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中的应用
2021-12-05刘锦文肖莺鸽杨立国王秀兰
刘锦文,肖莺鸽,杨立国,王秀兰*
(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2.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3.科尔沁区妇幼保健院科尔沁区第三人民医院,内蒙古 通辽028000)
0 引言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涉及多学科知识。本课程涉及诸多计算问题,且理论较为抽象,内容较为晦涩难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促使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把握,精心设计了相关实验.包括血药浓度法和尿药浓度法实验等实验。目的是想通过全面的药动学实验提高药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只是单纯的按照实验讲义所列方法去做实验,缺乏分析问题、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实验而实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PBS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也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和PBL教学法简介
1.1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简介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涉及多学科 知识 ,通过对药物体内过程进行质与量的研究,进而推进新药的设计、新剂型、新制剂的开发、 药物的质量评价以及药品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课程涉及诸多计算问题,且理论较为抽象。为了促使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把握,精心设计了相关实验.包括血药浓度法和尿药浓度法实验等实验。目的是想通过全面的药动学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只是单纯的按照实验讲义所列方法去做实验,缺乏分析问题、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实验而实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1]。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的药物制剂专业(蒙授)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物制剂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与理论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设计了5个实验,分别是《药物动力学单隔室模型模拟实验》、《大鼠在体小肠吸收实验》、《尿药法测定核黄素片剂消除速率常数》、《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共48学时,涵盖了药物动力学的基本计算,培养学生药物动力学基本实验技巧。
1.2 PBL教学法简介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法起源于美国 20世纪5 0 年代中期的医学教育领域[2], 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先把PBL教学法引入了医学教学领域,在短短几十年内,该教学模式已风靡全球,美国许多药学院采取了 PBL教学模式[3]。我国最早应用是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引进的PBL教学法。90年代以后,引进PBL教学法的大专院校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香港大学医学院于1997年正式开始实施PBL教学法,目前该教学法已占该校全部医学教育的60%[4-5]。PBL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也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生投入到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 PBL教学法的优点
2.1 PBL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医学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越来越无法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接受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基础上,着重培养创造能力,学会自己寻找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本领。PBL明显减少说教式教学和学习负担,加强学习独立学习。
2.2 PBL教学法具有开放性
从时间和空间上,PBL教学法体现出了很大的时空开放性,它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使学生研究和学习的时间、空间得到了扩展和延伸。学生在获得新经验扩充原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直接与间接经验有机的联系起来。PBL教学法具有兼容并包、各抒己见、学术自由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合作研究。
2.3 PBL教学法具有系统性和交互性
PBL教学法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人为将知识分得支离破碎的弊端,在问题解决中,学生要综合各部分知识,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建构起与此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提炼和概括,形成更加明确系统的知识体系。在PBL教学法中,不仅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且也强调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2.4 PBL教学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来说,通过PBL学习过程,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捕捉、整合、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质疑能力,不断思索、发现、创新的能力等,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个体性,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充分开动脑筋运用多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直至得出结论,培养其药学思维能力,成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5 PBL教学可提高教师对相关学科之间的理解与联系
对教师来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通过设计PBL教学法,扩大了知识面,有利于理论课程与实验研究的有机结合,教师也可从学生的讨论中得到某些启示,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6 培养集体协作能力
PBL教学法要求集体协作,这对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一种锻炼。在小组讨论研究过程中,每个成员受共同目标的指引,相互取长补短,通过活跃而融洽的讨论,逐步建立协调、积极、相互尊重而充满竞争气氛的关系。PBL教学法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所有学生参与教学和研究。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得到强化,能力得到发展。
2.7 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
PBL教学法强调让学生亲历探索与研究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不断的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示现“学会”向“会学”转化。
3 实施步骤
总体分为: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组讨论,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将亲自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1 提出问题
于实验课开展两周前,向学生布置问题,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以“家兔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测定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及“核黄素片剂体内药动学参数测定”两个实验为例开展PBL教学法,首先设计问题,对于前者,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首先分组,5人/组。提出如下问题:(1)为什么采取对乙酰氨基酚作为研究药物?(2)实验选择的时间为什么要8小时,且采样时间不是平均分布,而是前紧后松?(3)如何计算双室模型的参数?而对后一实验,分组通常2人/组,提出如下问题:(1)哪些药物适合采用尿药法进行研究?(2)尿药法取样时间有无要求?(3)尿药法计算生物利用度时,采用亏置法和速度法的注意事项分别有哪些?
3.2 搜集资料
学生分别根据具体问题通过图书馆查找书籍、网上查阅资料、查阅论文等方式通过课下时间收集相关资料。
3.3 分组讨论
实验前,按照实验小组讨论15-20min,学生通过所查阅资料在讨论分析课前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本次实验目的,所采用实验方法及采血时间点的合理性。
3.4 实验验证
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的兴趣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问题的设置
PBL对问题设置要符合要求,问题应具有代表性和全局性,问题需要具有引导性,且有丰富资料可供学生查阅。
4.2 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需要深刻认识PBL教学法的理念, 在开展PBL教学时, 要改变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 教师起到的是学习辅助者和向导的作用 , 需要老师有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策划好课堂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 进行有目的深入讨论。
4.3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PBL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活跃思维, 激励学生学习知识的好奇心, 更善于解决问题。但是PBL教学法要占用大量时间, 而课程授课学时间相对较短,如何协调两者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除了开设常规实验强化课本知识外,还应该与临床实践应用相结合, 安排学生到临床药学科室进行实习。
4.4 考核方式的改变
课程的考核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相关。 在PBL教学法中, 应该建立多元化、 更重视过程的成绩考核方式。根据学生在每次 PBL 教学过程中表现的主动性、 积极性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适当的评分,每次的课堂成绩在总成绩中要占适当的比例, 最后结合实验报告、 实验期末考试成绩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
5 小结
通过2年的实践,学生提高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了理论课程的学习,该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