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进展

2021-10-29巫丽青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颅脑损伤手术室护理手术室

巫丽青

【摘要】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疾病,通常具有病情危急、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临床病死率较高,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及外力撞击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由于颅脑损伤患者通常存在颅内压升高及颅内血肿等症状,因此手术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式,虽通过手术治疗可有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改善其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但经手术治疗后患者仍存在一定后遗症,临床致残率较高,对患者康复后的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采取临床相关治疗措施的同时,护理方案也极为重要。手术室护理是在手术室内开展的相关护理措施,整体围绕患者疾病及手术过程,主要目的为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手术过程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本文现针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脑外科;手术室;颅脑损伤;手术室护理

当患者日常生活中受到交通事故、高空坠落及外力撞击等因素影响,可导致其出现颅脑损伤,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脑外科疾病,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生率仅次于四肢骨折,但通常病情较为危急,患者死亡率较高,且在经过临床治疗后仍存在较高致残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手术治疗是颅脑损伤常见也是首选的治疗方式,通过手术可有效清除患者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生命,但受到病情影响,术后患者仍可存在相关并发症,降低手术效果,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因此除临床基本护理外,手术室护理也是较为重要的一项措施。通过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手术等侵入性操作对机体造成的损伤,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手术室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基础对其过程进行优化及完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针对手术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现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的应用进行综述,内容如下。

1.术前护理

手术室护士在接收到手术通知后需先了解患者情况,充分掌握患者基本信息如一般资料、病情、手术方式、合并症及既往史等,在了解患者病情后则需前往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与患者面对面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效果、过程、目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期间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针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及手术过程展开会议,期间针对患者特殊情况制定手术方法及术中护理措施,如患者存在传染性疾病则需安排在特殊手术室进行手术,且手术用物、手术衣等均采用一次性,医生及护理人员做好防护工作,如佩戴护目镜、面罩等;并由护理人员准备合适、充足的用物,如手术相关器械、设备、无菌包等,检查电动颅钻、高频电刀及双极电凝镊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临床相关学者在经过研究后发现,术前准备可直接影响手术顺利进行及效果,通过术前了解患者病情及相关信息,为其制定合适的手术及护理计划,可有效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按照无菌原则洗手并穿戴手术衣,铺好无菌台后清点器械,为患者留置静脉通路,并做好输血准备,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如协助医生使用电动开颅组钻钻机,铣刀(或线锯)锯开骨板形成骨窗,同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钻孔锯骨处以降温,取出骨瓣,骨窗边缘用骨蜡止血,用大片脑棉片置于骨窗边缘加以保护,清除硬膜外血肿,对于硬膜下血肿的则先用尖刀在术野硬脑膜中心处切一小口放出部分血性脑脊液或血肿,然后剪开硬脑膜,清除残余血块,找出损伤出血原因,予以脑棉片压迫或双极电凝止血。巡回护士在摆体位时,不仅应固定牢固,而且要尽量使病人舒适,防止肢体及耳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或坏死,为了避免消毒皮肤的碘配流入病人耳孔、烧坏病人皮肤,消毒前应用无菌棉球塞上耳孔。脑瘤和颅内出血的病人有时瘤体和出血部位较深,因此术中需备单孔灯,便于在进行深部操作时照明,且部分患者术中需大量使用棉片止血和保护脑组织,因此在术前及术后必须清点棉片的数量,切勿把棉片留在深部脑组织内,而给病人造成较大影响。

3.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为患者留置导尿管、引流管等管道,并对患者皮肤进行清理,若面部或肢体存在血迹需擦拭干净,将患者移动至留观室观察30min,观察期间需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及肢体末端血运状况,同时还需对患者尿液颜色、尿量及性质进行观察,若患者出现四肢湿冷、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及脉搏缓慢等症状时,需在监护中心静脉压及颅内压的状态下采取措施,如注射林格氏液,但需注意注射速度不可过快,避免引发脑水肿或肺水肿。待患者状态良好,无不良反应出现后可将患者转运至病房,在转运途中仍需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各导管通畅,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时,需将患者术中相关症状及各导管安置时间进行详细交接。

4.小结

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发脑外科疾病,脑部是人体中重要器官,因此颅脑损伤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险,随可通过手术治疗挽救患者生命,但术后易出现相关并发症,造成后遗症,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进行护理措施可从根源上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手术室护理主要围绕术前、术中及术后展开,主要目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护理主要包括评估患者、准备手术器械等操作,一个良好的术前准备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而术中护理主要为监测患者病情及相关并发症处理,如高热、心脏骤停等,促进手术进行的同时保障了患者生命安全,避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术后护理也是同样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患者留观期间可对患者相关症状进行了解,出現不良症状时可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避免患者在向病房移动的途中出现不良反应,造成患者死亡。

参考文献

[1]杜娟,童宇平,王子秀,等.出院计划模式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8,32(12):1907-1909.

[2]镇坷,童孜蓉.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应激障碍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10):2033-2035.

[3]张芳.PDCA循环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0):1916-1917.

[4]方新枝.护理程序在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A01):333-334.

[5]刘梦花,杜玲凡.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7):3247-3248.

[6]刘曼.居家护理干预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2):364-366.

[7]董观燕.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9,32(5):1229-1231.

[8]谢嫦嫦,王飞飞.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329-331.

[9]王芳,王备备,薛晶晶.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S01):0146-0147.

猜你喜欢

颅脑损伤手术室护理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颅脑损伤后同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探讨
车祸致颅脑损伤伤残鉴定分析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特点与损伤部位相关性研究