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与负性情绪的效果研究
2021-10-30刘文静赵紫凝韩记真
刘文静,赵紫凝,韩记真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二科,乌鲁木齐 830011)
食管癌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患者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1]。当前,临床针对食管癌的治疗主要借助手术方案,但因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围手术期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疼痛[2]。如果术后伴随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感,不仅会影响其术后康复质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另外患者因疾病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上极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存质量[3]。所以食管癌手术后科学规范的疼痛护理干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4]。近年来国内临床对于疼痛干预工作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当前疼痛干预模式以麻醉医师为干预主体,相关医护人员只是被动遵照医嘱要求展开医疗工作,所以镇痛效果一般[5-6]。相关研究显示,规范化疼痛护理是在常规疼痛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科学系统的疼痛干预模式,该模式通过深度优化与规范化疼痛护理服务来达到有效镇痛的目的,效果较为理想[7]。因此本研究重点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规范化疼痛护理在缓解负性情绪,减轻疼痛程度方面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1日-2021年3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6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 例。对照组男性28 例,女性15 例,年龄均值(65.10±1.40)岁,1 期23 例,2 期20例;研究组男性30 例,女性13 例,年龄均值(65.00±1.50)岁,1 期25 例,2 期18 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纳入标准:(1)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后确诊为食管癌,入院接受食管癌手术治疗,并符合手术相关指征[8]。(2)首次进行食管癌手术治疗,专人讲解研究内容后自愿性质加入。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智力异常,思维混乱,无法沟通交流。(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心肝肾等器官严重性功能异常等。(3)研究资料不全,对本次手术所用麻醉药物、镇静镇痛药物有过敏反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遵照医嘱使用镇痛药物镇痛,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对症处理,同时提供必要的术后健康宣教干预。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内容如下:
1.2.2.1 规范化健康宣教 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疾病、手术相关知识健康宣教,重点讲解食管癌术后相关需要注意的问题、疼痛干预方法等,使患者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非药物等镇痛方法,减轻患者恐惧的同时,减少患者对于镇痛药物的依赖感。
1.2.2.2 规范化心理干预 食管癌患者手术后普遍存在剧烈疼痛感,受疼痛影响,心理上极易出现负性情绪,所以医护人员须同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以获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并有靶向性地展开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承受疼痛的能力,帮助其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康复信心。
1.2.2.3 规范化环境干预 加强患者病房环境管理工作力度,病房中保证温度与湿度适宜,注意每天进行通风与预防强光刺激,病房中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吸烟与饮酒,探视人数严格控制,使病房舒适度最大限度提高。
1.2.2.4 规范化疼痛干预 遵照疼痛分期理论,将术后分为4个阶段,根据阶段不同,实施不同干预措施。第一阶段(手术后第1 天):密切监测与控制患者病情,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并使用病人自控(PCA)镇痛,患者可根据自己主观感受,调节药物使用剂量,保证疼痛能够控制在合理情况内。第二阶段(手术后第2天):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在咳嗽、用力时,要适当按压胸口,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震动引起的疼痛。给予患者每天2~3 次雾化吸入干预,减少早期痰形成、瘀滞。第三阶段(手术后第3 天):肠胃蠕动会引起腹痛,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按摩腹部,顺时针操作,每天15 min,直到缓解疼痛为止。指导患者选择平卧体位休息,腹部放松后将双腿并齐,展开康复锻炼。第四阶段(手术后第4天):医护人员要重点关注患者伤口是否出现感染等现象,发现异常立即进行靶向性干预。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负性情绪状况 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展开评价对比。SAS 量表和SDS 量表全部由20 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评分1~4 分。SAS量表以50分为分界值,评分≤50分代表无焦虑情绪存在,情绪正常;评分≥51 分代表存在焦虑情绪,且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SDS量表以53分为分界值,评分≤53分代表无抑郁情绪,情绪正常;评分≥54分代表存在抑郁情绪,而且评分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
1.3.2 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睡眠质量情况 手术后不同时间点借助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展开评价。VAS 量表使用0~10 刻度的直尺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0 代表无疼痛感觉,1~3代表有轻度疼痛感觉,4~6代表中度疼痛感觉,7~9代表重度疼痛感觉,10代表疼痛感觉剧烈,难以忍受。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借助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展开评价对比。PSQI 量表共由睡眠时间、入睡情况及睡眠效率等7 个维度组成,单维度评分3 分,总分21分。0~5分表示睡眠质量理想,6~10分表示睡眠质量尚佳;11~15 分表示睡眠质量一般,16~21 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差。
1.3.3 患者并发症情况 并发症包括呕血(呕吐血液,排除口腔、鼻、咽喉等部位的出血以及咯血等情况)、吻合口瘘(通过上消化道造影、胃镜或亚甲蓝试验证实瘘口存在。上消化道造影表现:口服泛影葡胺等造影剂后,可见造影剂外溢。胃镜:直视下见吻合口凹陷与胸腔或外界相通,注水试验后有气泡产生。亚甲蓝试验:吞服亚甲蓝后出现颈部切口有蓝色液体流出或胸腔引流液、穿刺液呈蓝色)、喉返神经麻痹(1. 声嘶;2. 饮水呛咳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见气管支气管显影;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单侧或双侧声带固定;上述3 项中出现任意一项均诊断为喉返神经麻痹)及肺部感染[1. 手术3 d 后出现咳嗽、咳脓痰或发热(T≥38.5℃);2. 手术3 d 后出现血象升高(白细胞>10×109/L);3. 痰细菌培养或真菌培养中查见细菌或真菌生长;4. 手术3 d 后胸片检查显示新发的间质性渗出;5. 手术3 d 后出现抗生素升级为三代头孢或碳青霉烯类。同时出现上述5 项中的任意2项即可诊断为肺部感染]。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采用(±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周、2 周研究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状况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P例数43 43/ /SAS手术前65.63±5.41 65.60±5.40 0.026 0.980手术后1周58.25±4.02 50.12±2.02 11.850 0.000手术后2周51.25±2.87 42.32±1.85 17.149 0.000 SDS手术前68.95±4.87 68.94±4.90 0.009 0.992手术后1周58.50±4.21 50.21±2.00 11.633 0.000手术后2周51.22±2.51 43.12±1.10 19.382 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睡眠质量情况对比研究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 周、2 周研究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睡眠质量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睡眠质量情况对比(±s,分)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P例数43 43/ /VAS评分手术后12 h 6.12±1.05 2.57±1.02 15.902 0.000手术后24 h 5.35±1.02 2.10±1.00 14.920 0.000手术后48 h 4.50±1.00 2.00±0.85 12.491 0.000手术后72 h 3.55±0.85 1.51±0.54 13.284 0.000 PSQI评分手术前14.69±2.26 14.66±2.30 0.061 0.951手术后1周11.00±2.02 6.25±2.00 10.957 0.000手术后2周8.21±1.87 5.00±1.10 9.702 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术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n(%)
3 讨论
调查显示[9],食管癌患者疾病早期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只有食用粗硬食物才会偶尔有不适感,但是随着病情持续发展,会有较为典型的进行性吞咽障碍症状发生。当前,临床针对该型肿瘤主要通过手术、放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以手术治疗最为常用。食管癌手术后疼痛是该型肿瘤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另外因为手术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后患者恢复速度较慢,所以会出现严重疼痛情况[10-11]。而食管癌手术后剧烈疼痛不单纯会影响到患者康复,还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所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为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2]。
规范化疼痛护理同常规干预对比,后一种模式中医护人员只是被动遵从临床医师或者麻醉医师的相关医嘱展开护理干预,而前一种模式能够将医护人员的主动作用充分发挥,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增加,因此可以更加科学规范且有效的展开护理干预[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后1 周、2 周研究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规范化疼痛护理在缓解食管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上的效果理想。分析认为,研究组接受规范化疼痛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主动同患者展开有效沟通交流,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详细解答,患者若因术后疼痛而导致心理上出现负性情绪,则从负性情绪发生源头展开靶向性疏导干预,缓解负性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治疗信心,让患者以乐观心态面对疾病接受治疗,利于加快术后康复速度。
本研究数据显示,手术后1 周、2 周研究组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VAS 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提示规范化疼痛护理能很好地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医护人员要重点做好患者疼痛干预工作,分阶段实施不同镇痛干预等,从而保证有效镇痛,术后疼痛得到缓解后,并发症率自然降低,而睡眠质量则会随之提高[15]。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规范化护理干预在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效果较为理想。规范化疼痛护理中,为患者及亲属进行系统全面的健康宣教,讲解疾病、手术相关知识、术后疼痛发生原因、止痛方法、镇痛药物使用方法等内容,有利于患者及亲属及时对症进行干预。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接受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对后续治疗与护理工作带来的影响,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有效控制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该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