都起源于窦性或室上性,其节律有快速型节律、阻滞缓慢型节律及混合型节律,以混合型节律为主。无论何种疾病导致的死亡,临终前的心电图演变过程都非常复杂,也涉及多种因素,与原发的疾病、机体本身的内环境状态、疾病进展过程、抢救过程中使用的药物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5],随着心电图的逐渐演变,最终出现心电活动停止,进展至此,常常各种抢救措施仍不能避免患者的死亡,因此应在此之前做好积极的预防的相关治疗[6]。

表2 起源和节律比较表

猜你喜欢

窦性房性心律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联合运用3种心电散点图快速解析特殊复杂心律失常
如何解读窦性心律
读懂体检报告中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不齐,莫过分担心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